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5篇“ 化学感受器“的相关文章
- 1例短头品种犬疑似化学感受器瘤病例报告
- 2024年
- 1只7岁雄性未绝育短头品种犬,因出现舌头发绀、运动不耐受、呼吸急促等症状来院就诊,经血常规、血液生化、心脏B型利钠肽原(proBNP)、心肌钙及X射线、超声心动等检查,诊断为心脏肿瘤,怀疑化学感受器瘤。经过住院吸氧观察治疗,后期回访宠主反馈患犬呼吸状态得以改善,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质量未受到明显影响。小动物临床诊疗中心脏肿瘤病例较罕见,诊断相对较难。文章记录该犬心脏肿瘤病例的诊治过程,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沈洋张志红
- 关键词:心脏肿瘤化学感受器瘤
- 武汉地区不同新冠毒株导致化学感受器功能障碍的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不同毒株SARS-Cov-2感染后的COVID-19特征,特别是对味觉和嗅觉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43例由奥密克戎感染引起的住院患者,与武汉原始毒株感染的COVID-19患者进行倾向值匹配,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资料。结果:与原始毒株组相比,奥密克戎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和吸烟史的可能性更高。奥密克戎组患者更易出现疲劳、呼吸短促、咳嗽、鼻塞、鼻漏等症状。2组间嗅觉障碍和味觉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味觉障碍的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低于无味觉障碍的患者。结论:奥密克戎感染的患者相关基础疾病较多。在住院患者中由奥密克戎引起的化学感受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原毒株相似。
- 段冰玉刘丹张肖许黎王贺
- 关键词:嗅觉味觉新型冠状病毒
-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CBRS)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肥胖血压正常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1例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CBRS、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观察组均按指南给予相关治疗3个月,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控制良好亚组(n=148)与控制不良亚组(n=54),对比两亚组临床特征、CBRS,分析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的相关性,评价CBRS、BMI、收缩压、舒张压对血压控制的预测价值及CBRS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CBRS低于对照组、正常组,对照组CBRS低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BMI高于正常组,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控制不良亚组BMI、收缩压、舒张压高于控制良好亚组,CBRS低于控制良好亚组(P<0.05,P<0.01);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r=-0.672、-0.710、-0.695,P<0.05)。CBRS、BMI、收缩压、舒张压联合预测血压控制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将CBRS分为低值与高值,CBRS低值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风险是CBRS高值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7.143倍。结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控制不良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血压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 江秀娟徐艳危正林侯俊丞
-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血压ROC曲线曲线下面积
- 1例患者长期带瘤生存多处转移化学感受器瘤的治疗
- 2023年
- 目的通过对1例长期患者带瘤生存多处转移化学感受器瘤治疗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长期带瘤生存多处转移化学感受器瘤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37岁,因全身乏力入院。患者于2002年11月因左侧颌下包块就诊,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之后未做治疗及检查。2年后原部位再次出现逐渐增大的肿物,血常规:血红蛋白48 g/L;在全麻下行左颌下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无法完全切除,切取一直径约2 cm大小肿物组织做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颈部)化学感受器瘤。患者术后未做治疗。4个月后原部位再次出现颌下肿物增大,胸部CT检查发现双肺转移瘤,给予NP方案全身化疗,及颌下局部放疗,并给予输注红细胞等对症治疗,病情持续稳定6年后经胸腹部CT、颅脑MRI等检查发现双肺、多处骨骼、肝脏、脾脏转移,且伴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最低为44 g/L。给予输注红细胞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乏力减轻。结论长期带瘤生存多处转移化学感受器瘤的治疗方法首选肿瘤切除术,如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早期积极的全身化疗、局部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有益于患者的长期生存。
