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6篇“ 南方水稻“的相关文章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侵染生长中后期水稻的症状及产量损失
- 2025年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经远距离迁飞性白背飞虱传播,可侵染各个生育期的水稻,带毒白背飞虱的迁飞扩散区域就是该病的发生分布区域,白背飞虱可在田间引发多次病毒再侵染,对我国及周边国家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水稻生长中后期感染该病,矮缩症状并不明显,易被轻视。为此,采用室内人工接种病毒法开展试验,并系统调查成熟期田间病株,以探明水稻生长中后期染病的症状表型、病情概况及产量损失。结果表明,水稻分蘖后,随着染病时间的延后,病株矮化程度逐渐减轻,除在茎秆表面形成特征性小瘤突外,最突出的症状是抽穗不完全,表现为半包穗和不同程度的包颈穗;在多数田块,生长中期染病的病株率显著高于前期和后期染病的病株率;人工接毒后,分蘖期、拔节期和破口期染病的水稻与健株相比单株粒重分别降低63.1%、50.1%和35.4%(籼稻)或72.1%、63.4%和48.5%(杂交稻);在田间,与同一稻丛的健株相比,生长中期或后期染病稻株的单穗粒重分别减轻43.3%~75.0%或20.0%~56.7%。本研究结果可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田间调查、损失估计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 吴艳周昊宸杨新张彤周国辉
-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害症状
- 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工作的思考和建议被引量:2
- 2024年
- 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存在规模小、地形复杂、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对机械化种植的接受程度不高、育秧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导致水稻机械化种植推广困难。本研究通过详细分析当前南方水稻种植的基本特征和机械化种植现状,发现南方水稻种植具有种植面积广泛、品种多样、种植技术先进、机械化程度高、产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指出了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基础设施、提高机械化育秧质量、合理选择使用农机设备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及农业生产效率,助力南方水稻种植可持续发展。
- 王杰曹瑞杨孟江运柱刘文超赵倩童王祥贵杨锦涛
- 关键词:机械化种植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及防控
- 2024年
- 水稻黑条矮缩病由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引起,该病害2001年首次在中国广东阳西县发现,2009年在中国南部大部分地区大面积发生,波及中国南方9个省(自治区)。
- 任国敏张丽安智燕李跃琼
-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呼肠孤病毒科
- 南方水稻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
- 2024年
- 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省去了育秧、拔秧、移栽工序,是一种省工、省力、节本节水、增产增效的栽培技术。广西灵山县新圩镇农技员李琼进经过多年研究、不断改进提升,自主研发强龙牌新型水稻直播机,该机操作简便,播种效率高,轻便灵活,价格适中,得到迅速推广。并由此探索形成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强龙直播栽培技术,成为广西灵山县水稻高产攻关主推技术。该技术克服传统直播稻用种量大、产量低、易倒伏等缺点,省去传统栽培方式所需的育秧、移栽等环节,省工省时,高产稳产。笔者连续多年参与该技术推广,现就有关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 秦轩善
- 关键词:直播栽培技术水稻直播机传统栽培用种量
- 气象因子对河池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展的影响
- 2024年
- 利用河池市2005—2023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发病面积比例数据和期间气象数据,通过卡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流行周期内的发病趋势概率,分离出发病浮动概率,探究关键气象因子与发病浮动概率的相关性,并基于显著相关气象因子构建发病气象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2010年为河池市SRBSDV的暴发期,2010—2023年为SRBSDV的一个流行周期,发病概率符合自由度为3的卡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2)发病浮动概率与12月—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6—7月的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安全播种期日序数负相关;(3)发病气象评价模型在预测暴发期的发病程度时预测偏轻,其他年份均预测正确,模型在一个流行周期内的定性评价效果较好。通过气象发病评价模型可定性评价流行周期内的发病程度,研究结论可为河池市的水稻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刘芳唐广田黄珩黄维张恩宁
-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气象因子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广西兴安的迁入与侵染动态
- 2024年
- 广西兴安地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迁入廊道要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依赖白背飞虱携传。本研究采用探照灯诱集高空白背飞虱,同时采集田间白背飞虱和稻叶,采用dot-ELISA法检测白背飞虱及水稻的带毒状况,以明确SRBSDV的迁入与侵染动态。综合来看,2021年-2022年间兴安的带毒白背飞虱迁入始期为5月下旬,迁入白背飞虱的带毒率高峰为6月中下旬;田间白背飞虱7月上旬-7月下旬带毒率较高(10%~15%);水稻7月中旬-8月上旬带毒率较高(10%~14%)。水稻带毒率与田间白背飞虱带毒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本文结果有助于桂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白背飞虱携传SRBSDV的监测预警。
- 于晶戴长庚钟玉琪侯茂林
- 关键词: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带毒率
- 水稻OsRAV15基因在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OsRAV15基因在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构建OsRAV15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野生型日本晴水稻品种中,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水稻,能显著增强水稻对SRBSDV侵染的抗性...
- 孙宗涛张合红黄朝睿李雁军李路路陈剑平
- 一种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农药及其使用方法于应用
-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农药及其使用方法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农药的使用方法,包括S1、检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S2、在种子催芽露白后,向干种子中拌入吡蚜酮和呋虫...
- 朱建伟
- 水稻OsASP6基因在增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水稻OsASP6基因在增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中的应用,OsASP6基因负调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OsASP6敲除突变体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还可以降低株...
- 徐建龙刘晴张帆王文生赵秀琴
- 普通野生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机制分析及主效QTL定位
- 2024年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的产量损失,开展水稻对该病的抗性机制分析及抗性基因定位,将为抗病品种培育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QTL-seq技术结合连锁分析定位抗病野生稻材料Y11的抗性主效QTL。结果表明,Y11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源于对病毒的抗性而非抗虫性,属于数量性状。此外,在第6染色体上SSR标记RM20148和RM20297之间检测到一个新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主效QTL qSRBSDV6。本研究初步阐明了普通野生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机制,定位到一个新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主效QTL。研究结果将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 农保选郭辉张宗琼夏秀忠杨行海曾宇崔丽贤梁云涛秦碧霞李丹婷
-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普通野生稻抗性QTL分子标记
相关作者
- 周国辉

- 作品数:147被引量:832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甘蔗 水稻 侵染 植原体
- 周益军

- 作品数:388被引量:1,545H指数:2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灰飞虱 水稻条纹病毒 水稻条纹叶枯病 抗性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 周彤

- 作品数:156被引量:32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抗性 水稻条纹叶枯病 水稻品种 水稻黑条矮缩病 黑条矮缩病
- 宋宝安

- 作品数:555被引量:1,951H指数:23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 研究主题:生物活性 衍生物 杀菌剂 植物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 孙枫

- 作品数:58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抗性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辅助选择育种 抗性QTL 黑条矮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