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篇“ 单支病变“的相关文章
- 早发女性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索早发女性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早发女性患者(年龄<65岁)。根据冠脉CT/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通过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主要血液学检测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合并症等,探索冠脉特点为单支病变的早发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共纳入368例患者,其中单支病变组144例(39.1%),多支病变组224例(60.9%)。与多支病变组比较,单支病变组的发病年龄更小(P<0.05),吸烟史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低(P<0.05),同时单支病变组的患者诊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数更多,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数量更少(P<0.05),且单支病变组左室射血分数更高(P<0.05)。结论 单支病变的早发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更早,吸烟者更少,射血分数更高,多数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提示单支病变患者预后更好。
- 李剑郭磊磊刘丽张静珂胡利蔡莉娜
- 关键词:早发冠心病女性单支病变
- 55岁以下女性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安平旭
- 依洛尤单抗用于治疗冠脉单支病变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目的:探讨对于治疗冠脉单支病变(中度及以上狭窄)患者在中等强度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的基础上加用依洛尤单抗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经冠脉CTA诊断为单支血管病变(中度及以上...
- 杨月环
- 关键词:降脂疗效
- 拉西地平对冠心病单支病变患者PCI术后心肺运动试验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冠心病单支病变患者PCI术后心肺运动试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西安市北方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单支病变行PCI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拉西地平治疗的51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使用德国Cortex心肺运动功能测试仪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指标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得分和心绞痛总得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得分和心绞痛总得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静息心率、静息收缩压、静息舒张压、BMI、FVC、FEV_(1)、FEV_(1)/FVC、运动持续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收缩压、静息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静息心率、BMI、FVC、FEV_(1)、FEV_(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9.79%,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9.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3,P<0.05)。结论拉西地平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CI术后的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减轻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持续运动能力。
- 张院余伦伦
- 关键词:拉西地平PCI术后心肺运动试验
- 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CHD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CHD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PCI术后运动耐量将其分为运动耐量降低组与运动耐量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PCI术后运动耐量的因素。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CHD病人运动耐量降低发生率为54.76%(69/126)。运动耐量降低组的LVEF、术后峰值摄氧量(VO2peak)显著低于运动耐量正常组(P<0.05),BMI、心率、左心房前后径(LAAD)、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运动耐量正常组(P<0.05),合并糖尿病、心肌梗死史及围术期发生心肌损伤的比例显著高于运动耐量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糖尿病、心肌梗死史、围术期发生心肌损伤及VO2peak均是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CHD病人PCI术后运动耐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CI术后1年,2组病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心肌梗死史、围术期发生心肌损伤及VO2peak均是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CHD病人PCI术后运动耐量独立的影响因素,临床中需对以上因素注意加强防范。
- 刘洪强张洪磊郑晓辉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运动耐量
- 海南男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海南男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累及冠脉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之间危险因素的差异,探讨不同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支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01月至2019年09月于海...
- 郑万玲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多支病变
- 侧支循环对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侧支循环对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行PCI手术的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状造影结果,其中存在侧支循环患者有45例,记为甲组,不存在侧支循环的患者有37例,记为乙组。对比不同组别术前与术后6个月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前,不同组别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最大流速比值(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浆脑钠肽(BNP)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LVEF、E/A均有所升高(P <0. 05),LVEDD、LVESD、RDW、BNP均有所减小(P<0.05),且甲组LVEF、E/A明显高于乙组(P<0.05),LVEDD、LVESD、RDW、BNP明显小于乙组(P<0.05)。结论:侧支循环可改善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心功能指标。
- 张浩
- 关键词:侧支循环心功能指标
- 研究侧支循环对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侧支循环对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PCI手术对患者心脏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该院接收并应用PCI手术进行治疗的前降支单支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存在侧支循环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有侧支循环存在,对照组40例,无侧支循环,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心脏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LVEDD是(50.21±5.43)mm,LVES是(45.86±5.35)mm,LVEF是(47.53±6.23)%,E/A是(1.04±0.28),BNP是(85.02±9.21),对照组LVEDD是(51.55±5.13)mm,LVESD是(47.21±5.26)mm,LVEF是(45.88±6.53)%,E/A是(0.92±0.31),BNP是(89.52±9.69),观察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支循环能够使前降支单支病变患者行PCI术后的心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进而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 赵文峰
- 关键词:冠心病侧支循环PCI心脏功能
-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前降支近端单支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降支近端单支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2期)、Pub Med、EMbase、CBM、CNKI、Wan 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有关MIDCAB与PCI治疗前降支近端单支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0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RCT,共1 489例患者,其中MIDCAB组720例,PCI组7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PCI组相比,MIDCAB组可明显降低术后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OR=0.20,95%CI(0.13,2.29),P<0.000 01]及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OR=0.44,95%CI(0.33,0.58),P<0.000 01]。但是,在全因死亡率[OR=1.23,95%CI(0.83,1.83),P=0.31]、心源性死亡率[OR=1.12,95%CI(0.59,2.12),P=0.73]及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OR=2.16,95%CI(0.83,5.59),P=0.11]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对于前降支近端单支病变的治疗,在降低术后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及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MIDCAB优于PCI。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 李俊红阿布都外里阿布都乃比木拉提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降支微创META分析
- 侧支循环对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对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手术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284例前降支单支病变且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无侧支循环组(A组,Rentrop0级,n=150)及存在侧支循环组(B组,Rentrop1、2、3级,n=134),根据侧支循环的来源将134例患者分为同侧组(B1组,n=20)、对侧组(B2组,n=91)、同侧+对侧组(B3组,n=23)。比较各组的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流速与心房收缩期二尖瓣最大流速的比值(E/A),以及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结果术后全部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所改善,但B组的LVEDD、LVESD、BNP显著低于A组(P<0.05),LVEF与E/A显著高于A组(P<0.05)。在B组内,B3组术后的心功能最佳,其次是B2组,B1组的术后心功能最差。结论侧支循环可以显著改善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患者PCI手术后的心功能,且同侧+对侧侧支循环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程度最佳,其次是对侧侧支循环,同侧侧支循环最差。
- 王微孟亮田志鹏赵鑫
- 关键词:PCI侧支循环心功能前降支
相关作者
- 蒋廷波

- 作品数:272被引量:868H指数:1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血管内超声
- 黄政

- 作品数:17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预后 不同治疗方法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单支病变
- 李大主

- 作品数:96被引量:41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树突状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冠心病 热休克蛋白60
- 于俏

- 作品数:15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难治性高血压 温胆汤 邓铁涛教授 牡蛎汤 冠心病
- 祖晓麟

- 作品数:41被引量:2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不稳定型心绞痛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