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3篇“ 助动词“的相关文章
- 助动词
- 侯仁锋编著
- 关键词:助动词日语
- 反预期的寄生表达——以西平方言助动词“兴”为例
- 2025年
- 反预期的语义(含语用)在西平方言中既有专职的形态句法标记,也有兼职的手段在表达目标功能的同时顺带表达,显示出西平方言母语者对反预期的敏感性。研究发现,西平方言助动词“兴”寄生反预期。
- 王静
- 关键词:助动词反预期
- 浅谈哈萨克语的主动词和助动词
- 2024年
- 本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哈萨克语言的主动词和助动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上下文判断该动词是主动词还是助动词,助动词是如何变成复合动词等问题。哈萨克语的动词按其构成来说可以分为词根动词、派生动词、复合动词(由体词或动词与助动词结合构成的动词),而主动词和助动词就是复合动词的两部分。本次论文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法,通过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去研究助动词和体词,助动词和主动词之间的关联。
- 岳相町
- 关键词:助动词复合动词语法功能
- 语法化视角下日语助动词“ようだ”用法派生过程研究
- 2024年
- 目前,日本语学界对于助动词“ようだ”①的各种用法的研究多停留在孤立的、静态的描写层面,尚不能对其多个用法的派生路径做出统一的解释,也未在各用法间建立统一的联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在明确了“ようだ”原型用法为“样态”的基础之上,通过考察其各个用法的样态描述义和样态相似义的语义漂白过程以及非范畴化过程,确定了其语法化过程。最后根据语法化单向性这一特征并结合历时语料的证明,推导“ようだ”多个用法的派生路径为:例示、指示>比喻>推测、委婉>目的>愿望•依赖•劝告•命令。
- 赵元龙
- 关键词:日语助动词语法化
- 基于建议话语中道义情态助动词研究探讨中德心理咨询师语用身份构建
- 2024年
- 医生的语用身份构建已被证实对医患沟通效果有显著影响,然而,心理咨询作为“以言治病”的医疗活动,咨询师在其中的语用身份构建尚未得到关注。鉴于建议可能带来的面子威胁,心理咨询师往往会根据情况审慎选用道义情态助动词,用以动态调整和构建恰当的语用身份,以期提高心理咨询的效果。据此,本研究引入语用身份论,探讨中德咨询师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所选用的道义情态助动词对其语用身份构建的作用,相关构建策略以及不同类型语用身份的构建动因。研究发现,中德咨询师在建议话语中运用不同情态强度的道义情态助动词,结合称呼语和语气的选择,动态地构建了不同权势高低的语用身份。中德咨询师均普遍倾向构建低权势提议者和同等权势身份,而中国咨询师相对更多地构建教导者身份。研究认为,中德咨询师不同权势高低的语用身份构建是对于当前语境中咨询沟通目的以及来访者心理语境顺应的结果。中德咨询师依据对于来访者采纳建议必要性的判断进行语用身份的动态调整,其语用身份选择受到所处文化背景影响。
- 王馨雨常玲玲
- 关键词:心理咨询建议言语行为
- 情态助动词“好”的方言分布
- 2024年
- 为勘明汉语情态助动词“好_(MoD)”的跨方言分布和语义类型,文章调查了91个方言点,其中45个方言点存在“好_(MoD)”分布在吴语、江准官话、徽语、客家话、闽语、粤语、平话、西南官话和胶辽官话区。“好_(MoD)”可以表达道义、能力、认识、意愿和估价情态。吴语等南方方言中“好_(MoD)”以道义情态为核心情态类型,北方胶辽官话中“好_(MoD)”以认识情态为核心情态类型。共时语义距离显示方言“好_(MoD)”具有南北方差异。通过分析跨方言共时语义空间,文章观察到六项语义蕴含共性,并基于语义类型特征梳理了“好_(MOD)”的情态类型系统。
- 王晓华
- 关键词:汉语方言语义类型
- 皖北方言非助动词“能”的多功能用法
- 2024年
- 在皖北方言中,非助动词“能”主要用作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用作动词时具有综合性动词的功能,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动宾结构,其重叠形式“能能”往往出现在话题结构中,语义上是对上文动作行为的总结和评价。作为形容词,因其语境不同分为“积极义”和“消极义”两种义类,句法上都可以带后缀和带补语。作为副词,只能出现在“形+得+能”和“形+能+了”两种构式中充当补语,表高程度义,但不能充当状语;“形+得+能”构式的形成跟“能”后成分的隐含、构式的制约和影响以及“能”的语义推演密切相关。
- 张德岁
- 关键词:皖北方言句法功能
- 助动词“用”之肯定用法浅议
- 2023年
-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儒宁波话文献中助动词“用”肯定用法常见,表道义情态、动力情态,它并非晚清西儒由其否定用法类推“自创”而来,而是沿自明北部吴语。这一用法虽未见于北方通语文献,但见于南方宋儒语录、文言志怪小说以及明南方白话小说和今闽、赣、湘南土话等方言中,它很可能为南宋时期形成的南系官话用法。其肯定用法由同义助动词“须”的用法类推而来,并由道义情态义衍生出主语指向情态和认识情态。
- 林素娥
- 上古汉语情态助动词“宜”探源被引量:4
- 2023年
- 文章探讨道义情态助动词“宜”的来源及生成过程。基于对先秦文献中相关用例的全面考察,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论证了情态助动词“宜”的起源结构是以及物状态动词“宜”为核心的“NP宜VVP”句,而不是以形容词“宜”为核心的“[NP+VP]宜ADJ”句。“NP宜MODVP”的句法生成过程涉及“从V到MOD”的中心语移位及下一代语言使用者的重新分析。从“适合”义到“应然”义的语义转化则涉及委婉表达、溯因推论等机制。
- 任荷
- 关键词:情态助动词语义生成上古汉语
- 情态助动词“好”的来源与演变探析
- 2023年
- 始见于中古汉语时期的情态助动词“好”起源于“(NP)好_(ADJ),可VP”句。从“(NP)好_(ADJ),可VP”到“(NP)好_(MOD)VP”的句法演变本质上是将并列复句重新分析为单句,可归入一种具有跨语言普遍性的历时演变模式——双小句结构的简化。“好_(MOD)”由“好_(ADJ)”与“可MOD”融合而成,其产生初期的多义性源于“可MOD”的多义性。“适合”义是其产生初期的基本义,唐五代新出的道义情态义源于从“适合”到“应该/许可”的回溯推理,宋以后新出的“条件可能/条件许可”用法源于“适合”义“好_(MOD)”用于“条件-目的”复句后一小句的用例。对于“好_(MOD)”的历史来源与演变过程的充分揭示有助于解释该词在现代汉语共时系统中的语义特点和分布限制。
- 任荷
- 关键词:情态助动词历史演变
相关作者
- 刘利国

- 作品数:48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现代作家评介 现代作家 日语 助动词 艺术风格
- 张德岁

- 作品数:51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孟二冬文学院
- 研究主题:助动词 现代汉语 宾语 语法化 文化
- 崔香兰

- 作品数:17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日语 古典 语法 助动词 词形变化
- 刘桂云

- 作品数:2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中学生 日语 形容动词 接续助词 提示助词
- 张礼忠

- 作品数:2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 研究主题:基本句型 日语 格助词 接续助词 副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