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19篇“ 劳动力再生产“的相关文章
数字经济下劳动力再生产问题研究
2024年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重塑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劳动过程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力再生产理论为基础,运用莱博维奇的资本与雇佣劳动双循环模型,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下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新变化。研究发现,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范围得到数字化拓展,劳动者所受教育方向发生分化;数字产消活动模糊了生产与消费的边界,劳动关系日趋不稳定化;劳动力再生产金融化、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加速,数字经济新业态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促进数字经济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类社会主体应当更好地保障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不断填补数字经济领域的监管空白,引导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马慎萧张袁雪湛
关键词:数字经济劳动力再生产
劳动力再生产视域下脱贫人口可持续发展动力研究
2024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是防范返贫风险,关键要义是培育脱贫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从劳动力再生产角度分析指出,精准脱贫迈向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劳动力再生产数量与质量根本性提升的过程,亦是脱贫人口由满足生存需要走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升过程。脱贫人口由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一般扩大再生产到高质量扩大再生产的阶段性跨越,即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构筑,要求劳动力的持续提升与劳动条件的持续改善以及劳动条件与劳动力的科学配置。然而,现实中脱贫人口不仅容易触发返贫风险,而且可能陷于劳动力简单再生产导致脱贫而不富,劳动力劳动条件的低水平均衡束缚了脱贫人口内生可持续发展动力。因此,促进脱贫人口由精准脱贫向共同富裕迈进,应当基于“生产—交换—分配”三大关系,构建“制度—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具体路径,保障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韧性、有效性与稳定性。
朱方明曾钰婷贺立龙
关键词:脱贫人口可持续发展动力劳动力再生产共同富裕
基于劳动力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分级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分级医疗体制改革这一主题,首先阐述了分级医疗体制的理论基础,并着重分析了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其次论述了分级医疗体制的状态及其运行规律、分级医疗体制的国际经验与借鉴;最后对我国分级医疗体制的历史演变、存在的问题及...
李珊珊
教育对社会劳动力再生产和个体生命力孕育的影响探究
2023年
人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样,都要生存和繁衍,体现在人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但人和其他生物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会对自己的劳动和生活进行思考。教育就是为满足这样的目的而存在,将一些劳动知识和技能一代传一代,将这一思考通过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劳动力再生产和个体生命力孕育之间跳跃。
林培坤
关键词:教育劳动力再生产
马克思劳动力再生产理论的再认识——基于两类流通过程的动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经典的劳动力再生产理论以劳动力的完全商品化为基础,假定劳动力按价值出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力再生产是一个包含流通领域在内的动态过程。劳动力再生产的第一阶段是劳动力与资本交换的小流通过程,这一看似平等的交换需要以雇佣劳动的存在为前提,蕴含着劳动与资本的天然对立,即获取生活资料的商品流通与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流通的对立。与大流通过程相联系的劳动力再生产第二阶段不仅把劳动力自身的消费排斥在外,还强化了资本对劳动的消费,使得劳动力再生产与资本积累之间形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空间。劳动力商品与资本的对立造成了关于货币工资的拜物教,掩盖了劳资关系,使得短期工资经常低于劳动力价值,导致劳动力的萎缩再生产。历史实践表明,国家虽然会调节劳动力再生产,但其有效性仍然取决于劳资斗争的结果。
黄泽清李连波
关键词: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价值可变资本
初次分配结构影响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动态平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供给侧关系“物质资料再生产”,而需求侧关系“劳动力再生产”,在影响两种生产的各种因素中,初次分配环节的劳资分配结构决定了劳动力采取何种方式恢复其劳动能力,由此对“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动态平衡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从劳动者的劳动补偿程度和需求满足程度两个维度出发,本文将劳动力再生产模式划分为萎缩型、扩大型和发展型三种类型,比较了资本主义按劳动力商品价值分配、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种分配方式,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次分配模式促进两种生产实现动态平衡的内在机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保障机制”,公有制经济的“混合用工和多样化分配机制”以及公有制经济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初次分配的“待遇标杆机制”。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动态平衡,其深远意义在于为我们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方案。
周绍东张毓颖
关键词:劳动力再生产劳资关系
劳动力再生产的金融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
经济金融化趋势的加强不仅带来了“脱实向虚”,也带来了中国家庭部门对信用体系依赖程度的加深。家庭和个体成为了榨取利润的对象,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也受到了金融资本的有效控制。家庭部门的金融资产不断增加,金融负债日益活跃,金融可...
张雨雪
关键词:劳动力再生产金融化
劳动力再生产领域的资本化及其效应——基于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被引量:2
2023年
面对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将劳动力再生产领域收编为资本积累的领域,“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是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劳动在此视域下不仅是商品,而且是“资本”。“人力资本”理论恰恰掩盖了资本通过对劳动力再生产领域的垄断对劳动进行二次盘剥,这种盘剥形式被巴里巴尔称为不同于“形式从属”和“实际从属”的“总体从属”,其现实基础是当代资本主义所推动的公共事业私有化,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由此被冠冕堂皇地追加到劳动者身上。资本一方面在教育、医疗等劳动力再生产领域盘剥劳动者的工资,迫使劳动者仅仅为了获得为资本增殖服务的机会而将工资的一部分交给资本;另一方面则通过在生产中剥削这些因所谓“人力资本投资”而具备更高生产素质的劳动者来提高资本积累的效率,收割更多剩余价值。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将劳动力再生产领域转变为资本积累的空间从而转移了资本的界限。对此,社会需要在遏制资本在劳动力再生产领域的野蛮生长的同时,重视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的自主性,谨防外国资本利用劳动力再生产领域的垄断及其话语霸权占有剩余劳动
黄玮杰
关键词:人力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积累
基于经济社会形态的劳动力再生产问题研究
劳动力再生产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提出的概念。它既具有资本主义社会时代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本质的动力所在。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进行的生产实践活动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因而劳动力再生产具有一...
杜诗怡
关键词:劳动力劳动力再生产
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本文考察了政府在调节劳动力商品市场属性和社会属性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的理论基础,区别了“补偿性”和“发展性”两类职能,从理论上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两种职能交替变迁的动力,构建了一个测度指标体系,考察了1993—2017年间两类职能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前十年两段时期呈补偿性特征,2014年后逐步展现发展性职能。并且,这种改善兼顾了可持续性和共享发展属性,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存在明显的区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赵峰季雷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社会化福利国家

相关作者

贺雪峰
作品数:528被引量:9,496H指数:5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乡村治理 农民 农村 土地制度 村民自治
刘凤义
作品数:113被引量:543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经济学 方法论 政治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余鑫炎
作品数:51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名牌经济 实施名牌战略 市场经济 创名牌 经济发展
任焰
作品数:13被引量:63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研究主题:农民工 农村 劳动力再生产 流动儿童 一元到多元
顾书桂
作品数:89被引量:21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财政 住房保障 普通住宅 公共 住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