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79篇“ 化疗反应“的相关文章
基于多模态MRI深度放射组学宫颈癌辅助放化疗反应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MRI深度放射组学宫颈癌辅助放化疗反应预测方法,属于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所述方法,通过结合影像组学与深度学习技术,分别提取人工影像特征和深度学习特征,并应用多种特征筛选方法和分类模型,以提高宫颈癌...
孙阳蔡志华林洁
基于基线CT预测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反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
2025年
目的:构建基于基线CT预测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反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收集15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后的CT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17)与验证集(n=39)。单因素分析训练集治疗前相关指标与胃癌新辅助化疗反应性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测胃癌新辅助化疗反应性的独立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并在验证集中通过Kappa检验予以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训练集患者治疗前c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原发肿瘤体积(GTV)在有反应和无反应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分期、cN分期、GTV是影响治疗反应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治疗反应性的AUC为0.724。Kappa检验显示,基于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验证集中预测效能表现良好(Kappa=0.623)。结论:基于治疗前cT分期、淋巴结转移、GTV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反应性有较大价值。
吴岢珊李柯颖皈燕陈天武
关键词:胃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反应性X线计算机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新辅助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子分型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及人表皮生长2因子受体(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4组,所有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治疗4个周期,化疗前后均接受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分析SWE参数Emax、Emean、SR化疗前后的变化,预测新辅助化疗的效果。结果8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4组SWE参数Emax、Emean、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反应组SWE各参数均明显低于化疗前(t=-42.672,P<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时,化疗前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各参数指标均有不同变化,能为新辅助治疗的方案制定和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王福霞张茜赵威牛元张婷婷崔海欧王琰娟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乳腺癌分子分型新辅助化疗
基于基线CT特征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反应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基线增强CT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对新辅助化疗(NAC)的反应性。方法从2个医疗中心回顾性收集经内镜活检证实为AEG的16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增强CT影像,将中心1纳入的病人(134例)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00例)和内部验证集(34例),中心2纳入的病人作为外部验证集(34例)。所有病人接受统一NAC方案及治疗前后增强CT检查。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训练集病人按照治疗反应分为疾病控制组(71例)和疾病进展组(29例),并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筛选以确定独立预测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正能力,决策曲线评估模型带来的临床净收益。结果训练集中疾病控制组和疾病进展组间cT分期、大体肿瘤体积(GTV)、Siewert分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Siewert分型、cT分期、GTV为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中AUC均>0.80,训练集中模型的AUC(0.841)和敏感度(0.935)最高,而特异度最低(0.652)。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结果高度吻合,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能带来净收益。结论基于cT分期、GTV和Siewert分型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局部进展期AEG对NAC的反应性。
周川沁园许敏郭文文陈天武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新辅助化疗列线图
基于MRI影像组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反应:一项两中心多设备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4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心1,n=142)和广东省中医院(中心2,n=61)共203例LARC患者,每位患者nCRT后的高分辨MRI检查于以上2个中心、4种不同机型的3.0T MR设备上完成。两名放射医生对nCRT后的T_(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全瘤病灶进行感兴趣体积的勾画并提取组学特征。将中心1患者按4∶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n=113)和内部验证集(n=29),中心2的患者作为独立的外部测试集。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进行降维,采用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随机森林、逻辑回归及高斯过程共5种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筛选出模型性能最好的分类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对pCR的评估效能。结果:从nCRT后的T_(2)WI及DWI序列上共提取1888个组学特征,经过降维及筛选后获得12个最有价值的组学特征(5个特征来源于T_(2)WI序列,7个特征来源于DWI序列),包括1个形态学特征、1个一阶统计特征、1个拉普拉斯高斯特征和9个小波特征。采用高斯过程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外部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999、0.812和0.803。结论: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能较准确评估LARC患者nCRT的治疗反应,该模型通过独立的外部测试集验证,有望进一步指导临床决策。
贾子琪林耿斌袁文静张汉良崔亮林韵颖刘岘吴元魁陈维翠
关键词:直肠肿瘤磁共振成像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肿瘤化疗反应监测方法、介质及系统
本申请属于肿瘤化疗反应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肿瘤化疗反应监测方法、介质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回归模型预测化疗副作用得分,基于化疗副作用得分得知拟执行的用药情况在一个疗程中患者所遭受的副作用情况,即预测...
