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97篇“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相关文章
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46例,女32例;年龄32~76(47.92±4.65)岁;体重指数20.37~27.94(24.57±3.24)kg/m^(2)。另外,选取同期38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4~63(48.23±4.81)岁;体重指数19.86~22.51(20.87±2.39)kg/m^(2)。采用纯音测听检查评估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并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重度组16例[纯音平均听阈(PTA)>60 dBHL]、中度组39例(PTA>40~60 dBHL)、轻度组23例(PTA 20~40 dBHL)。所有患者均给予激素、营养神经等治疗,10 d为1个疗程,10 d后评估患者预后。根据预后情况将治疗后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采用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临床症状、耳聋部位、听力损失程度、基础疾病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均高于参照组[(17.27±3.14)ng/L比(6.63±1.67)ng/L、(157.82±13.47)ng/L比(81.67±10.63)ng/L](均P<0.05)。重度、中度组Caspase-3、sFIt-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重度组上述指标均高于中度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81、0.841,均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年龄、听力损伤程度、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杨启梅李维阁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预后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微小RNA-43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耳蜗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微小RNA-431(miR-43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耳蜗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为疾病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存在耳蜗性听力下降或损失分别判定疾病组患者为耳蜗功能异常(35例)或耳蜗功能正常(65例)。比较两组以及疾病组不同耳蜗功能患者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与患者耳蜗功能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耳蜗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疾病组血清Caspase-3、miR-431及s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耳蜗功能异常患者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高于耳蜗功能正常患者(均P<0.05)。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与患者耳蜗功能呈负相关(均P<0.05)。耳蜗功能异常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心血管合并症、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占比高于耳蜗功能正常患者(均P<0.05)。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是突发性耳聋患者耳蜗功能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Caspase-3、miR-431及sVCAM-1水平升高,与耳蜗功能有关,是突发性耳聋患者耳蜗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
袁媛李辉周卫东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耳蜗功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依托咪酯对视神经损伤成年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对视神经损伤成年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选8只为正常照组,其余32只采用动脉夹夹持法损伤视神经建立视神经损伤模型并分组,即模型组(视神经损伤大鼠),依托咪酯低、中、高剂量组(依托咪酯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2、4、6 mg/kg。分析比较干预后各组大鼠眼压变化。并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CGs)存活数目及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BDN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依托咪酯各组眼压高于正常组,依托咪酯各组末次给药后眼压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水肿增厚,以神经纤维层最为明显,且有空泡,RGC细胞肿胀,内、外核层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依托咪酯各组视网膜病理损伤均有改善,高剂量组好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好于低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CGs存活数目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依托咪酯各组RCGs存活数目增多(P<0.05)。依托咪酯高剂量组RCGs存活数目、相对存活率高于中、低剂量组(均P<0.05)。正常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Caspase-3低于模型组,依托咪酯各组视网膜组织中BDNF升高,Caspase-3下降,均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结论:Caspase-3蛋白在大鼠视神经损伤中表达升高,BDNF蛋白表达降低,依托咪酯干预能够促进视网膜RGCs存活,对视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赵翠党赵红雷史炯赵广平
关键词:依托咪酯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24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水平与预后相关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微小RNA-124(miR-124)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关系,及二者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16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患者血清miR-124水平,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Caspase-9及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正五聚蛋白(PTX)-3水平。ACI患者根据6个月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152例和预后不良组64例;分析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R-124、Caspase-9表达水平与炎性因子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4、Caspase-9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miR-124、Caspase-9、hs-CRP、TNF-α、IL-6、PTX-3高于预后良好组和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冠心病、糖尿病、大血管闭塞患者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R-124与Caspase-9水平呈正相关(r=0.582,P<0.05),且二者与hs-CRP、TNF-α、IL-6、PTX-3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血清miR-124、Caspase-9水平预测ACI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6、0.836,特异性分别为77.6%、88.8%,灵敏度分别为89.1%、71.9%;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0,特异性为90.8%,灵敏度为81.3%。miR-124、Caspase-9、LDL-C、冠心病、糖尿病、大血管闭塞是ACI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miR-124、Caspase-9水平可能有助于早期预测ACI患者预后。
周林甫史婷贾秀丽田荣安一菲万群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预后
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023年
目的探究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对自噬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大鼠60只,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尼莫地平组,每组20只。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测定心肌、细胞因子。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心肌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下计数自噬小体,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NLRP3和Caspase-3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心肌细胞凋亡率、TNF-α、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天冬氨酸转氨和乳酸脱氢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自噬小体计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0.55±1.87)个、(6.32±1.43)个vs(3.45±0.67)个,P<0.01],且尼莫地平组自噬小体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NLRP3、Caspase-3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大鼠NLRP3、Caspase-3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心功能,诱发炎性反应,增强机体自噬小体形成能力,与NLRP3/Caspase-3的异常高表达有关。
