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56篇“ 半城市化“的相关文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武汉城市化空间识别研究
2024年
在多源数据支持下,以武汉为研究区,从功能、结构、水平、密度四个维度,以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景观、人口四个特征切入,运用Densi-Graph核密度估算和引力模型综合量城市化地区的空间范围,分析其空间分布、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以Densi-Graph法确定核密度等值线阈值拐点界定城市化空间轮廓,结合基于格网的引力模型法识别城市化空间集聚中心,能够有效解决数据的行政统计约束造成的特征属性表达不充分问题,实现城乡复杂情景下的多维度定量识别。(2)武汉2020年城市化空间面积为1025.49 km^(2),占域总面积的11.97%,围绕城市核心区、武湖、沌口等城市副中心及阳逻、邾城、纸坊等新城中心的外缘呈“圈层+轴向”式发展。(3)城市化地区主要用地类型为建设用地、耕地和水域,用地构成“乡”,各类用地呈破碎分布;景观类型具有多样性、异质性和破碎程度较高的特点。
叶菁李东倪关昱昕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多源数据引力模型
成都城市化地区的特征、驱动机制及规划启示
2024年
城市化地区作为一种在景观格局、社会构成和空间形态等方面发生深刻转变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在不同发展战略引导下,其未来发展可能会出现保持现状、持续发展或依赖陷阱等截然不同的结果。特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地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居环境改善,对其进行主动干预和精明管治势在必行。文章以成都为例,研究城市化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特征演变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及城乡接合部的自发发展3个方面解析成都城市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基于成都环城生态区规划实施与城乡统筹规划的创新做法,进一步探讨城市化地区如何通过规划介入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区域。
陈晨刘爽耿佳
关键词:半城市化
城市化”再认识:发展型小农家庭“代际联合式”城市化
2024年
城市化”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大量农业剩余人口在生计上挣脱了农业与农村却未实现由农民向民的身份转变,国家因而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战略,旨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目前,大量学者将城市化视为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主张从制度改革、政策制定和空间策略等方面改革来促进其完全城市化。事实上,城市化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农民家庭城市化的过渡状态,是一种基于“耕”生计模式的“代际联合式”城市化模式,发展型小农家庭通过“工”和“耕”代际主体联合来逐渐推进家庭城市化。厘清上述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背后的行为逻辑后,剖析各代际主体的主要特征再分别作出针对性回应,以助推城市化人口及其背后的小农家庭完全城市化
金志敏撒莹
关键词:半城市化
从“城市化”到“城市化”:农业转移人口进程中的教育推动机制研究
2024年
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在城市遇到的困难虽然有城市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等外在原因,但很大一部分问题如“收人太低、买不起房、生意不好做、难以找到稳定工作”,均和农民工自身受教育程度有关。从“城市化”到“城市化”的转变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重要环节,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是中国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不仅受到外部约束条件的影响,更与自身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刘金凤刘瑞明石阳
关键词:半城市化公共服务提供动态监测
“苏州城市化地区”试题设计
2023年
一、试题设计城市化地区是指在大城市边缘地带和非农产业显著的乡村区域涌现出的一类具有“非城非乡、乡”特征的过渡性地域^([1])。苏州下辖姑苏、虎丘、吴中、相城、吴江5个区及苏州工业园区,代管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4个县级,各区县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图1为苏州行政区划简图^([1])。图2为2010、2015和2018年苏州城市化地区面积统计^([1])。
孙振宁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试题设计行政区划
珠三角城市化地区更新改造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23年
珠三角城市化地区的更新改造是城市更新、“三旧”改造研究的一个独特对象,梳理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解析总体特征并定性,呈现以集体建设用地改造为主、以“改居”“改商”为主,被视为一场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和赋权的运动、一次突破政府垄断一级土地场的制度变革、城市化地区的“二次城市化”。第二是围绕“改居”及“改商”的研究,研究发现:(1)产权缺陷、集体经营内卷导致形成复杂的利益格局,利益平衡是改造关键,形成的转地模式是重要的制度突破;(2)空间破碎亦制约改造,整合改造关键是政府统筹,有效途径是整村改造;(3)开发商逐利、政府寻租、村社共同体“把持”政府、破碎改造带来公共利益挑战,唯有政府作用是正面因素。第三是近年来“产保区”和“工改工”的研究,“产保区”旨在保障产业用地,是一次政策创新、规划管控创新,“工改工”核心是通过土地整备、同权入等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破除财务难以平衡的困境。
杨舒雅李刚占玮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城市更新珠三角
长沙城市化地区的识别及空间演变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城市化地区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复杂的地域结构实体,科学识别城市化地区,探索其发展规律对避免城市低效蔓延式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夜间灯光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体现城市化地区过渡性、复杂性、动态性特征的识别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在1km尺度下识别出2010、2015、2020年长沙城市化地区范围并分析规模格局、土地利用变特征以及产业分布格局,进一步讨论城市化地区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10年间长沙城市化地区规模从374km^(2)增长到575km^(2),扩展热点集中在望城区和长沙县的中南部,存在外圈扩张与内圈缩减的双重过程。第二,土地利用结构中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大约各占三分之一,转移方向主要是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转,贡献率最大的是耕地,但由于城市化地区扩张带来的外部农用地补充,土地利用构成总体保持稳定。第三,行业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农业专业功能区零散分布在东南部,工业专业功能区分布广泛,房地产行业在临近城区的部分区域形成专业功能区。第四,城市化地区受经济、政策规划、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四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余思彭鹏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
倡导性规划理论在城市化地区乡村规划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城市化地区的乡村振兴往往面临着复杂的规划治理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化地区乡村规划面临的诸多问题,将西方倡导性规划理论及多元主义思想应用于我国城市化乡村地区的规划中,形成面向乡村地区的倡导性规划工作模式,构建了“1个乡村总体发展战略+N个基层乡村多元风貌提升设计+1组乡村法定成果接口”的多元渐进式乡村规划治理体系,并以汕头仙门城社区的乡村规划治理为例,对该乡村“1+8+1”的多元渐进式规划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实现了新时期陪伴式的乡村规划治理创新。
李晶晶李晶晶李萌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多元主义
《南亚城市化地区水源安全、冲突与合作》(第七、八章)英译汉实践报告
当前世界水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制约着地区发展,还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南亚城市化地区水源安全、冲突与合作》一书描述了南亚城市化地区面临的水源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该书的翻译对于本次...
张仲梅
关键词:水源安全
《南亚城市化地区水源安全、冲突与合作》(第一、二章)英译汉实践报告
水源安全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南亚城市化地区水源安全、冲突与合作》一书以南亚城市化地区为例,研究了一系列水资源安全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报告基于《南亚城市化地区水源安全、冲突与...
吴皓月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水源安全语篇衔接

相关作者

崔胜辉
作品数:118被引量:2,239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主题:城市化 半城市化地区 城市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
刘建平
作品数:53被引量:818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半城市化 城市化 乡村治理 城市 乡村
陈田
作品数:196被引量:5,938H指数:4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开发 生态旅游 行政区划 乡村旅游
王春光
作品数:180被引量:5,915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乡村 农村 县域 农村流动人口 城市化
蔡建明
作品数:139被引量:2,929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都市农业 城市化 城市 城市发展 世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