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篇“ 单向灌流法“的相关文章
- 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阿哌沙班肾衰大鼠肠吸收特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阿哌沙班在肾衰大鼠体内的肠吸收特性,并考察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对阿哌沙班吸收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肾衰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进行肠吸收实验,建立大鼠阿哌沙班肠灌流液HPLC分析方法,以考察大鼠在体肠吸收影响因素。结果阿哌沙班在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表观吸收系数(Papp)未见明显差异(P>0.05);大鼠回肠段的Ka和Papp值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加入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0.1 mmol/L)后,阿哌沙班在空肠和回肠段的Ka和Papp值均明显增加。结论阿哌沙班在各肠段均有吸收;P-gp抑制剂对阿哌沙班在空肠和回肠段的吸收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阿哌沙班为P-gp底物,推测其吸收机制为主动转运。
- 张欢汪丽张优谢沛李娜丁家荣王雷
- 关键词:阿哌沙班慢性肾衰竭在体单向肠灌流
- 鸡小肠原位单向灌流法和MDCK细胞系测定美托洛尔渗透性的影响因素
- 2019年
- [目的]本试验旨在完善禽用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中药渗透性的准确测定方法。[方法]选取高渗透性内参药物美托洛尔,通过鸡小肠原位单向灌流法和体外过表达鸡P-gp的MDCK-chAbcb1单层细胞模型,探讨pH值(5、6和7)、药物浓度(4、40和400μg·mL^(-1))和小肠灌流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对美托洛尔渗透性测定的影响,为禽用药物BCS分类中渗透性测定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结果]比较小肠不同部位在各自生理pH值条件下对美托洛尔的有效渗透系数(P_(eff))值时,发现回肠部位测得的P_(eff)最高(P<0.01),分别为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测得的2.2倍和2.3倍;原位灌流试验结果显示,灌流液pH值升高会增强药物在回肠的P_(eff)值,pH7时的P_(eff)值(1.35×10^(-4) cm·s^(-1))显著高于pH5时(0.72×10^(-4) cm·s^(-1)),同样在MDCK细胞中,随着pH值升高,药物渗透系数(P_(app))值均极显著升高(P<0.01);进一步采用受pH影响较小的空肠段进行灌流试验探讨不同药物浓度对渗透性测定的影响,发现增加肠灌流液中美托洛尔的浓度会极显著增加其P_(eff)值(P<0.01),4、40和400μg·mL^(-1)美托洛尔的P_(eff)分别为-0.48×10^(-4)、0.27×10^(-4)和3.04×10^(-4) cm·s^(-1),且在MDCK和MDCK-chAbcb1细胞测定的结果也显示,40和400μg·mL^(-1)美托洛尔的P_(app)值均显著高于4μg·mL^(-1)的(P<0.05),而40、400μg·mL^(-1)美托洛尔的P_(app)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体内环境的pH值、药物浓度以及小肠灌流部位均可以影响体内外试验模型中药物渗透性测定的结果,故在建立药物渗透性测定方法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 郭荔李香秀何方刘洋张瑜娟黄金虎王丽平
- 关键词:美托洛尔渗透性
- 单向灌流法研究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大鼠在体肠吸收被引量:5
- 2019年
- 背景:姜黄素具有良好的抗癌、抗炎等药理作用,但水溶性极低,影响了其药理活性的发挥。目的:观察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姜黄素在体肠吸收情况。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检测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与姜黄素的溶解度。取12只雄性SD大鼠,建立在体肠段单向灌流模型(每只大鼠选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4个肠段),随机分2组进行药物灌流,实验组灌流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水溶液,对照组灌流姜黄素混悬液,收集各肠段的灌流药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姜黄素在大鼠体内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速(K_a)和有效渗透率(P_(app))。结果与结论: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姜黄素提高了33.68倍;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吸收速率常数K_a结果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有效渗透率P_(app)结果为:结肠>十二指肠>回肠>空肠,并且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较姜黄素明显提高(P <0.05);结果表明,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够明显改善姜黄素在大鼠肠内的吸收情况。
- 罗见春郭绮张敏钟萌万胜利张景勍
- 关键词:姜黄素吸收速率肠吸收
- 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β-蜕皮甾酮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考察β-蜕皮甾酮的肠道吸收特性,探究β-蜕皮甾酮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运用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分别考察小肠吸收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药物浓度,灌流液pH值,肠道菌群对β-蜕皮甾酮吸收的影响。结果β-蜕皮甾酮在不同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_a)由高到低依次为回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以β-蜕皮甾酮浓度为50、100、200μg·mL^(-1)的含药缓冲液在空肠进行吸收实验,K_a和小肠有效渗透系数(P_(ef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的吸收程度在空肠随pH值升高而增加;大鼠肠道菌群失衡会干扰β-蜕皮甾酮的吸收。结论β-蜕皮甾酮在各个肠段均有吸收,但在肠道下部吸收较好;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药物在碱性环境下吸收较好;肠道菌群对β-蜕皮甾酮吸收有显著影响。
- 戴浩志朱裕林陈卫东
- 关键词:在体单向肠灌流肠道菌群
- 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Rho-123大鼠肠吸收特性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罗丹明123(Rho-123)在大鼠体内肠吸收特性,并分析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对Rho-123吸收影响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大鼠Rho-123肠灌流液分析方法,根据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对大鼠在体肠吸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析参数为指标,确定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条件,并进一步分析P-gp抑制剂和MRP2抑制剂对Rho-123肠道吸收影响关系。结果研究Rho-123在大鼠肠道药物吸收条件为:选择在空肠段进行灌流、灌流质量浓度为40 ng·m L^(-1),灌流体积流量为0.2 m L·min^(-1),肠道分析长度为10 cm,灌流初始平衡30 min后,恒速灌流105 min,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对Rho-123在大鼠体内肠吸收有影响,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对Rho-123在大鼠肠道吸收无影响。结论 Rho-123可以作为研究P-gp肠道药物吸收特性的底物,方法可靠性好。