薛同能姚毅仁丁莹谷阳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TAp63对MPP^(+)处理的SH-SY5Y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和酪氨酸羟化表达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TAp63基因表达水平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细胞活性、酪氨酸羟化(TH)和凋亡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影响。方法将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系)依据不同处理方法分为6组:(1)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2)MPP^(+)处理组,MPP^(+)10μmol·L^(-1)处理24 h;(3)TAp63-NC组,用携带无义序列的慢病毒颗粒转染48 h;(4)TAp63-NC+MPP^(+)组,用携带无义序列的慢病毒颗粒转染48 h后,加MPP^(+)10μmol·L^(-1)处理24 h;(5)TAp63过表达组,用携带过表达TAp63基因的慢病毒颗粒转染48 h;(6)TAp63过表达+MPP^(+)组,用携带过表达TAp63基因的慢病毒颗粒转染48 h,换液后予以MPP^(+)10μmol·L^(-1)处理24 h。采用CCK-8法检测6组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TAp63、TH、caspase-9表达水平。结果CCK-8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PP^(+)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TAp63-NC+MPP^(+)组比较,TAp63过表达+MPP^(+)组细胞存活率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PP^(+)组的TAp63蛋白和TH蛋白表达量降低,而caspase-9表达量升高(均P<0.05);与TAp63-NC+MPP^(+)组比较,TAp63过表达+MPP^(+)组TAp63蛋白和TH蛋白表达量升高,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TAp63基因过表达可提升MPP^(+)诱导的PD细胞的存活率,提高TH表达量,降低caspase-9表达水平,进一步发挥其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刘晨任继文谢安木
关键词:酪氨酸羟化酶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及抑制剂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于患侧“合谷”“尺泽”“足三里”“三阴交”给予电针干预1次,20 min;抑制剂组于造模前30 min经侧脑室注入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用TTC染色法观察病灶侧脑梗死情况,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aspase-3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指数、海马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指数、海马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电针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其调控机制之一可能是电针刺激通过抑制Caspase-3表达,发挥其抗细胞凋亡作用,进而达到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李曼玲董苗苗黄春江许秀洪周国平
关键词:电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膜联蛋白A2及Fas配体水平在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程度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膜联蛋白A2(ANXA2)及Fas配体(FasL)水平在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Ⅰ~Ⅱ期组(29例)和Ⅲ~Ⅳ期组(30例)。随机选取同期29例良性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血清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spase 3、ANXA2及FasL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3个指标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对照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血清Caspase 3水平分别为(6.75±3.84)ng/ml和(11.68±4.79)ng/ml,血清ANXA2水平分别为(13.40±6.43)ng/ml和(17.93±10.64)ng/ml,血清FasL水平分别为(107.19±58.57)pg/ml和(137.43±81.53)pg/ml。对照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血清Caspase 3、ANXA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18,7.952,均P<0.05),Fas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636,P>0.05)。3组血清Caspase 3、ANXA2及Fas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Ⅳ期组血清Caspase 3、ANXA2及FasL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组和对照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Caspase 3的截断值为9.04 ng/ml时,曲线下面积(AUC)为79%(95%CI:0.68~0.88),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72%。Ⅲ~Ⅳ期组中Caspase 3的截断值为10.70 ng/ml时,AUC为93%(95%CI:0.57~0.82),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7%。结论血清Caspase 3水平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程度的可靠预测指标,且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
刘敏刘学武李子军付晓瑛徐仙凤朱爽周国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膜联蛋白A2FAS配体
西红花苷通过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通路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西红花苷通过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聚合(PARP)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红花苷低、中、高剂量[20、40、80 mg/(kg·d),灌胃]组、西红花苷+PPARγ抑制剂T0070907组[西红花苷80 mg/(kg·d)+T00709071.5 mg/(kg·d)]。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构建MIR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_(max));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LDH)、肌酸激同工(CK-MB)、丙二醛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PPARγ-caspase-3-PARP通路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间质无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间质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西红花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病变得到改善,西红花苷中、高剂量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存在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与西红花苷高剂量组比较,西红花苷+T0070907组大鼠心肌组织病变严重。模型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LVDP、+dp/dt_(max)、-dp/dt_(max)、PPARγ、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LVEDP、血清和心肌组织中LDH[血清LDH(2762.74±317.69)比(1105.68±286.45)U/L,q=18.605,P<0.001;心肌组织LDH(4852.34±244.82)比(2456.84±315.63)U/mg,q=29.820,P<0.001]、CK-MB、丙二醛水平,心肌细胞凋亡数目、Bcl-2相关X基因(Bax)、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活化的PARP(Cleaved PARP)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红花苷低、中、高剂量组LVDP、+dp/dt_(ma
杨爱玲张明国后梅李云飞苏蓉林玲
关键词:西红花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素C、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抑素C(Cys 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8例ACMP患者作为ACMP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ACMP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CMP组患者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C、TNF-α水平与GCS、MMSE评分的关系。另根据随访90 d后ACMP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与ACMP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评价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对ACMP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CMP组患者的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CMP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为(8.92±1.69)分,MMSE评分为(24.01±2.01)分;由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MP组患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MMSE评分也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由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CMP患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为ACM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由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CMP患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对其不良预后进行预测的AUC分别为0.763、0.782、0.783、0.818、0.806、0.744,而上述指标进行联合预测的AUC最高(0.985),其预测敏感度达100.00%、特异度达90.57%。结论:ACMP患者血�
平虎蒲燕汤进苗云凤刘波
关键词: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胱抑素C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相关作者

张宇新
作品数:226被引量:692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小鼠黑质 脑损伤 酪氨酸羟化酶 环氧合酶-2
金英
作品数:129被引量:493H指数:13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
研究主题:吡格列酮 阿魏酸钠 AΒ 大鼠海马 脂多糖
高维娟
作品数:249被引量:1,603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细胞凋亡 补阳还五汤 黄芪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脑缺血
闫恩志
作品数:47被引量:280H指数:11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
研究主题:吡格列酮 阿魏酸钠 脂多糖 淀粉样Β蛋白片段 知母皂苷
范莹
作品数:23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
研究主题:阿魏酸钠 淀粉样Β蛋白片段 脂多糖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