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篇“ 南设得兰群岛“的相关文章
- 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水域侧纹南极鱼胃肠含物微塑料特征及其分布被引量:2
- 2023年
- 海洋微塑料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南极周边海域的微塑料污染问题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关于南极微塑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南极附近海水与企鹅粪便等,对南极海域鱼类体内微塑料研究较少。由于侧纹南极鱼是栖息于南极陆架海域数量最多的中上层鱼类,其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实验以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海域侧纹南极鱼为对象,探究其体内微塑料污染情况对于养护该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南极带回的样品解冻并记录好生物学信息后,将其胃肠道部分取出。在60°C条件下,使用10%KOH在恒温摇床消解24 h以上,待溶液基本澄清后利用0.45μm的滤膜过滤。抽滤后置于体式显微镜下,挑出疑似微塑料,再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定性检测,最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微塑料的微观形貌。结果显示,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水域侧纹南极鱼体内微塑料平均丰度为(0.36±0.51)个/尾。侧纹南极鱼胃肠含物中微塑料丰度与鱼类体长之间存在正相关。整体上,南设得兰群岛北侧侧纹南极鱼胃肠含物中微塑料出现的概率略高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南侧,但整体上处于低污染水平。侧纹南极鱼体内微塑料类型分为纤维状和碎片状,以纤维状为主。微塑料颜色以蓝色为主,其次是黑色,红色与透明色数量较少。微塑料的平均粒径为(584.6±419.2)μm,其中84.6%的微塑料粒径小于1000μm。聚酯类微塑料占比接近80%,是侧纹南极鱼微塑料的主要成分,其中绝大多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渔船渔网和船员生活污水排放可能是其存在的主要来源。通过电镜分析微塑料表面特征,发现碎片类微塑料断裂处较为粗糙,其比表面积显著增加;两种纤维类微塑料电镜照片说明了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变化。由于较大的表面积会导致其易与其他污染物结合,携带有毒有害物质进入�
- 高春梅高春梅严晨冰朱国平
- 关键词:南设得兰群岛
- 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地层对比与划分被引量:1
- 2022年
- 对南设得兰群岛基岩区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恢复其地层层序与演化过程。通过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对比分析了前人年代学、地球化学、古地磁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南设得兰群岛地层划分为24个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南设得兰群岛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层序和年代学格架。研究表明;南设得兰群岛火山活动早白垩世—早中新世总体呈现从西南向东北迁移的趋势,可能是被断裂分割的洋底从西南向西北先后发生俯冲的结果;第四纪以来,伴随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打开,在裂谷环境中,形成了以幔源碱玄武岩浆喷发的迪塞普申岛、企鹅岛等。研究结果为深化研究南设得兰群岛的构造演化和古环境重建提供依据。
- 韦利杰陈虹陈虹刘晓春赵越
- 关键词:南设得兰群岛
- 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1:250 000数字地质图数据库
- 2021年
- 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1∶2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在充分利用近年来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地区的地质调查和其他综合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同时对地层格架、年代学和古地磁极等关键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编图过程中以板块构造及地球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用ArcGIS 10.4平台计算机辅助成图,成图精度高、质量好,数据量约为4.7 GB。综合编图和研究过程中,根据最新获取的锆石U–Pb和其他矿物Ar–Ar年龄、电子探针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古地磁数据和古生物化石样品,重新建立了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岩的年代学格架以及古生代地层的变质过程,划分了24个地层单元,恢复出该群岛的地层格架与沉积演化过程,并重建了南设得兰群岛的古位置,为南极大陆演化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 韦利杰陈虹陈虹赵越刘晓春赵越
- 关键词:数据库地质图南设得兰群岛
- 2013年夏季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海域透光层水团结构被引量:3
- 2020年
- 南设得兰群岛位于德雷克海峡南侧,南经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该区域一直是南大洋海洋学研究的热点区域,近些年已成为南极磷虾渔业的重要作业区。透光层作为海洋生物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海洋中生产力最为丰富的区域。了解透光层水团的特性及变化,一方面可为南极半岛海洋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也可为南极磷虾等中上层海洋生物的分布及其致因提供科学支撑。通过分析2013年1月至3月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海域5个断面的透光层温、盐数据,本研究梳理了该区域的水团属性和分布。结果显示,南设得兰群岛北侧较深水区水团垂向结构明显,由上至下依次为南极夏季表层水、冬季水和绕极深层水。位于南设得兰群岛南侧的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威德尔海过渡水特征几乎占据了整个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但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西南侧水团结构较为复杂,包括了威德尔海过渡水、别林斯高晋海过渡水和德雷克海峡水等。阐明南设得兰群岛周边复杂的水团结构对于进一步开展南大洋生物-物理相互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周梦潇朱国平
- 关键词:南设得兰群岛南极绕极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 2018年夏秋季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水域南极磷虾集群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20年
