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8篇“ 历史嬗变“的相关文章
- 中国共产党发展农垦事业的历史嬗变
- 2025年
-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通过组织军队、党政机关、各级单位等参加生产建设;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开发边疆和保卫边疆;兴办国营农场、工交建商企业、科教文卫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式,领导和推动了我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壮大。
- 罗利华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垦事业历史嬗变
- 中国共产党劳模激励机制的历史嬗变、基本经验与实践向度
- 2025年
- 百余年来,党的劳模激励机制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于救亡图存中初见雏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于百废待兴中深入拓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于改革创新中转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于强国复兴中系统建构的演绎历程。在党的劳模激励机制的实践历程中形成了如下基本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好劳模激励机制的正确方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筑牢劳模激励机制的价值基础;紧扣时代发展需求,增强劳模激励机制的复合效应。在新征程上,要继续因应时代需求推动党的劳模激励机制适应性变革,以促进劳模激励效能的动态提升,增强劳模激励导向的引领作用,系统夯实劳模激励的制度保障为实践路向,激发广大劳模在实现强国复兴伟业中竭力奉献。
- 谢佳婷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嬗变实践向度
-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历史嬗变与逻辑遵循
- 2025年
- 基于对自主知识体系的普遍性、本土性和体系性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本土实践为发展原点的学科草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以西方理论为主要参照的体系建构阶段(1985—1999年)、以中国特色为价值追求的自主探索阶段(2000年至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是西化色彩较强,本土化程度不高;自主知识数量较少,普遍性和体系化程度较低。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遵循三个逻辑:一是实践逻辑,立足中国实践,提炼标识概念与本土理论;二是文化逻辑,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理论的本土性与民族性;三是知识逻辑,坚持全球视野,发展理论的普遍性与体系性。
- 李均朱慧薇
-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学历史嬗变实践逻辑文化逻辑知识逻辑
- 建党百年知识青年投身乡村文明建设的历史嬗变、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向
- 2025年
- 乡村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知识青年是社会上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纵观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程,知识青年对乡村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知识青年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需要从教育引导、实践锻炼、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入手,构建系统的人才引进模式,完善科学的选拔评价体系,并搭建实践平台,以促进知识青年在乡村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 王邦根傅琼
- 关键词:知识青年历史嬗变价值意蕴实践指向
-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嬗变
- 2025年
-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从抽象到具体、从公共性思想一般到公共性思想特殊的不断生成的嬗变历程。《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德法年鉴》时期对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状态的观照与探讨构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开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一般逐步展开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并且以“自由人联合体”的出场作为其成熟的标志。从《资本论》及其手稿经由《法兰西内战》到《哥达纲领批判》的思想历程中,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推进与辩证法的贯彻促使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特殊不断生成。考察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嬗变,能为回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问题带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启示。
- 张镭宇
- 关键词:自由人联合体历史唯物主义
- 综合学习的历史嬗变与现代阐释
- 2025年
- 综合学习的历史嬗变嵌合于学科的发展与成熟之中,其发展经历了前学科时代的混合期、学科时代的发展期和超越学科的变革期。前学科时代的综合学习总体混杂,学习内容尚未专门分化,往往以生存为驱动指向技能学习,缺乏系统的设计,体现为朴素的综合。学科时代的综合学习以“相关说”“经验说”为重要的统整逻辑,同时尝试将二者进行融合,以防止分科教学产生的割裂,并通过设置专门的综合课程,以促进综合学习的制度化。在超越学科的变革期,综合学习的统整逻辑走向了“素养说”,强调由“内容思维”走向“目标思维”,坚持素养立意;强调由“课程设置”走向“方式变革”,建构学科内综合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课程学习三类综合学习;强调由“单一跨越”走向“多维联结”,超越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与自我三种割裂。
- 郭洪瑞崔允漷
- 关键词:综合课程课程思维
- 美国国际学生流动政策的历史嬗变、特征及启示
- 2025年
- 联邦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和高校的自主调节是美国留学生教育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杠杆。以四个法案为关键节点,二战后,美国的国际学生流动政策历经了从“促进教育文化交流”到“培养外语人才和区域研究专家”、到“提升经济竞争力”,再到“兼顾国土安全和精英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在政策变迁过程中,呈现出政策理念的一致性、政策发展的适应性、政策管理的调控性、政策行动的协同性特征。新时期,我国制定和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应注重发挥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强高校的来华留学责任主体意识,持续优化留学生管理服务体系,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 安亚伦刘宝存
-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教育
- 民生政治: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历史嬗变及底层逻辑
- 2025年
- 兜底性民生建设是人民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既离不开政治发展的支撑,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兜底性民生建设经历了城乡集体福利之下的社会救济、社会化兜底保障与脱贫攻坚规划相衔接、以农村为重心推进专项民生兜底保障政策、新时代全面推进兜底性民生建设等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民生兜底保障网络。回顾发展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引领下,兜底性民生建设过程呈现出内在一致、外在多样的底层逻辑。具体而言,兜底性民生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公平为理念,在发展中推进兜底性民生建设;以人的需求为本位,系统提升兜底保障的全面性;以政府的首责为基础,创新民生兜底的供给途径,逐步走出一条包容进阶式的发展道路。
- 杨渊浩
- 关键词:民生政治
- 近代日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的历史嬗变
- 2024年
- 近代日本的东亚高等预备学校是专门从事中国留学生预备教育的学校。在其存在的30年时间里,可以分成松本龟次郎时期的东亚高等预备学校、日华学会经营下的东亚高等预备学校以及东亚学校三个历史时期。本文通过对该校各时期的办学宗旨、人事构成、经费来源、教务教学等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揭示其学校性质及嬗变原因。
- 谢忠宇
- 关键词:嬗变
- 明清海禁时期朝鲜华商贸易形态的历史嬗变
- 2024年
- 明清海禁时期,朝鲜华商的商贸活动随着历史的演进出现了一些形态上的变化。首先是在海禁严厉时期,正常的朝鲜华商贸易形态较宋元时期极大地萎缩,出现了特殊的商贸活动和商人形态,如依托官方贸易的官宦商人、开展走私贸易的非法商人等。其次是特殊的朝鲜华商贸易形态产生了反噬作用,促使明朝间断开放民间贸易、清朝完全开放边市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中朝之间正常的华商贸易形态。总的来说,朝鲜华商贸易形态的嬗变,与明清王朝的对外贸易政策密切相关。
- 黄文波
- 关键词:明清时期海禁政策朝鲜王朝华商嬗变
相关作者
- 王浩斌

- 作品数:609被引量:60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和谐社会 新社会阶层 邓小平
- 郁玉英

- 作品数:37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
- 研究主题:宋词 文学经典 论文学 文学 名篇
- 张成博

- 作品数:103被引量:43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毒性 有毒中药 中药 本草学考证 细辛
- 邵龙宝

- 作品数:143被引量:36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儒学 儒家伦理 中西 儒家 人格建构
- 苏建

- 作品数:11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
- 研究主题:法律 法律控制 历史嬗变 伦理 国家赔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