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5篇“ 南宋诗人“的相关文章
- 日常经验与内在超越:南宋诗人的老年书写
- 2016年
- 诗歌的老年书写包括老年生理体征的描摹、生命感觉的展示和耆老集会的酬唱,它在南宋呈现出有别于中唐和北宋的新特征。首先,南宋诗人对老态病体曲写入微,在身体经验的表达上为宋诗的日常化开辟了新境界。长期的闲居状态提高了诗人自我体察的精细程度,也使他们用疏狂心态消解了身体发肤的庄严感。其次,诗人面对衰老时体现出加紧问学的精进勤勉,在自我更新中重构人生秩序。理学开启的内在超越为他们带来新的生命感觉。第三,在耆老会酬唱中,诗人将序齿称德的交往话语变为人生阅历的真诚诉说,使年龄从文化符号变为情感纽带。乡居环境改变了耆老会的成员结构,也影响了酬唱主题与表达策略。
- 戴路
- 关键词:南宋身体经验
- 论南宋诗人周弼的诗学观及其诗歌创作
- 2025年
- 南宋诗人周弼既是唐诗选本《三体唐诗》的编选者,又是诗集《端平诗隽》的创作者。周弼在《三体唐诗》中阐述自己的诗学观,又在个人的诗歌作品中努力践行自己的诗学观点,二者有诸多一致之处,却又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多种因素的限制,展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
- 费婷婷
- 关键词:南宋文学诗歌创作
- 沉香忆往
- 2025年
- 香界一直有个有趣的说法,香具有思念性,更具有悠长的意味,但这并不妨碍香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香事即药事香文化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焚香诚为雅事,但首先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对于不习惯南方湿冷的人来说,祛湿又温馨的焚香生活是令人向往的。历宦广西、四川的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曾写下《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颇能说明原因。
- 秦燕春
- 关键词:范成大南宋诗人
- 三重境界三重梅
- 2025年
- 南宋诗人蒋捷在其诗作《虞美人·听雨》中曾咏叹到:“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诗人从少年、壮年到老年有着不同的悲欢离合,在雨声中听到的东西自然也不尽相同,这种情感变迁的感悟实乃古今相通。我幼时即画梅花,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已有三次转型。每次转变不仅是绘画创作技法的成熟,也蕴含着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体验,可谓三重境界三重梅。
- 程生达(口述)章旷怡(整理)
- 关键词:《虞美人·听雨》南宋诗人三重境界
- 少年射虎南山下——南宋诗人陆游的养生故事(上)
- 2024年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流传千古,几乎人人都会背诵的《示儿》的作者,正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翁,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爱国诗人陆游。
- 玲珑壹图(图片)
- 关键词:南宋诗人南宋时期主人翁
- Sora“超级涌现力”将把AI引向何方
- 2024年
-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通过有价值的内容组合来进行交流、设计和创作。唐代诗人卢延让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感叹,讲的就是诗人从百千个候选字词中反复对比、精心挑选出一个合适的字词,从而写就一篇传世之作。南宋诗人陆游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惊叹的就是让词汇恰如其分地出现在其应该出现的位置,形成语言连贯、文气贯通的天然佳作。
- 吴飞
- 关键词:唐代诗人南宋诗人字词
- 陈曼生的梅花消息
- 2024年
- 我问西湖的梅花消息,杭州的朱老师发来了她在大年三十拍摄的梅花清照。正巧我又读到明代诗人林榕的《西湖寻芳》:“海棠昨夜开西府,梅信先春到玉堂。”可是,京城的梅信还没有到来,梅花作为二十四番花信风之首,却还在遥远的西泠桥畔。我记得南宋诗人萧立之的诗:“欲晴未晴霜淡浓,欲香未香梅信风。”索性就让我返回君宝阁吧,在一方古雅的梅花印上寻味昔日的梅花消息。
- 方鸣
- 关键词:南宋诗人梅花
- 君有田园住福清
- 2024年
- 去年的高考语文全国试卷里,有一道诗歌鉴赏题,选的是南宋诗人林希逸的《答友人论学》:“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林希逸乃公认的南宋最后一代理学大家,福清本地人,他的这首诗在用象喻之法阐释治学道理,确实是宋代理学家的品味,源自程颢的《偶成》或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一脉。
- 龙一
- 关键词:高考语文南宋诗人宋代理学家诗歌鉴赏题
- 品味孤独——赵师秀《约客》的等待体验
- 2024年
- 宋代的文化魅力,不仅展示于宋词,也呈现于宋诗。南宋诗人赵师秀(1170—1219年)用一首《约客》,将等待中产生的孤独的生命感受作了细致摹写,不仅增加了生命的厚重感,也将中国生命哲学对人生况味的表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 黄敦兵
- 关键词:生命感受人生况味宋诗文化魅力南宋诗人
- 天机云锦自在我 妙用剪裁得佳篇
- 2024年
- 南宋诗人陆游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说:“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意思是,能用天机织出美丽的锦缎全在于“我”运用得当,剪裁巧妙的地方也不是凭借刀尺。诗人以此句形象地写出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精辟见解。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占据半壁江山,同学们要精心选择素材,创造“源头活水”;重视文章立意,实现“异峰突起”;打磨作文语言,追求“妙笔生花”;设计作文结构,演绎精彩华章。
- 杨萍萍
- 关键词:作文语言中考语文南宋诗人
相关作者
- 王可喜

- 作品数:40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南宋词人 年考 《全宋诗》 生平 佚文
- 任永刚

- 作品数:56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莱州市教学研究室
- 研究主题:老师 语文 年级 造句 语文教学
- 吴东昆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江西诗派 南宋诗人 吕本中 陆游研究 吏隐
- 施常州

- 作品数:19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生平 元代 意象 教学 江西诗派
- 黄海

- 作品数:22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 研究主题:宋词 南渡时期 《花间集》 北宋 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