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52 篇“ 协同增效作用 “的相关文章
一种具有免疫协同 增效作用 的纳米颗粒免疫佐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免疫协同 增效作用 的纳米颗粒免疫佐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选择具有生物相容性及可生物降解性的PLGA作为载体材料,并使免疫增强剂α‑生育酚负载于PLGA纳米颗粒上,使用纳米沉淀法,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聚合物... 宋传合 宋卓朗刺梨对乳酸菌缓解小鼠急性醉酒的协同 增效作用 2025年 为探究二联乳酸菌(乳酸片球菌LTJ28、植物乳植杆菌LTJ30)的解酒功能以及刺梨对该功能的协同 增效作用 ,将5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乳酸菌组和刺梨复合乳酸菌组,样品干预1 h后构建急性醉酒模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素组、乳酸菌组及刺梨复合乳酸菌组醉酒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血乙醇浓度、谷丙转氨酶活力、谷草转氨酶活力、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降低,谷胱甘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升高;肝脏中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活力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显著降低;脏器组织病变程度降低,肝脏空泡变性、胃黏膜上皮细胞缺失及结肠黏膜下水肿明显减轻。与乳酸菌组相比,刺梨复合乳酸菌组各方面作用 更加显著。综上,二联乳酸菌具有防醉促醒、促进乙醇代谢、缓解急性醉酒诱导的肝损伤的功效,而刺梨复合后可以进一步协同 增强这些作用 。 王怡宁 王佳丽 霍超 刘巍龙 仲飞亮 张同存 罗学刚关键词:乳酸菌 刺梨 乙醇代谢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岩藻糖基转移酶8抑制剂2FF在多柔比星治疗肿瘤中的协同 增效作用 与机制 2025年 目的化疗是当前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过程中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及副反应的发生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化疗常与其他药物或疗法联合应用。在已经鉴定的13个人类岩藻糖基转移酶(focosyltransferases,FUTs)中,FUT8(alpha-(1,6)-fucosyltransferase)是唯一负责核心岩藻糖基化的酶。核心岩藻糖基化在癌症的发生、转移及化疗耐药中有着重要作用 ,抑制FUT8是一种潜在逆转多药耐药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FUT8的小分子抑制剂2FF(2-deoxy-2-fluoro-L-fucose)联合化疗药物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凝集素印迹实验检测2FF、DOX或二者联合对肿瘤细胞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的影响。通过CCK-8法、Transwell侵袭实验探究2FF与DOX联合作用 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细胞活性或侵袭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2FF、DOX或二者联合对HepG2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的影响;构建BABL/c小鼠结肠癌细胞皮下荷瘤模型以探究2FF与DOX联合作用 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结果在本研究中,证实FUT8的抑制剂2FF能有效抑制HepG2及CT26细胞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而DOX可增强HepG2细胞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并且2FF可抑制这一作用 。2FF能够有效增强HepG2及CT26细胞对DOX的敏感性。此外,2FF联合DOX可协同 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在体内水平,2FF联合DOX可增强对BALB/c小鼠CT26皮下荷瘤模型的疗效,但二者联合造成小鼠体重的下降。此外,DOX可引起HepG2细胞PD-L1表达上调,而2FF可削弱这一作用 。结论FUT8抑制剂2FF可抑制DOX对肿瘤细胞的核心岩藻糖修饰和PD-L1表达的促进作用 ,并增强DOX的抗癌作用 。 谢志东 章晓联关键词:化疗 多柔比星 多药耐药 一种具有舒缓协同 增效作用 的油橄榄舒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舒缓协同 增效作用 的油橄榄舒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油橄榄舒缓复合物包括具有舒缓功效的油橄榄叶提取物和对所述油橄榄叶提取物具有舒缓增效作用 的柑橘果提取物,具体包括:油橄榄叶提取粉末5~10份、柑... 