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篇“ 医易同源“的相关文章
同源
一、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分析和研究的内容有中经的关系;五运六气的推算方法;四季变化与伤寒、温病、脾胃的关系;药物药性的判断及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运、气"与药物药性的关系;中治病的基本原则与组方原则;以及关于对中...
胡瑛君
关键词:中医学
基于同源思想探讨取象比类思维对中学理论体系及思维模式构建和发展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取象比类思维是中华传统思维模式的代表,其源于《周》,并在卦象分析过程中形成了爻位分析法、取象分析法和取义分析法3种不同的取象比类思维及非定义性、相似性、感悟性和对立发展性的思维特性,影响着中对人体及疾病的认知形式和阴阳理论、五行理论、藏象理论等核心理论体系的构建及中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诊疗特色的形成,并在中发展中推动中学形成了重关系轻实体、重经验轻实验的思维特征及走向。在同源思想指引下充分认识取象比类思维,有助于从思维模式上扭转当前中思维西化现象,推动中药从思维训练到人才培养的不断提升。
周荣易马丙祥丁樱任献青
关键词:周易取象比类中医学思维模式
同源”——六爻与三部九候关系探析被引量:1
2021年
经》作为儒家六经之首,万法大道之源,无所不包,内涵丰富。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内容与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本文立足于的内部逻辑,探寻《经》卦之六爻同中三部九候之间的联系,进而引出太极不仅生阴阳,理应还有一隐而未现之"中"参与其间。即是太极生阴阳"中",阴阳已显"中"隐藏。
郭黧霞
关键词:《周易》六爻中医医易同源三部九候
同源会通
《周》、《黄帝内经》分别是中国的哲学源头代表和学源头代表.学对中在理论和具体应用上都有重大影响."不知不足以言太".两者都以天、地、人为研究对象,都源于原始宗教的巫术,都提倡厚德,都重用整体观和内视法,都以阴...
朱胆
关键词:中医理论哲学思想《周易》《黄帝内经》
同源--兼说“重阳”的理思想
药学、学都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起源古远,同源之理,之用。中火神派脱胎于"伤寒派",吸取了"温补派"的理论精髓。火神派创始人,郑氏穷...
宋玉良
关键词:中医药学
纯中药治愈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专题报告—实践证明:同源一阴阳五行学说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是由乙型病毒感染肝脏的传染性疾病,通称:"乙肝病"。
胡康有
文献传递
从《周》对《黄帝内经》的影响浅论同源被引量:2
2010年
《周》发明了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是中国先贤们的智慧结晶及客观认识自然界的真实写照,尤其是贯穿于其中的宇宙观、方法论和哲学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黄帝内经》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时,巧妙地将学和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特色的阴阳五行学说,用于指导中学从理论到实践整个疗实践过程之中。了解"同源"的道理,是正确理解中学基本理论的前提。
张焱
关键词:《周易》《黄帝内经》医易同源
同源:《经》与《黄帝内经》
经》与《黄帝内经》的共通只能是在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层面,从理论载体上说,这个思想方式导源于《经》,定型于《经》和《黄帝内经》。《经》与《黄帝内经》的象数模型类别,取象此类的思维方法与象数思维模型,范式紧密联系,归...
卢耀民
关键词:《黄帝内经》《易经》中医理论生命科学
同源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内容包括:经的历史文化积淀、学与卜筮、阴阳·气形·有无、论五行、中华《》文化传统。
李业永著
关键词:传统文化
同源 兼说“重阳”的理思想
药学、学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与学起源古远,同源之理,之用。本文从的角度,阐述了"重阳"的理思想,其主要点是推重阳气,善用扶阳方法辨证施治,其理论方兴未艾,传承代有传人。
宋玉良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张其成
作品数:338被引量:1,075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 《黄帝内经》 养生 中医学 阴阳
顾植山
作品数:50被引量:639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五运六气 中医 疫病 中医学 运气学说
张建伟
作品数:18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学术思想 《千金方》 千金方 火神派 学说
冯兴志
作品数:31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伤寒论》 伤寒论 胃气 保胃气 扶阳
李秀玉
作品数:55被引量:23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痤疮 寻常痤疮 中医药疗法 肿瘤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