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22篇“ 动脉溶栓治疗“的相关文章
-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 2025年
- 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动脉溶栓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分析两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较低,临床疗效较高。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六个月后,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结论 动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神经损伤,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推荐临床应用。
- 孙显辉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安全性
-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 2024年
- 急性脑梗死(ACI)是目前全球人口致残的首要原因,也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脑血管的成功再通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目前,溶栓治疗是挽救缺血半暗带,治疗ACI的主要措施;尽管目前静脉溶栓(IAT)仍是临床医师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经过长期的研究与临床实践,人们已经广泛认识到,动脉溶栓(IVT)相比静脉溶栓能明显提高血管内药物浓度,提高血管再通率,扩大溶栓时间窗,且安全可靠;随着医疗设备及溶栓药物的发展进步,动脉溶栓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该文就动脉溶栓的操作方式、溶栓治疗进展和对前景的展望进行综述。
- 王康萌赵振强赵博李威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介入治疗阿替普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1例儿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期动脉溶栓治疗
- 2024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超期动脉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对1例AIS患儿的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因左侧肢体无力17 h入院,无抽搐及意识障碍,头颅MRI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脑梗死。在症状出现后28 h时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动脉溶栓治疗,术中见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局部偏心充盈缺损,予尿激酶灌注进行动脉溶栓治疗。治疗后6 h患儿清醒,经抗凝、抗血小板、康复治疗28 d后出院,随访5个月患儿步态恢复正常。结论儿童AIS临床表现多样,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在患儿症状出现后28 h时进行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有效。
- 刘雅莉李颖陈文雄庞宁东李文娟石凯丽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
- 超时间窗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需行超时间窗溶栓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T长于对照组,TT短于对照组,Fg、hs-CRP、Ox-LDL、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颅内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时间窗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凝血指标,降低炎症反应及脂蛋白水平,提高血管再通率,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改善预后。
- 卢鸿代津津韩桃
- 关键词:动脉溶栓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率纤维蛋白原
- 联用静脉溶栓、神经介入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研究联用静脉溶栓、神经介入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AIS病人80例,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治疗价值。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虽高,但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优,P<0.05;治疗后,研究组NO、ET-1、NSE指标以及NIHSS评分更低,P<0.05。结论 运用静脉溶栓、神经介入动脉溶栓联用疗法对AIS治疗可改善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临床症状指标,提升神经功能,疗效与安全性有双重保障。
- 赵海涛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动脉溶栓
- 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单独应用动脉溶栓治疗)和联合组(54例,采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总再通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全血比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管总再通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水平、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动脉溶栓治疗,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更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血管总再通率和疗效,且安全性好。
- 李斌王高临韩桂浩马继光高犇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神经功能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眼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眼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IAT)治疗前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并行IAT治疗的CRAO患者12例1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4例4只眼;均为单眼发病。患者年龄(47.00±15.06)岁,发病至溶栓时间为(30.00±30.42)h。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6只眼。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患眼黄斑中心凹(M)以及分别距中心凹小凹1、3 mm处上方(S1、S3)、下方(I1、I3)、鼻侧(N1、N3)、颞侧(T1、T3)CRT。CRT定义为视网膜内界膜至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强反射带内侧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IAT治疗后24 h采用治疗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对比观察黄斑区不同点位CRT的变化情况;行FFA检查的6只眼,对比观察动脉显影时间的变化。治疗前后logMAR BCVA、不同点位CRT、动脉显影时间比较采用配对检验。结果IAT治疗前,患眼logMAR BCVA为3.48±1.42;行FFA检查的6只眼,动脉显影时间为(27.50±5.47)s。治疗后24 h,患眼logMAR BCVA为2.35±1.59,BCVA较治疗前不同程度提高9只眼;动脉显影时间为(24.17±7.28)s。治疗前后患眼logMAR BCVA、动脉显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9、3.262,P<0.05)。治疗前后患眼S3(t=2.871)、I1(t=2.325)、T3(t=3.446)处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t=1.879)、I3(t=1.915)、N1(t=2.001)、N3(t=1.987)、T1(t=2.180)、M(t=-0.490)处CR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T可有效治疗CRAO,降低CRT,但短期内黄斑区视网膜水肿消退程度有限。
- 罗天一姚裕锋宋其缘窦晓燕
-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闭塞、狭窄等造成心肌坏死、缺血等,是临床多发的一种危重病症。临床上主要实施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介入是目前治疗STEMI的有效手段和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本文就STEMI冠状动脉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童锡宝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坏死再灌注
- 动脉溶栓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85例临床分析
- 2023年
- 分析研究动脉溶栓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动脉血栓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0例和45例。前者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方式,后者使用动脉溶栓治疗方式。在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低,MOCA、Barthel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都有提升,而观察组的提升更加明显(P<0.05)。结论 针对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来说,动脉溶栓治疗效果好,降低NIHSS评分,效果优于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 谌贝贝
- 关键词:动脉溶栓
-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究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71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纳入静脉组,49例行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纳入动脉组。统计动脉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动脉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静脉组8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组治疗后各时段NIHSS评分均低于静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组治疗3、6个月后的mRS评分均低于静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组出血发生率为6.12%,静脉组为12.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刘楠赵津璋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动脉溶栓阿替普酶
相关作者
- 李慎茂

- 作品数:197被引量:1,861H指数:2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并发症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内治疗
- 张强

- 作品数:137被引量:58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研究主题:床旁 颈动脉狭窄 TOM 膜下 DSA
- 陶华

-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基底动脉闭塞 动脉溶栓治疗 循环代偿 血管再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 童绥君

- 作品数:66被引量:31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体感诱发电位 急性脑梗死 动脉溶栓治疗 磁共振成像 急性
- 潘文龙

- 作品数:21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动脉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塞 护理体会 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