- 王艳军杨立迎
- 关键词:化学感受器瘤肿瘤并发症转移瘤肿瘤诊断肿瘤治疗
- 中枢呼吸化学感受器协同调控呼吸的环路机制研究
-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CCH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呼吸系统疾病,显著的特征是睡眠期间低通气,以及高碳酸性通气反应钝化。CCHS为...
- 王颖娇
- 关键词:神经环路
- 大肠杆菌化学感受器相互作用机制及趋化网络噪声的研究
- 生命体的生存和繁衍离不开趋利避害性。细菌作为地球上存在最久远、分布最广泛、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之一,对其趋避行为调控网络及内在机制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深入探索亿万年来生命演化的保守性规律,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理解作为病...
- 任淑鉴
- 关键词:大肠杆菌化学感受器相互作用
- 用于镇静状态调查的化学感受器刺激
- 一种用于成像支持的系统(SYS)和相关方法。所述系统(SYS)包括刺激递送部件(SDC)、响应测量部件(RMC)和决策逻辑单元(DL)。所述刺激递送部件被配置为在驻留在成像装置(IA)中或在成像装置处的患者中引起化学感受...
- M·G·赫勒S·魏斯M·T·约翰逊G·福格特米尔S·K·武帕拉R·S·西索迪亚
- 蠋蝽生殖器及胸足化学感受器的显微结构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观察其生殖器及胸足感受器类型及其形态特征,有助于探究其寄主选择等行为的机理。【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蠋蝽生殖器及胸足感受器类型及其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蠋蝽雄虫交配器和雌虫产卵器上的感受器均有4种,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但雌虫产卵器上的刺形感受器和毛形感受器长度长于雄虫交配器;雌虫和雄虫胸足上的感受器有5种,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以及Böhm氏鬃毛感受器,但雌雄虫胸足上的感受器大小存在一定差异:雌虫中后足上的刺形感受器长度长于雄虫,雌虫后足上的毛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长度长于雄虫,雄虫前足上的Böhm氏鬃毛感受器长度长于雌虫。【结论】蠋蝽生殖器和胸足上都存在多种类型的感受器,其形态和种类差异不大,仅部分感受器大小存在差异。
- 徐天梅葛文超杜广祖陈斌
- 关键词:生殖器感受器扫描电镜
- 化学感受器瘤诊治经验被引量:2
- 2020年
- 化学感受器瘤(chemodectoma)是一类较为少见的肿瘤,多见于头颈部,但全身几乎所有部位均可发生,一般生长缓慢,可局部侵犯。以往关于该疾病的报道较少,近年来,关于化学感受器瘤的文献逐渐增多,这与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逐步提高和各项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化学感受器是一类可感受体内化学信号刺激的感受器,在全身各处均有分布,一般存在于大血管或不同器官内血管的血管壁上,感知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张力变化,继而通过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 肖威章陈新明柯宏刚曹翔刘锟薛群尤庆生史加海
- 关键词:化学感受器瘤诊治经验二氧化碳感受器头颈部
- 柚木野螟幼虫头部形态及化学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4
- 2020年
- 使用扫描电镜技术系统观察并描述了柚木野螟Eutectona machaeralis Walker幼虫触角及其口器上的化学感受器。观察结果如下:柚木野螟幼虫的头式为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头上有触角、单眼、感觉刚毛、上唇、下唇、上颚、下颚、下颚须、下唇须、吐丝器等。幼虫头部下方有1对触角,触角上有6种感受器,分别是毛形感器、短毛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栓锥感器和小锥形感器。口器附肢下颚须上有栓锥感器,下唇须上有刺形感器。在吐丝器前方有1对锥形感器。
- 蓝来娇黄夏宁马涛王胜坤胡可炎温秀军
- 关键词:幼虫扫描电镜化学感受器
相关作者
- 雷德林

- 作品数:213被引量:764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爆炸伤 颌面部 藻酸钙 颌面部爆炸伤 牵张成骨
- 秦瑞峰

- 作品数:62被引量:480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腭裂 牙拔除术 大龄 咽成形术 腭裂患者
- 顾晓明

- 作品数:327被引量:1,749H指数:21
-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成骨细胞 珊瑚 颌面部 外科手术 骨骼肌
- 毛天球

- 作品数:327被引量:1,613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
- 研究主题:珊瑚 成骨细胞 组织工程骨 RHBMP-2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 刘彦普

- 作品数:270被引量:1,175H指数:1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牵张成骨 下颌骨 颌面部 下颌骨缺损 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