樊芳 冯郭君男 孙彦庆 朱宗敏 尚丽丽一种具有协同 增效作用 的多肽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协同 增效作用 的多肽组合物,其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成:0.0001%~5%棕榈酰五肽‑4,0.0001%~5%脱羧肌肽,0.0001%~5%乙酰基八肽‑3,0.0001%~5%六肽‑11。本发明将各种多... 金星光 姜欣 赵楠 金晶一种具有协同 增效作用 的辅助降糖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协同 增效作用 的辅助降糖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所述辅助降糖组合物包括1‑脱氧野尻霉素和茶黄素。本发明根据Chou‑Talalay模型计算联合作用 指数,证实了1‑脱氧野尻霉素以及茶黄素在辅助降... 那立欣 周熠 邸倩南 施轶珺球孢白僵菌与印楝素混用对亚洲玉米螟的协同 增效作用 2024年 为了探究植物源农药印楝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协同 关系,评价其对亚洲玉米螟是否具有协同 增效作用 ,本研究对印楝素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及二者混配对亚洲玉米螟的联合毒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印楝素对球孢白僵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速度以及产孢量均有抑制作用 ,但随着药剂浓度的降低抑制程度逐渐较弱,当印楝素浓度≤2mg·L^(-1)时,除孢子萌发受到轻微抑制外,菌丝生长和产孢量不受药剂影响,相容性较好。低剂量的印楝素(≤4.6mg·L^(-1))与球孢白僵菌混配对亚洲玉米螟的联合毒力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其中1.0×10^(6)cfu·mL^(-1)球孢白僵菌与2.3mg·L^(-1)印楝素1∶1复配时共毒系数最大,为325.92,协同 增效作用 最强。 张云月 张强 孙嵬 高月波 刘剑 王富刚 李光雪 毛刚关键词:球孢白僵菌 印楝素 亚洲玉米螟 无公害防治 车前方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小鼠干预的协同 增效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车前方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小鼠干预的协同 增效作用 。方法(1)6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n=10)和造模组(n=50)。Ctrl予普通饲料,造模组小鼠选用高糖高脂饮食(HFD)、单侧肾切除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空腹血糖≥16.7 mmol·L^(-1)者认定为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KD)、缬沙坦组(Val,12 mg·kg^(-1))、车前方组(CQF,2.1 g·kg^(-1)生药)和车前方联合缬沙坦组(CV,Val 12 mg·kg^(-1)+CQF 2.1 g·kg^(-1)生药),每组10只,连续给药干预12周。定期测量各组体质量、日饮水量、尿量;采用胰岛素耐量实验(ITT)以及空腹血糖(FBG)评估糖代谢功能;采用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UP)、24 h尿肌酐(Cr)、24 h尿中肾损伤分子-1(KIM-1)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排泄量等指标评估肾功能;采用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过典酸雪夫氏(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分析肾小球超微结构变化。(2)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方法测定正常小鼠单次灌胃缬沙坦(12 mg·kg^(-1))、车前方(生药2.1 g·kg^(-1))与联合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指标,选择非房室模型方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与Ctrl比较,DKD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饮水量、尿量、FBG、ITT-葡萄糖曲线下面积(ITT-AUCG)、CCr、BUN、24 h UP、24 h Cr、24 h KIM-1、24 h NGAL水平异常升高;与DKD比较,各给药干预组饮水量、尿量、糖代谢及肾功能部分指标明显下降(P<0.05)。与Ctrl比较,DKD肾小球肥大、系膜区增宽,肾小管出现上皮细胞肿胀、小空泡样变性(P<0.05),肾小球窗孔消失,足突融合增宽,基底膜均质性增厚;与DKD比较,给药干预组肾脏形态与肾小球超微结构明显逆转(P<0.05)。