- 周国梁汤琦琦俞浩张孝林张孝林单婷婷
- 关键词:单向灌流法罗丹明123
- 单向灌流法评价复方龙脉宁汤剂配伍对葛根素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葛根素的浓度,考察葛根、葛根-穿山龙、葛根-川芎和复方龙脉宁4种汤剂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葛根素的吸收情况。结果显示在十二指肠和回肠中,葛根-穿山龙组与复方龙脉宁组葛根素的吸收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葛根和葛根-川芎组的吸收(P<0.05);在空肠和结肠中,3个配伍组中葛根素的吸收参数与葛根单药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复方龙脉宁组中葛根素的吸收参数与葛根-穿山龙和葛根-川芎组相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大鼠全肠段中,复方龙脉宁汤剂对葛根素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十二指肠和回肠中,复方中穿山龙对葛根素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空肠和结肠中,穿山龙和川芎能协同促进葛根素的吸收。
- 柏希慧刘诗雨王晶王昌利宋逍
- 关键词:葛根素配伍重量法
- 基于单向灌流法的葛根素羧甲基壳聚糖微球肠吸收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考察葛根素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以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量,分别考察不同灌流体积流量、药物质量浓度、肠段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并对比了葛根素原料药及载药微球的吸收特性。结果灌流体积流量对葛根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有显著性影响(P<0.05);葛根素的质量浓度对Ka和Papp无显著性影响(P>0.05);葛根素在空肠和回肠的Ka和Papp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大于在十二指肠处的值(P<0.05);载药微球在空肠的Ka和Papp值显著高于葛根素原料药(P<0.05)。结论葛根素羧甲基微球中葛根素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其在空肠和回肠段吸收较好,羧甲基壳聚糖作为载体能显著提高葛根素的吸收。
- 刘诗雨柏希慧董林娟王昌利宋逍
- 关键词:葛根素重量法吸收速率常数表观渗透系数
- 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ZYS-01的大鼠肠吸收特性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ZYS-01在大鼠小肠各段的吸收特性,并对其吸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通过HPLC测定肠灌流液中ZYS-01的浓度,采用重量法对灌流液体积进行校正,考察不同剂量组的ZYS-0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情况,以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ZYS-01吸收的影响。结果 ZYS-01为全小肠段吸收的药物,其吸收速率与肠段部位和灌流液浓度有关,全肠段Peff值均大于0.2×10^(-4)cm·s^(-1)。P-gp抑制剂的加入可显著提高ZYS-01在不同小肠段的吸收。结论 ZYS-01为高渗透性药物,在小肠全段均有吸收,其吸收速率最快的部位是十二指肠;在低浓度时吸收速率最快,并有随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ZYS-01吸收机制可能为主动转运;ZYS-01可能是Pgp的底物。
- 张洪敏莫舒韩馥蔓刘晓谦朱晶晶王锦玉王智民
- 关键词: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肠吸收
- 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W/O/W型薏苡仁油复乳的大鼠肠吸收特性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在体实验法研究W/O/W型薏苡仁油复乳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特性。通过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称重法,研究不同浓度和不同乳液剂型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及累积吸收量(Q),并做t检验考察其差异性。W/O/W型薏苡仁油复乳稀释2倍组和稀释4倍组的K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Papp值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Q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浓度越高越利于肠道的吸收,符合Ficks扩散原理,推测肠吸收机制可能是被动运输。在考察不同剂型对肠吸收的影响时,发现W/O/W型薏苡仁油复乳和普通乳液的Ka值和Papp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Q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该结果提示将薏苡仁油制备成W/O/W型复乳有利于肠道吸收,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 易醒侯海涛吴达成孟培桂静芬刘唤肖小年
- 关键词:薏苡仁油肠吸收
- 单向灌流法研究巴戟天低聚糖的大鼠肠吸收特性被引量:19
- 2015年
- 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实验模型,利用HPLC-ELSD测定肠灌流液中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和巴戟甲素等5种低聚糖的含量,研究各低聚糖在小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并考察药物浓度、灌流液p H以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得出各低聚糖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机制。结果显示5种低聚糖均为全肠道吸收的药物,吸收速率与灌流液p H、药物浓度和肠段部位有关。盐酸维拉帕米可显著增加蔗糖与巴戟甲素的吸收量,提示蔗糖与巴戟甲素是P-gp的底物。5种低聚糖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以被动扩散方式为主,不存在饱和吸收,其在全肠段的吸收均较好,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 邓少东张鹏林励肖凤霞林靖然
- 关键词:肠吸收单向灌流法P-糖蛋白
相关作者
- 潘卫三

- 作品数:492被引量:2,015H指数:21
-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药剂学 体外释放 含药 混悬剂 渗透泵
- 聂淑芳

- 作品数:103被引量:46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渗透泵 控释制剂 体外释放度 骨架片 大鼠在体肠吸收
- 宋逍

- 作品数:152被引量:591H指数:12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多糖 响应面法优化 响应面法 葛根素 款冬花
- 王新春

- 作品数:204被引量:849H指数:15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香青兰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天山雪莲 微乳 动脉粥样硬化
- 刘志东

- 作品数:236被引量:93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黄芩苷 体外释放 固体脂质纳米粒 角膜透过性 丹酚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