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93篇“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相关文章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社会化”转向及解决路径被引量:2
2024年
历史虚无主义旨在否定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合法性,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及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蔓延。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社会化”转向呈现出“泛娱乐化”“软性化”以及“生活化”特征,其根源在于这种转向的动因,既来源于传统历史虚无主义“华而不实”的理论批判不彻底性,同时也切中普通民众意识形态辨别能力不足的“软肋”,更蕴含着西方国家隐藏不露的资本逐利逻辑。为此,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社会化”的批判应当走出理论批判的误区,直面民众的日常生活并提升其意识形态识别及抵御能力,进而阻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扩散的资本链条。
胡大平周邵年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意识形态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征样态、渗透逻辑与治理路径被引量:2
2024年
历史虚无主义为赢得更广泛的生存空间,以唯心史观为立论根基,借助文化虚无论、价值相对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包装,制造出民族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和政治虚无主义等表征样态,企图渗透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并通过宏大历史的解构逻辑—心理空间的重构逻辑—场域联动的传播逻辑—意识形态的颠覆逻辑,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思想防线,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基于此,有必要对历史虚无主义表征样态和渗透逻辑进行深层剖析,并从锻造批判的武器—筑牢思想防线—完善武器的批判的治理路径出发,凝聚理论武器、文化武器、制度武器和历史武器的强大合力,为纠治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提供理论消解和实践匡正的有效行动策略。
于欣宜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三个历史决议体现抵制毛泽东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三重逻辑
2024年
毛泽东研究是历史虚无主义较为集中的领域,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之一。三个历史决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凝结了一系列与毛泽东研究相关的基本结论,澄清了若干关键理论问题,构建了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方法逻辑、话语逻辑和理论逻辑。立足三个历史决议文本,回归其基本立场和重要结论,是毛泽东研究走向科学和规范的前提,对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杨新宾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毛泽东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路径探析被引量:1
2024年
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乔装演变,并呈现出选材广泛、手法多样、策略迂回、媒介技术无限等新特点,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造成挑战。对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应注重向学生阐释清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动向,以教材篇章为基础分专题、分模块精准靶向地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辨析引导,借助多元教学实践载体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搭建“大思政课”媒体平台,在活力课堂建设中凝聚共识、树立“大历史观”。
马明冲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多维审思
2024年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破坏性极强的错误思潮,高频地“往返”于社会与校园之间,这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思政课的科学性、政治性和功能性。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如何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既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又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本文聚焦高校思政课的引领力,旨在通过价值引领——认同性、理论引领——自觉性、问题引领——实效性、师资引领——示范性四重逻辑指向,多维视角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辨析引导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与“路”,以期因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所构成的新挑战与新变局,指引广大青年学生群体培塑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增强大学生抵御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与定力。
杨殿毅王越芬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历史虚无主义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基本经验
2024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及时把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动向和蔓延趋势,揭露其实质与危害;深入把握“两个确立”,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坚守底线,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危害的重点领域进行批判;注重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实现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多维批判;密切依靠人民群众,巩固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意识形态工作者更要从这些宝贵经验中获取力量、汲取智慧,真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给予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致命一击。
孙旭红范晓倩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批判与应对
2024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历史虚无主义的呈现方式也具有新的特点,进而对我们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要坚持全过程、全方位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领悟“两个结合”的精髓,防范化解历史虚无主义,构建更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更具影响力的国际话语权,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张青刘亚妮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防范化解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批判被引量:5
2023年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颇为流行、影响广泛且危害极大的错误政治思潮,在其生成发展、传播流变过程中有着内在的逻辑缺陷。正是囿于割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依附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逻辑、鼓吹西方“普世价值”的价值逻辑、固守形而上学思维的方法逻辑、妄图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逻辑,历史虚无主义完全无视历史规律、遮蔽历史真相、掩盖历史主流,竭尽肢解、歪曲、丑化、否定历史之能事,其企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险恶用心暴露无遗。对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自觉识别并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陷阱及其所生发的价值迷思,进而在准确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实质和科学把握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进路中切实筑牢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防线。
竟辉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逻辑缺陷唯物史观
用党史教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2023年
历史虚无主义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风潮来到中国,其理论基础为“西方中心论”,其论述主线是“全盘西化”。历史虚无论者运用新历史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方法,妄图解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扬“客观”主义史学,妄图重评“党史”;企图以“现代化范式”取代客观“革命史范式”,妄图重构百年党奋斗历史。在深入“党史”研究和学习中,我们应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原则,在“求真实”的基础上“求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既要运用多元的观察视角“从古至今”,又要基于正确的政治立场“从后思索”,增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力度和实效。
韩丹凤夏祥慧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意识形态
苏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及启示研究
历史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宝贵财富,历史不仅记录着过去,还启示着未来。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芦靖玮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相关作者

梁柱
作品数:289被引量:70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毛泽东 邓小平 社会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万舒全
作品数:24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大学生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社会思潮
陈晨
作品数:163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粉煤灰 沸石 重金属 高熵合金 家蚕
雷志成
作品数:41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当代大学生
杨军
作品数:261被引量:1,860H指数:2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邓中夏 电力系统 高温超导电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