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篇“ 化学灭鼠“的相关文章
浅谈农田的化学灭鼠
2007年
王秀艳孙佳寅张继悦
关键词:化学灭鼠农业总产值农田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有毒化合物
几种化学灭鼠使用技术的研究初探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采用鼠甘伏、溴敌隆配制的毒饵、蜡块等新型灭鼠剂,经实验证实,对鼠类嗜口性强.灭鼠效果好,残效期长。鼠甘伏为急性杀鼠剂,灭鼠速度快,取食1小时后就中毒死亡,溴敌隆为慢性杀鼠剂,鼠类取食4-5天才死亡,但使用安全。并使用烟剂对鼠类进行熏杀实验,灭鼠率在95%以上。根据鼠类栖息和活动范围广,在不同场所选择不同杀鼠剂或杀鼠方法.会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戴清香张伟兰
关键词:化学试剂灭鼠技术溴敌隆毒饵蜡块
春季农田化学灭鼠技术要点被引量:1
2004年
每年春季3月至4月中、下旬,天气逐渐变暖,老鼠进人繁殖高峰期,对食物需求量增加,但此时田间小麦等作物尚未成熟,食源少,老鼠对食物饥不择食,警惕性降低,正是农田灭鼠的大好时机。灭鼠的主要方法有物理灭鼠化学灭鼠、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其中化学灭鼠具有投放简单、工效高、灭效好、见效快等优点,是当前大面积控制鼠害普遍使用的一种灭鼠方法,
徐青峰
关键词:化学灭鼠春季农田灭鼠生态控制食物需求
化学灭鼠中的误区与对策
2004年
熊飞
关键词:灭鼠鼠害农户饵料鼠药
化学灭鼠后果堪忧 雷弹灭鼠前景广阔
我国每年用于治理鼠害的化学药品多达10万t(有效成分)。由于鼠类的抗药性随着鼠药毒性的增强而不断增加,人们不得不采用毒性更大的剧毒鼠药进行灭杀。如此恶性循环,对鼠类天敌伤害极大,农田、草原、林地鼠药残存物毒性积累,严重污...
尤德康董晓波冯永进许毅达
关键词:化学灭鼠
文献传递
化学灭鼠对长江流域农区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6
2003年
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内 ,农田的主要害鼠为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黄毛鼠、小家鼠、东方田鼠等 ,各地的鼠种组成有所不同 ,优势鼠种也因地而异。农房区的害鼠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 3种 ,优势鼠种各地亦有区别。但经化学灭鼠后的残留鼠种却有一共同的特点 :灭鼠活动对褐家鼠种群的打击最大 ,灭后褐家鼠种群密度下降幅度最大 ;相对而言 ,小型鼠黑线姬鼠 (农田区 )与小家鼠 (农舍区 )及栖息在房屋上层的黄胸鼠 ,常成为灭鼠活动后的主要残留鼠种。化学灭鼠后鼠类群落结构比灭前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 ,这种差别可维持 3a左右 ,但经过 3~ 4a左右的恢复后 ,灭鼠区的鼠类群落组成与相似环境内自然演变区的已达基本一致。可见 ,化学灭鼠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害鼠群落结构造成重大的影响 ,从长期看 ,害鼠群落的演变有着自身的规律 ,灭鼠后一定时期 ,鼠类群落结构将恢复到环境所决定的水平 ,灭鼠区的长期演替结果仍与相似环境内未灭鼠区的一样。
张美文王勇李波郭聪陈安国
关键词:化学灭鼠鼠类群落结构农业生态系统
化学灭鼠后果堪忧 物理灭鼠亟待推广
<正> 近几个月来,有关媒体报道了大量鼠类影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危害生态建设,传播疾病以及滥用剧毒鼠药或对剧毒鼠药管理不善而导致人畜伤亡、环境污染的消息,令人触目惊心。据有关部门比较保守的统计,我国每年用于治理...
许毅达
文献传递
开创生物化学灭鼠新型农药——D型肉毒梭菌毒素杀鼠剂基本知识系列介绍之结束语被引量:8
2001年
崔生发
新型植物性不育剂与化学灭鼠剂杀鼠效果对比试验被引量:17
1999年
新型植物性不育剂是替代化学灭鼠剂的一种生物制剂。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验证了新型植物性不育剂具有与化学灭鼠剂相同的防治效果,且持续药效期长,对环境无污染、无毒害。采用该不育剂防治后,害鼠的越冬种群以老体和成体为主,第3年秋季尚未恢复到亚成体占优势的种群;而采用化学灭鼠灭鼠后,害鼠种群中幼体和亚成体占多数,则预示未来种群为增长型。
张春美吴东海赵日良张来
关键词:药效种群年龄组成
化学灭鼠剂及其进展被引量:2
1995年
综述了化学灭鼠剂的分类、品种及特性等。介绍了合成化学灭鼠剂的新进展。
刘亚华王锡臣
关键词:灭鼠剂

相关作者

姚丹丹
作品数:93被引量:143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黄毛鼠 抗药性 鼠类 农区 抗凝血灭鼠剂
冯志勇
作品数:157被引量:334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黄毛鼠 鼠害 珠江三角洲 抗药性 鼠类
谭向红
作品数:19被引量:84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农田 农田害鼠 黑线姬鼠 种群 褐家鼠
蒋光藻
作品数:58被引量:189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农田 鼠害 农田害鼠 茶园 农田鼠害
李中邵
作品数:22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干旱荒漠区 堤坡 大沙鼠 引水明渠 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