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95篇“ 卡培他滨“的相关文章
米托蒽醌脂质体联用卡培治疗鼻咽癌的用途
一种米托蒽醌脂质体和卡培在治疗鼻咽癌,尤其是复发和/或转移性鼻咽癌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鼻咽癌,尤其是复发和/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鼻咽癌患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米托蒽醌脂质体和卡培。所述米托蒽...
李春雷刘延平李萌萌黄薇杜艳玲何丽娟王世霞董琪王东薛健飞
艾立布林联合卡培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效果及短期预后观察
2025年
目的 观察艾立布林联合卡培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及短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女性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90例,其中45例患者使用艾立布林联合卡培治疗,为观察组;45例患者使用卡培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体力状态(ECOG)评分、卡氏(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短期预后。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1%比7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COG评分、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ECOG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KPS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ECO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6%比88.8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8.89%比71.11%,P<0.05)。结论 艾立布林联合卡培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短期生存率。
林快鹿
关键词:卡培他滨三阴性乳腺癌短期预后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卡培辅助化疗,观察组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ORR)(74.29%)、疾病控制率(DCR)(94.29%)均较对照组(51.43%、77.14%)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59.62±4.27)%、CD4^(+)(41.39±5.76)%均较对照组高,CD8^(+)(21.05±1.79)%较对照组低,癌胚抗原(CEA)(12.33±1.16)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41.05±3.17)pg/L、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51.25±3.22)U/mL、糖类抗原(CA)125(28.14±1.77)kU/L、CA199(24.22±2.16)kU/L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患者予以奥沙利铂联合卡培辅助化疗可有效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欧阳俊刘林芳石大友查亚云唐秋燕廖立潇曾灵芝
关键词:结肠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
卡培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5年
分析卡培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2月-2024年11月晚期胃癌患者共11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常规维持化疗治疗,观察组常规维持化疗加卡培维持化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于那些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胃癌患者,以及那些经过全身化疗后病情获得缓解或保持稳定,但已失去手术指征的晚期胃癌患者而言,采用卡培进行维持化疗,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而且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大多在可控范围内,患者能够耐受。这一结论的得出,无疑为胃癌治疗领域增添了新的策略与选择。
段莎莎
关键词:卡培他滨晚期胃癌患者
基于代谢组学的结直肠癌卡培化疗肝毒性预测模型的建立
2025年
目的基于结直肠癌(CRC)患者化疗前血浆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寻找潜在卡培肝毒性易感标志物,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50例接受卡培化疗的CRC患者化疗前血浆样本及化疗肝毒性不良反应随访记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法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随机森林方法筛选肝毒性相关的内源性代谢物。将所有样本按照7∶3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训练集数据建立预测卡培化疗肝毒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及整个数据集中的预测效果。结果CRC患者化疗前血浆中肝毒性相关内源性代谢物主要集中在脂质内源性代谢物,经筛选发现鞘氨醇-1-磷酸、神经酰胺、半乳糖、花生四烯酸、酪氨酸、胆绿素、肉豆蔻酸、磷脂酰胆碱(35∶1)、磷脂酰乙醇胺(36∶1)、棕榈酸等可能是潜在的重要肝毒性易感标志物。基于以上标志物建立的卡培化疗肝毒性预测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整个数据集中的AUC分别为0.946(95%CI 0.842~1.000)、0.920(95%CI 0.720~1.000)、0.912(95%CI 0.810~0.982)。结论利用CRC患者化疗前血浆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可以有效预测卡培化疗肝毒性不良反应,这些肝毒性标志物指示易感患者具有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的特征。
林泽帅陈佳妮姚厚山李明明姚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卡培他滨肝毒性代谢组学生物学标志物
黄芪-莪术药对增强卡培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生物学机制
2025年
