搜索到165811篇“ 动力研究“的相关文章
- 以“四个手”为基础 打造“TMCT聚变融合”式管理体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四研究所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 2025年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四研究所,以党建T作和中心T作为基体,从思想政治保障、管理机制保障、企业文化保障、人才队伍保障四个方面构建“TMCT(思想Thought,管理Management,文化Culture,人才Talent)聚变融合”式管理体系,为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提供“高温高压”聚变条件,进而释放内生动力,实现目标同向、任务统一、效果互促的深度融合,对新时代下推进国企科研院所党建工作与科研生产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具有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 刘廷伟王恺晴邓传东陈雾李仪李传珍
- 关键词:党建工作内生动力
-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内的监理动力研究
- 2025年
- 我国监理制起步晚,监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基本上仅限于施工阶段,因此对施工阶段监理的质量管理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PDCA循环理论建立了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监理的动力模型;解析了该动力模型系统内监理、业主和承包商的组织关系,研究了监理质量监督源于监理自身的、源于业主的以及源于承包商的动力,提出了提高监理质量和监督管理动力的策略,有效提升了监理的质量管理职能。
- 雷小文黄明
- 关键词:工程项目PDCA循环
- 成都对省域经济辐射带动力研究
- 2025年
- 在区域经济发展演进过程中,省会城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四川省会城市,成都经济实力强劲,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对比国内其他省会城市,成都在产业发展引领力、贸易流动促进力、资源要素运筹力、综合枢纽链接力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差距,未来应着力从现代产业建圈强链、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资源要素集聚拓展、枢纽通道内畅外联等方向发力,引领省域协同联动、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 高璐彭星刘军伟
- 关键词:省会城市
- 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 2025年
-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最终目标的实现在于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内生动力的激发与提升是推动农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但总的来说,乡村振兴实践中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自身发展性不强的困境。通过对学界关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论述,发现目前的研究要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内涵特征、不足的表征、因素以及激发路径研究。其潜在问题主要包括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方法薄弱、研究路径较为宽泛等。未来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研究需要从明确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相关内涵、强化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实证研究、探索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激发路径的发展规律、优化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在不同地区的激发路径等方面加以重视。
- 彭炜桐李忆华
- 关键词:内生动力
- 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动力研究
- 2025年
- 脱贫地区是贫困地区经过脱贫攻坚以及经过5年过渡期摆脱绝对贫困的地区。激发内生动力就是集中包括帮扶方在内的各方面积极性,推进脱贫地区迈过制约产业自主发展门槛,形成内生发展动力。一、过渡期后持续帮扶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动力的必要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重大的政治任务。没有脱贫地区的乡村全面振兴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乡村全面振兴和现代化。
- “保障和改善民生”研究专题一支部第一课题组刘通
- 关键词:内生动力绝对贫困常态化帮扶
- 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合作动力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
- 2025年
- 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碎片化治理模式难以满足跨区域生态治理需求,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动力机制是实现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有效运转的关键要素。本文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探讨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合作动力机制,构建起正向作用力与反向作用力模型,并剖析了各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合作动力源于利益诉求与契合点的结合,并依托正向作用力(引力、压力、推力)和反向作用力(阻力)等多维动力因素形成合作场域,推动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实现;在横向和纵向维度上,各种驱动因素与跨区域生态协同之间分别具有同时性、历时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协同治理效能的提升。
- 俞鹏
- 关键词:动力模型
- 中华武术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动力研究被引量:1
- 2025年
- 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独特作用。文章从文化认同、政策支持、社会经济、技术传播、社会互动、文化创新和精神信仰七个方面,系统探讨武术文化如何推动民族文化认同与情感融合。通过激发民族自豪感、政策保障、文化产业化、新媒体传播、社区互动、创新发展及精神共鸣等动力机制,武术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 郭振华王海波李祥坤
- 关键词:武术文化
- 基于国家公园门户功能构建的中部绿色崛起动力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立足区域发展战略,紧扣海南中部绿色崛起痛点问题,系统梳理战略引导、项目牵引、产业服务、业态活化、招商协同、政策支持等核心要素,剖析国家公园门户功能构建视域下驱动海南中部绿色崛起的多元动力机制,探究基于国家公园门户功能盘活海南中部区域资源、虹吸人流与资本的内在运作逻辑,以期为海南中部挖掘内生发展动力、践行绿色转型路径提供参考。
- 张鲁彬张庆良党东平
- 关键词:国家公园门户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时空分布演化与驱动力研究
- 2025年
- 专精特新“小巨人”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研究其时空演化规律和驱动因素对提升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基于2019—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五批及第一、二批复核通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全局莫兰指数、热点分析和Dagum基尼系数探究其时空分布及区域差异,并用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影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空间分异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空间分布呈正向相关性,且逐渐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集聚,西北内陆地区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差异较大,西部自身区域内差异高于其他三大区域。创新产出、交通运输是影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的核心驱动因子,且创新产出、科研投入和交通运输正向影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数字基建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生负向影响。基于结论,提出引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发展,提升创新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空间格局和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 刘战豫张伞伞
- 关键词:驱动力
- 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助力公共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动力研究
- 2025年
- 该文对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公共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相关情形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其实际工作状况,包括人员基本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及现存问题。从健康促进、文化传播、社会凝聚3个方面剖析其动力机制,并据此提出发展策略,涵盖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优化、资源均衡配置及文化融合宣传,旨在促进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健康。
- 周欣楠黄义军
- 关键词: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动力研究
相关作者
- 杨强

- 作品数:35被引量:834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体育产业 旅游产业 动力研究 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融合
- 徐伟新

- 作品数:42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主题: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 从严治党 社会主义社会 动力研究
- 左停

- 作品数:376被引量:4,541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乡村 扶贫 精准 贫困 脱贫攻坚
- 孙达亮

- 作品数:30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安定医院
- 研究主题:痴呆 神经影像学 结肠 伴发 精神行为症状
- 刘金

-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从业 动力研究 农村初中教师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