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31篇“ 协同治理“的相关文章
协同治理
本书首先对长三角城市群范围界定,同时提出大气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构想,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城市群大气环境变化进行协同性分析,解析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源。其次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大气环境治理的的经验和教训,...
刘晓斌著
关键词:城市空气污染长江三角洲污染防治
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分布式协同治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分布式协同治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初始化治理装置的初始状态信息;获取相邻的治理装置的初始状态信息,得到相邻状态信息;基于初始状态信息和相邻状态信息确定更新状态信...
要若天白浩徐敏刘通庞恒覃日升刘亦朋丁巧宜陈盛斌郭琦蔡希鹏张文瀚雷一勇
深化协同治理 共谋一体化发展——上海市青浦区长三角一体化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专项审计调查经验总结
2025年
长江三角洲跨界水域众多,联合治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2022年,根据《长三角审计机关工作协同机制框架协议》要求,沪苏浙皖四省市审计机关协同开展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审计。四省市审计机关聚焦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审计新路径,以2021年度集中开工的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为切入口。
吴申沂
关键词:专项审计调查长三角一体化项目审计协同治理
行政与自治协同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2025年
科层化的项目制资源输入方式以及乡村社会基础的变化为乡村治理行政化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使得村级行政化趋势不断加强,行政和自治存在冲突与耦合的二重性关系。为了发挥村级行政化服务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作用,缓和村级行政化和村民自治之间的张力,从行政的逻辑分析二者产生冲突的原因及其样态,抓住村干部、权力、资源三大乡村治理中的核心要素,从资源协同、选举协同、权限协同三方面建构行政与自治协同治理的乡村关系结构。行政与自治协同治理强调乡镇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政府与村组织在乡村治理分工基础上的灵活协作。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明确行政与自治的权责边界、完善信任机制在协同治理中的策略作用,发挥村干部在基层政府与村民沟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呈现行政与自治协同治理的运作机制,逐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张高通
关键词:协同治理村民自治
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同治理的困境、机理与路径研究
2025年
构建高质量的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基础。实施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共建共享、协同治理,是化解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点多面广与基层治理主体力量薄弱之间的矛盾、均衡发展和精准供给与数据汇聚共享不足之间的矛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与科技支撑手段匮乏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研究发现,二者共建共享、协同治理具有科学的内在机理和可行的实施路径,即通过在2个治理体系之间开展人员共享、服务共治、数据融合、流程互通、平台共用,能够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体制机制优势和横向协调优势,提升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成效。
宋言伟卢朝霞
关键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协同治理
政治势能何以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协同治理逻辑
2025年
如何以党建引领实现乡村振兴,是党组织在农村治理工作中需要面对的实践难题。基于对山西省S县C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案例分析,从政治势能视角出发,探究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协同治理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乡村振兴需通过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产业振兴来实现,这种协同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势能,将党建引领的政治势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治理效能。具体而言,基层党组织要把握政治势能优势,把宣传性、结构性、身份性政治势能转化为党带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振兴的政治动能,为协同治理凝聚价值共识、构筑合作框架、注入行动动力,进而通过价值引领、协同治理、角色引领等一系列治理行动,实现党的政治动能向产业振兴治理效能的转化,最终实现乡村振兴。通过构建“政治势能—政治动能—治理效能”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协同治理逻辑,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破除治理困境、探索发展机遇、实现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邱梦华牛晓蕙刘素兰
关键词:协同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府际协同治理及其优化路径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2025年
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尽管在诸如在“APEC蓝”和“阅兵蓝”等重要活动期间,政府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这种临时性的治理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碎片化治理问题难以解决、信息危机与信任危机频发、利益补偿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导致京津冀区域环境发展差异持续加剧的现象频发。基于此,尝试从府际协同的角度,通过优化京津冀府际协同顶层设计、搭建信任和大气治理全过程信息链条、引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府际协同策略构想,为我国更多区域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孙自君
关键词: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
协同治理视角下“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为例
2025年
五社联动”是在“三社联动”基础之上形成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目的是优化基层治理结构。文章探讨了协同治理理论与“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并以桐庐县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实施“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以及社区居民参与度低。最后提出了三条优化路径:一是建立健全联动保障机制,二是健全人才机制、完善培训体系,三是赋权增能、引导居民参与,以推动构建一个更为高效的社区治理体系。
吴银丹
关键词:协同治理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协同治理研究
2025年
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对于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打造金融强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上市公司在内部结构、创新能力和回报能力等方面多有改善,但其财务舞弊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隐蔽性、复杂性决定了单一的治理方式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文章旨在探讨一种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相互协同治理机制,并通过案例探讨这一机制的实践落实,期望为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治理提供借鉴。
李晓娟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协同治理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视角的网络虚假信息协同治理研究
2025年
虚假信息治理需要政府监管、自媒体平台治理和自媒体博主自律等多方形成共治力量。通过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自媒体平台和自媒体博主之间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在虚假信息治理过程中的策略及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的严格监管和过程监管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自媒体平台的不作为;但过度打击虚假信息会增加治理成本,导致平台治理懈怠,不利于共治;政府宽严有度的打击,并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促使平台提升治理能力和民众增强抵御能力,能共同降低虚假信息的利益诱因,有效降低治理成本并提升治理效果。
王菘王欣
关键词:虚假信息协同治理演化博弈理论

相关作者

杨华锋
作品数:64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协同治理 安全治理 情境 行政 体制吸纳
赖先进
作品数:46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协同治理 营商环境 政府治理 城市 影响因素
胡建华
作品数:62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协同治理 公共危机 乡村 危机管理 视域
龚晨
作品数:147被引量:31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共贺州市委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乡村 党内和谐 从严治党 自我革命
田玉麒
作品数:33被引量:450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研究主题:协同治理 政府 公共服务 制度主义 逻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