目的:探究黄芪-莪术药对对胃癌细胞中卡培代谢、转化和靶点的影响,并解析黄芪-莪术协同增强卡培化疗作用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评价黄芪-莪术药对与卡培联用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PLC-MS/MS检测联用后胃癌细胞中卡培向5-氟尿嘧啶(5-FU)的转化效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与卡培-5-FU转化相关酶胞苷脱氨酶(cytidine deaminase,CDD)和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此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外排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及5-FU靶酶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etase,TS)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芪-莪术药对显著增强了卡培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这一效果与黄芪-莪术药对促进细胞内卡培转化为活性代谢物5-FU相关。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黄芪-莪术药对剂量依赖性地上调了SGC7901细胞中代谢转化相关酶CDD和TP的表达。同时,黄芪-莪术药对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了药物外排相关靶点P-gp的蛋白表达,并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了5-FU关键作用靶点TS的蛋白表达。结论:黄芪-莪术药对能通过促进卡培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向5-FU的转化、抑制药物外排和降低TS表达,从而增强卡培的抗肿瘤作用。
谭喜莹陶靖张宇孙程
关键词:胃癌莪术卡培他滨5-氟尿嘧啶
吡咯替尼联合卡培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观察吡咯替尼联合卡培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泉州市第一医院诊断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且接受后续治疗的女性患者5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吡咯替尼组(n=28)和拉帕替尼组(n=27)。拉帕替尼组采取拉帕替尼联合卡培治疗,吡咯替尼组采取吡咯替尼联合卡培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不良反应。结果 吡咯替尼组的ORR及DCR均高于拉帕替尼组(P<0.05);治疗2个周期后,2组CA153、CA125及CE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吡咯替尼组更低(P<0.01);吡咯替尼组与拉帕替尼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32.14%vs. 25.93%,χ^(2)=0.258,P=0.612)。结论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采取吡咯替尼联合卡培治疗,可降低CA153、CA125及CEA水平,提高近期疗效,且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王志堂李志豪张鑫海
关键词:乳腺癌晚期卡培他滨肿瘤标志物
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与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5年
研究贝伐单抗+卡培与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解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以2022年9月-2023年9月住院的结直肠癌病人88名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就诊情况,将其分成奥沙利铂+卡培治疗的对照组、贝伐珠单抗+卡培+奥沙利铂治疗的观察组,并将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将上述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及血清癌胚抗原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且多项数据间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药合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明显,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雪宁
关键词: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晚期结直肠癌
卡培不同给药方案用于晚期消化道肿瘤中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通过不同的卡培给药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于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3周后重复1个周期,试验组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4周后重复1个周期,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胃肠道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浆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免疫球蛋白A(IgA)和CD4^(+)T细胞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通过不同的卡培给药方案进行治疗均可发挥出良好疗效,但相比之下,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这一治疗方案更具效果,优势众多,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王宁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卡培他滨药物治疗
探究呋喹替尼与卡培联合应用在晚期肠癌二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5年
探讨呋喹替尼联合卡培二线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例晚期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呋喹替尼联合卡培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肠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70.00%、客观缓解率为10.00%;治疗两个疗程后,所有肠癌患者肿瘤生活质量量表(QLQ-C30)中总体健康状况、单项测量项目、功能领域分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症状领域分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10例晚期肠癌患者接受呋喹替尼联合卡培治疗两个疗程后,发生8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0%。结论 呋喹替尼联合卡培二线治疗晚期肠癌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张艳
关键词:卡培他滨肠癌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金晶
作品数:381被引量:1,30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直肠癌 同步放化疗 卡培他滨 直肠肿瘤
王维虎
作品数:205被引量:68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卡培他滨 乳腺肿瘤 预后 同步放化疗
李晔雄
作品数:387被引量:2,076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预后 乳腺肿瘤 直肠癌 非霍奇金淋巴瘤
刘跃平
作品数:183被引量:71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卡培他滨 前列腺癌 同步放化疗 乳腺肿瘤
王淑莲
作品数:207被引量:80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乳腺癌 乳腺肿瘤 卡培他滨 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