各给药干预组组间比较,与Val相较,CV的CCr、24 h KIM-1、24 h NGAL排泄率下降更为显著(P<0.05);与CQF比较,CV的FBG� 蒲佳颖 王思凡 张洁玉 刘培 兰继平 熊爱珍 杨莉 丁丽丽 王峥涛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药代动力学 中药研究 胶饴对甘草炭纳米类成分抗胃溃疡的协同 增效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胶饴对甘草炭纳米类成分(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Carbonisata nano-components,GRRC-NCs)抗胃溃疡的协同 增效作用 。方法利用马弗炉高温煅烧法制备甘草炭,加水提取后利用透析法纯化,制备GRRC-NCs溶液;将煮熟大黄米、大麦蘖末混合、糖化、熬煮,制备胶饴。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荧光光谱(fluorescence spectrum,FL)、X射线光电子能谱(X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 ray diffraction,XRD)技术对胶饴、GRRC-NCs以及不同比例混合物进行表征。构建大鼠胃溃疡模型,通过比较各组大鼠胃溃疡程度、病理学变化、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胃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β、大鼠前列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水平,评价胶饴对GRRC-NCs抗胃溃疡的协同 增效作用 。结果通过初步表征推测出,胶饴与GRRC-NCs混合后引起了物质结构的变化,其中胶饴与GRRC-NCs 1∶2混合物的结构状态更为稳定。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胶饴和GRRC-NCs单用相比,胶饴与GRRC-NCs 1∶2混合溶液能有效减轻胃组织损伤,显著降低IL-1β、TNF-α水平(P<0.05),明显升高IL-10、PGE2水平(P<0.05);与模型组比较,胶饴与GRRC-NCs 1∶2混合溶液能显著升高SOD、GSH、CAT水平(P<0.001),大幅下调MDA水平(P<0.001)。结论胶饴对GRRC-NCs抗胃溃疡有协同 增效作用 ,在胶饴与GRRC-NCs 1∶2时抗胃溃疡的药效最好,为小建中汤中胶饴与炙甘草的配伍比例提供了实验依据。 王淑贤 吴佳姝 邹鹏 邢洪霞 李梦含 程国良 张越 赵琰 孔慧关键词:炙甘草 胃溃疡 不同谷子品种富硒能力及外源硒协同 增效作用 的研究 2024年 为了实现缺硒带谷子高效富硒生产的目标,研究京郊谷子在缺硒土壤(褐土,硒含量0.266 mg/kg)吸收土壤硒的能力和喷施外源硒及增效 制剂对硒的吸收效率。以“京谷2号”“京谷3号”“京谷4号”谷子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硒水平(0、11.25、15.00、22.50 g/hm^(2))和2个增效 剂(18.75 L/hm^(2)腐植酸和0.19 L/hm^(2)有机硅),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用外源硒(Na_(2)SeO_(3))条件下,谷子品种与富硒的交互作用 和增效 制剂对富硒能力的提升。通过测定谷子籽粒硒含量、籽粒硒利用效率和强化指数,比较不同增效 剂与硒协同 作用 对谷子富硒能力提升效率的影响,为生产中优化高附加值富硒农产品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CK处理中,“京谷2号”籽粒硒含量、籽粒硒生物富集指数最高,筛选“京谷2号”为土壤硒富集能力强品种,Se处理中,“京谷4号”籽粒硒含量、硒利用效率、强化指数均最高,筛选“京谷4号”为外源硒富集能力强品种;腐植酸和有机硅增效 剂与硒协同 作用 比较,喷施腐植酸增效 剂显著提高谷子籽粒硒含量、硒利用效率和强化指数,其提高谷子富硒效率效果明显;喷施腐植酸增效 剂条件下,“京谷4号”籽粒硒含量比Se2处理增加30.37%,“京谷2号”“京谷3号”籽粒硒含量比Se3处理增加41.50%、16.81%。缺硒土壤生产富硒谷子,品种选择“京谷4号”,选择腐植酸增效 剂及15.00 g/hm^(2)Na_(2)SeO_(3),其中“京谷2号”“京谷3号”,喷施腐植酸增效 剂可减少1/3亚硒酸钠用量,达到增加籽粒硒含量的目的。 黄子鹏 魏丹 迟凤琴 姚磊 丁建莉 李艳 金梁 何义利 李沛关键词:谷子 叶面施硒 籽粒品质
相关作者
李斌 作品数:88 被引量:55 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功能性食品 降血脂作用 协同增效作用 配伍使用 软材 黄山 作品数:109 被引量:279 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功能性食品 降血脂作用 协同增效作用 配伍使用 软材 刘松 作品数:407 被引量:247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海洋化工 壳聚糖 海洋生物技术 水母 海洋化学 邢荣娥 作品数:420 被引量:225 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海洋化工 壳聚糖 海洋生物技术 水母 海洋化学 李鹏程 作品数:501 被引量:673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海洋化工 壳聚糖 海洋生物技术 水母 壳寡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