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6篇“ 单绒毛膜“的相关文章
孕中期绒毛双胎妊娠的选择性减胎:不同技术的系统评价
2025年
近年来,由于各种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率迅速上升,多胎妊娠与死产风险和新生儿死亡风险也相应增加。多胎妊娠主要包括绒毛双胎妊娠、双绒毛双胎妊娠,主要并发症包括双胎输血综合征、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动脉反向灌注序列、贫血多血质序列征。有时必须考虑选择终止其中一个胎儿,以尽可能地减少对另一个胎儿的风险或增加胎儿存活的机会,选择终止受影响的胎儿对健康胎儿有利。目前有多种减胎技术在临床中应用使胎儿围生期、生存期延长,新生儿并发症(脑损伤和神经发育障碍)的发生率降低。分析比较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脐带血管双极凝固、脐带血管双极凝固、高强度聚焦超声刀等选择性减胎后复杂绒毛妊娠的围产儿结局。结果发现,不同减胎技术各有优点,并且各自的适应证不同。双胎并发症为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时,可优先考虑行射频消融术减胎治疗,且其Ⅱ型比Ⅲ型的存活率高;双胎并发症为动脉反向灌注序列时,可优先考虑微波消融治疗,且与降低早产风险有关。目前,高强度聚焦超声刀也在逐步应用于动脉反向灌注序列的治疗。由于脐带结扎所致的早产率与死亡率较高,正在逐步减少应用。
刘彦姚丙帅李磊
关键词:单绒毛膜双胎微波消融术高强度聚焦超声刀
绒毛双胎妊娠母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 全面分析绒毛双羊囊(MCDA)双胎妊娠对孕母、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MCDA孕产妇123例为MCDA组,同期收治的双绒毛双羊囊(DCDA)孕产妇325例为DCDA组。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MCDA组产妇早产、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羊水过多、胎早破发生率明显高于DCDA组(χ^(2)=4.595~10.715,P<0.05);MCDA组胎儿死亡率及脐血流异常、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DCDA组(χ^(2)=4.852~11.656,P<0.05);MCDA组新生儿入住NICU、脑损伤、先天性心脏病、高胆红素血症、低糖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DCDA组(χ^(2)=5.181~12.285,P<0.05)。结论 MCDA双胎妊娠围生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DCDA双胎妊娠,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MCDA双胎妊娠围生期母婴管理及监护。
张俏俏王婷婷姜红
关键词:妊娠双胎妊娠并发症胎儿疾病疾病
绒毛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存活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促排卵技术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率逐年升高。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sIUFD)是绒毛双胎妊娠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一胎死亡后,存活胎神经系统受损是影响新生儿及婴幼儿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人口质量。研究存活胎神经系统受损的机制及有效地监测存活胎可能发生的脑损伤,对预防严重脑损伤并发症至关重要,也是妊娠期管理和分娩时机选择的重要依据。通过识别sIUFD存活胎神经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合适的监测手段和宫内治疗,制定相应的分娩方案,以减少存活胎不良神经结局的发生。
何玉如夏革清
关键词:神经发育障碍双胎输血综合征单绒毛膜双胎双胎之一胎死宫内
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绒毛双胎妊娠管理指南(2023)”解读被引量:1
2024年
相比双绒毛双胎,绒毛双胎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更大,同时具有较高的胎儿畸形率、早产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SOGC)回顾了正常和复杂性绒毛双胎妊娠的系统评价结果、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结果,发布了第440号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旨在为产科医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及时并恰当地识别和处理绒毛双胎的各种并发症,从而降低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
高丽王岚漆洪波
关键词:单绒毛膜双胎产前超声检查双胎输血综合征胎死宫内胎儿生长受限
有并发症的绒毛性多胎妊娠减胎方式应用进展
2024年
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及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逐年提高。该类妊娠不仅容易发生普通多胎妊娠并发症,还可发生绒毛性多胎的特殊并发症。目前临床中用于治疗绒毛性多胎并发症的方法之一就是减胎术,手术预后与手术适应证、胎儿因素、减胎时机及术中情况有关。最常用的减胎术式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双极电凝及胎儿镜下激光手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射频消融可以完成其他减胎手术所不能完成的操作。其中射频消融胎早破发生率及早产率较双极电凝及胎儿镜下激光手术低;但可能因其对脐带的凝固作用较双极电凝及胎儿镜下激光手术弱,造成孪生胎儿存活率低。无创减胎方式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蒲赫阳张卫社
关键词:多胎妊娠减胎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绒毛双羊囊双胎心脏功能异常围产结局预测
2024年