- 南极磷虾是一种典型的集群性海洋生物,其集群特征为行为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南极磷虾在南设得兰群岛周围高度密集分布,然而磷虾集群形状和大小的机制解释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基于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水域收集的Simrad EK80声学数据,本研究利用Echoview V6.16软件,对声学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磷虾集群特征进行了划分。通过主坐标分析(PCoA)检验了环境因素(表温和海况)以及时空因素对各类型磷虾集群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况对磷虾集群影响较大,光照强度次之;块状小型集群的时空分布较广,夜间与白天均占有较高比例(>30%);小型集群更易出现在白天,而大型集群则更多出现在深夜;2月,磷虾集群与海况及纬度显著相关;3月,集群与时段显著相关;4月,集群与时段及海况显著相关。
- 朱国平李慧婷李烨杨洋
- 关键词:南极磷虾声学集群南设得兰群岛
- 夏季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海域透光层温盐及叶绿素浓度年际变化特征
- 南设得兰群岛位于德雷克海峡南侧,南经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其周边海域水文环流结构系统复杂,被公认为南大洋高生产力区域之一,该区域孕育着大量独有植物、浮游动物以及一些高营养级捕食者。因此,该海域一直是南大洋海洋学...
- 周梦潇
- 关键词:陆架水叶绿素浓度
- 南设得兰群岛之纳尔逊海峡航法介绍
- 2019年
- 0 引言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水域岛屿星罗棋布,水道纵横交错,浅滩暗礁较多,可供中大型船舶航行的水道并不多。在这些可航水道中,位于南设得兰群岛中部的纳尔逊海峡(Nelson Strait),因航道顺直、水深较深,通航条件优越,而且处于南设得兰群岛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是南极半岛过往旅游船舶和附近科考站补给船舶、科考船的首选航线,被称为通往乔治王岛或南极半岛的咽喉要道。
- 蓝明华沈权
- 关键词:南设得兰群岛海峡航法南极半岛通航条件旅游船舶
- 基于地理加权模型的南设得兰群岛北部南极磷虾渔场空间分布影响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结合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渔业数据和海洋环境数据,本研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了具有空间属性的虾群深度和离岸距离两个因子,以及海水表温对南设得兰群岛北侧水域南极磷虾渔场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年南极磷虾渔业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在空间上的分布无显著的集聚性;2010和2013年,3个因子之间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正相关),而2012和2016年则无自相关性.GWR模型结果显示,3个因子对CPUE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虾群深度>离岸距离>温度.拟合结果发现,南设得兰群岛东、西两侧水域中表温对CPUE空间分布的影响与其他两个因子具有相反的趋势.虾群深度和离岸距离对CPUE的空间效应主要表现为负相关,但存在着年际和区域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制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 陈吕凤朱国平
- 关键词:南极磷虾南设得兰群岛地理加权回归空间异质性
- 南极南设得兰群岛海域地质新进展:“海洋六号”南极科考初步成果被引量:4
- 2018年
- 2016—2017年跨年度执行的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六号"航次,首次获取了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北部海域、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以及欺骗岛三个区域的17 850 km^2范围内多波束全覆盖高精度水深数据,地形分辨率高于目前公开的国际数据。多道地震结果显示调查区多处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标志BSR。地热测量热流值表明南设得兰群岛以北热流值与全球海洋热流值数据吻合,不存在明显异常,群岛以南热流值数据偏高。沉积物样品为典型的冰海沉积物,在南设得兰群岛与南设得兰海沟之间,沉积物以粉砂-砂为主,夹杂砾石,随水深增加,沉积物粒径变细;而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区表层沉积物分布具有不对称性,海槽南部陆架-上陆坡以及海槽东北和相邻陆架,沉积物以砾石、砂质为主;海槽和下陆坡为粉砂质硅质软泥。沉积物顶空气样品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50 cm左右深度内的甲烷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在岛坡深水区两个测站甲烷含量在270cm左右深度时都存在局部高异常,且两者总甲烷含量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相似性,可能与水合物分解迁移有关。
- 何高文付少英邓希光赵庆献王力峰王海峰关晓春刘胜旋庞云天陈玺柴祎罗贤虎朱本铎朱振华李强苏丕波何赵吴聪黄宁何发光蓝明华
- 关键词:南设得兰群岛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 南设得兰群岛次南极电灯鱼(Electrona carlsbergi)鉴龄校验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次南极电灯鱼Electrona carlsbergi为栖息于次南极及南大洋水域并具重要生态作用的中上层鱼类,但目前鲜有关于该鱼种年龄的报道。为了鉴定次南极电灯鱼Electrona carlsbergi的年龄,并确定该鱼种最优鉴龄方法,本研究利用2010年1月27日于南设得兰群岛北部水域采集的59尾次南极电灯鱼,共计73个矢耳石样本,对矢耳石年轮进行了计数,鉴定其年龄,并分别对耳石矢平面、横切面及纵切面进行年轮读取。结果表明,矢平面及纵切面年轮在直射光下不易辨识,副轮及假轮较多,影响年轮鉴定,而横切面年轮较为清晰,因此将直射光下横切面年轮的暗带作为年龄鉴定的依据。年龄鉴定结果显示,3、4龄为优势年龄,占总体的67.80%,其余所占比例较小。利用总吻合率(total concordance,TC)、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及平均百分比误差(average percentage error,APE)三个数据量化两名读者三次年龄判读结果的精确性,TC平均值为50.23%,CV平均值为3.67%,APE平均值为8.60%。对各年龄组利用TC、CV及APE量化其精确性,其结果显示CV与TC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APE则呈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利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拟合生长方程,其结果为Lt=7.7154(1–e^(–0.5373(t+2.7807)))。
- 刘子俊魏联朱国平张海亭
- 关键词:耳石年龄鉴定
相关作者
- 朱国平

- 作品数:279被引量:87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南极磷虾 耳石 大眼金枪鱼 南极半岛 金枪鱼围网
- 黄洪亮

- 作品数:513被引量:1,460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南极磷虾 拖网 网具 网口 渔用
- 赵越

- 作品数:217被引量:2,636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古地磁 泛非期 拉斯曼丘陵 火山岩 变质作用
- 刘晓春

- 作品数:128被引量:890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变质作用 变质 泛非期 锆石U-PB年龄 杂岩
- 韦利杰

- 作品数:28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上新世 古环境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孢粉组合 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