张丹向开华张庆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肿瘤化疗反应监测方法、介质及系统
本申请属于肿瘤化疗反应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肿瘤化疗反应监测方法、介质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回归模型预测化疗副作用得分,基于化疗副作用得分得知拟执行的用药情况在一个疗程中患者所遭受的副作用情况,即预测...
张丹向开华张庆
DWI-MRI和^(18)F-FDGPET/CT评估局部ESCC新辅助放化疗反应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和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X线计算机体层显像(^(18)F-FDG PET/CT)评估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对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到2023年4月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90例局部晚期ESCC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反应性分为反应好组41例与反应差组49例。比较两组(反应好组、反应差组)DWI-MRI参数(治疗前ADC值、治疗后ADC值、ADC值变化率)、^(18)F-FDG PET/CT参数(治疗前SUV_(max)值、治疗后SUV_(max)低于反应差组,SUV_(max)值变化率)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WI-MRI参数、^(18)F-FDG PET/CT参数与局部晚期ESCC对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的相关,并通过ROC曲线分析DWI-MRI参数、^(18)F-FDG PET/CT参数评估局部晚期ESCC对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的价值。结果两组治疗前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应好组治疗后ADC值、ADC值变化率均高于反应差组(P<0.05)。两组治疗前SUV_(max)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应好组治疗后SUV_(max)低于反应差组,SUV_(max)值变化率高于反应差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ADC值、治疗后SUV_(max)值、SUV_(max)值变化率为局部晚期ESCC对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相关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治疗后ADC值、治疗后SUV_(max)值、SUV_(max)值变化率评估局部晚期ESCC对新辅助放化疗反应AUC分别为0.746、0.814、0.733,联合数据评估局部晚期ESCC对新辅助放化疗反应AUC为0.903,敏感度为75.6%、特异性为93.9%。结论DWI-MRI、^(18)F-FDG PET/CT均可作为评估局部晚期ESCC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的有效指标,且两者联合评估效能更好。
李明新丛庆学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局部晚期新辅助放化疗氟脱氧葡萄糖F18
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的构建及其对结直肠癌化疗反应和临床预后预测价值的初步探讨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上第三常见的癌症,年轻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但由于结直肠癌患者的异质性导致其临床表现、治疗反应、临床预后等方面均有差别,导致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
尹正良
关键词:结直肠癌化疗反应预后预测个性化医疗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的评估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MRI的术前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mrTRG)联合基线MRI形态学参数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反应的诊断能效。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接受NCRT后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T4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肿瘤病理退缩分级(pTRG)分为反应好组(n=19)和反应差组(n=29)。所有患者在NCRT前后均进行多模态高分辨直肠磁共振检查(MRI),以pTRG为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分析mrTRG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组患者基线MRI形态学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mrTRG联合MRI形态学参数评估NCRT反应的诊断效能。结果采用改良的二分法肿瘤退缩分级方案,mrTRG与pTRG诊断一致性提高,Kappa值为0.698(95%CI:0.492~0.904,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NCRT反应的形态学参数包括基线T3a期及环周切缘(CRM)(P<0.05)。mrTRG、基线T3a期、CRM评估NCRT反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0.693、0.721,联合评估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2.8%,AUC为0.907,显著优于基线形态学参数(P<0.05),但与mrTRG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rTRG联合基线形态学参数对评估直肠癌NCRT反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周燕飞李雪萌凡健王璜孙秋艳高飞董江宁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相关作者

唐金海
作品数:354被引量:1,003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细胞
李亚威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PET/CT 化疗反应 VX2移植瘤 顺铂 移植瘤模型
赵建华
作品数:163被引量:410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乳腺肿瘤
钟山亮
作品数:46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乳腺癌 RNA 环状 乳腺癌细胞 耐药
陈江华
作品数:5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化疗反应 乳腺癌 环磷酰胺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