目的:分析绒毛双羊囊(MCDA)双胎心脏功能异常的特点,并基于信息量法选择以超声指标为主的相关评价指标以建立预测MCDA胎儿围产结局的模型。方法:筛选出双胎妊娠孕妇中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异常者104例,根据其绒毛性和胎儿心脏异常情况分为:MCDA功能异常组(61例)、MCDA结构异常组(23例)及双绒毛双羊囊(DCDA)结构异常组(20例),分析比较3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随访临床结局至产后3年。引入信息量法,选择MCDA功能异常组的全部超声异常指标(7类),再加入3项常见临床指标,纳入信息量模型计算,建立胎儿心脏功能异常的围产结局预测模型,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预留病例(5例)检验两种方法评估模型预测的有效性。结果:①与MCDA结构异常组比较,MCDA功能异常组双胎特有并发症的比例更高、分期更重;3组围产结局中活产与未活产所占比率、不同的活产结局间和不同的未活产结局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发现MCDA功能异常组活产儿大部分(22/24)心脏功能自行恢复正常。②信息量模型预测结果示,胎儿心脏功能异常的不良围产结局或风险(I)划分标准:当I>1.0时,胎儿死亡风险高;当-1.0
张晗张晗魏瑗
关键词:心脏功能异常信息量模型
绒毛双羊囊双胎妊娠减胎术后胎儿生长规律及围产结局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绒毛双羊囊(MCDA)双胎妊娠减胎术后的胎儿生长规律和围产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选择性减胎术的MCDA双胎妊娠孕妇85例作为MCDA双胎减胎组,利用一般资料匹配同期171例胎及165例MCDA未干预双胎孕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三组间胎儿宫内发育及围产结局。结果胎对照组的EFW、AC、FL、BPD及HC均大于MCDA双胎减胎组和双胎对照组,MCDA双胎减胎组的AC大于双胎对照组,其余指标与双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CDA双胎减胎组的剖宫产比例(52.9%)显著低于双胎对照组(86.1%),与胎对照组(39.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MCDA双胎减胎组的分娩孕周为(37.1±2.7)周,早于胎对照组(38.8±2.2)周而晚于双胎对照组(34.0±2.8)周,在32周和34周之前的早产比例(5.9%和11.8%)均低于双胎对照组(21.8%和46.7%),但与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37周前的早产比例(30.6%)低于双胎对照组(78.8%)而高于胎对照组(7.6%)。结论减胎术后保留胎儿的生长趋势同未减胎的MCDA双胎无明显差异,其围产结局主要与是否发生胎早破、早产有关。与未减胎的MCDA双胎孕妇相比,减胎术后存活新生儿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和转NICU比例有一定程度降低,但与普通胎相比仍较高。
原鹏波周文君吴天晨尹韶华杨静魏瑗赵扬玉
关键词:选择性减胎术
不同绒毛双羊囊双胎妊娠并发症射频消融减胎术后妊娠结局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绒毛双羊囊双胎妊娠(MCDA)特有并发症行射频消融减胎术(RFA)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RFA并已分娩的99例MCDA孕妇。根据MCDA并发症类型分为: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组(25例),选择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sIUGR)组(23例),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s)组(22例),双胎之一胎发育异常(DA)组(29例)。根据手术孕周分为:≤16孕周组(9例),>16~<26孕周组(70例),≥26孕周组(20例)。采用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组间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的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99例孕妇减胎术后保留胎儿存活率为79.8%,未足月胎早破率为21.2%,总早产率为40.4%,三项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Ps组手术孕周[(20.33±4.57)周]明显小于sIUGR组[(23.70±2.92)周]及DA组[(22.65±4.3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孕周组消融周期及手术时长大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DA不同并发症RFA后取得的妊娠结局相似。随手术孕周的增大,手术时长及消融周期均增加,但不同手术孕周的孕妇分娩孕周相似。
李根霞李孟宇张俊雅谢明坤李娇冯帆董理
关键词:并发症
应用影像组学胎盘纹理技术分析有无并发症的绒毛囊双胎的超声胎盘纹理特征
目的:应用影像组学胎盘纹理技术研究无并发症绒毛双胎和双胎输血综合征及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的胎盘纹理特征差异。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4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超声科行中孕期超声检查的绒毛囊双羊...
王欢杨泽宇蔡爱露黄瑛
关键词:双胎输血综合征
绒毛囊双胎并发双胎胎母输血综合征1例
2024年
1病例报告患者,27岁,因停经33^(+4)周,胎动减少伴下腹紧缩感2 d,于2022年5月24日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平素月经规则,(4~5)d/30 d,G_(1)P_(0),末次月经:2021年10月1日,预产期:2022年7月8日,此次妊娠为自然受孕,孕期规律产前检查。孕12周B超检查提示:绒毛囊双胎(MCMA),无创产前检测示低风险。妊娠22周高危胎儿超声检查提示:两胎儿间未见分隔,可见两胎儿脐带插入部相邻。数次B超检查均提示:两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一致,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正常,未明确提示两脐带缠绕(见图1)。
瞿琳殷婷婷殷茵周欣
关键词:胎儿生长发育末次月经胎母输血综合征

相关作者

赵扬玉
作品数:434被引量:2,217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双胎妊娠 双胎输血综合征 胎盘植入 妊娠 双胎
魏瑗
作品数:261被引量:991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双胎妊娠 双胎 双胎输血综合征 单绒毛膜 胎盘
方群
作品数:236被引量:1,02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产前诊断 胎儿 双胎 染色体异常 多胎妊娠
王学举
作品数:61被引量:138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双胎输血综合征 胎盘 单绒毛膜 双胎 胎儿镜
周祎
作品数:108被引量:36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产前诊断 胎儿 单绒毛膜 双胎 双羊膜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