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3篇“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相关文章
原发性小肠肿瘤被引量:6
2010年
邱云峰瞿敏杨维良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少见疾病误诊率特异性发病率临床课
原发性小肠肿瘤被引量:2
2005年
邱云峰许世吾杨维良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空肠肿瘤回肠肿瘤
原发性小肠肿瘤被引量:3
1998年
原发性小肠肿瘤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普外科(200040)董君佩金晓东林捷我院普外科自1961年~1990年29年内共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40例,现结合病例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40例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8岁,平...
董君佩金晓东林捷
关键词:小肠肿瘤原发性
原发性小肠肿瘤被引量:6
1991年
本文对手术证实的12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对小肠肿瘤的性质、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进行了讨论。提出本病不具备特异的临床表现往往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
王竹平
关键词:小肠肿瘤原发性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特征分析
祁文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23年
通过临床资料整理逐步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认知能力,为下一步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指明方向。方法 以2002-2022年为时间节点,筛选出本院接收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均以确诊)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回顾性整理法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的临床特征是: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梗阻性黄疸等,其例数分别是69、20、20、16、6例,其占比分别是74.20%、32.30%、32.30%、25.80%、9.70%;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划分,主要包括:腺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腺瘤、类癌、平滑肌瘤等,其例数分别是54、18、12、3、3、3例,其占比分别是58.10%、19.40%、12.90%、1.08%、1.08%、1.08%。结论 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反复性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未知诱因消化道出血等异常问题,则需要将“小肠肿瘤”当作重要的鉴别方向之一,在临床上,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类型比较多,其中腺癌、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最高。
郑维雨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病理
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的效果
2023年
系统地讨论64层螺旋CT在原发性小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的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小肠腺癌,其病理特征为:肠壁不规则、局灶性增厚,有明显的包块,并伴有肠腔狭窄;增强扫描显示,病变部位有中度非均一的强化。20例小肠间质瘤患者,其病理特征为:肠管向外扩张,呈近圆形;增强扫描显示,在肿块的实质阶段有明显的增强,而且是一种延迟的增强。平扫可见7例小肠淋巴瘤的肠壁呈环状增厚;增强后动脉期和门脉期的非均一强化。2例脂肪瘤,平扫见空肠内呈近圆形的低密度团块,增强后未见强化。结论: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能较好地掌握病灶的位置和大小,并能根据病灶的强化程度来判断病灶的性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李震
关键词:64层螺旋CT原发性小肠肿瘤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腹部增强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8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影像临床特征。结果 89例中腺癌(SIA)34例,间质瘤(GIST)22例,淋巴瘤(PSIL)1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N)15例。SIA比GIST、PSIL和NEN更多发于十二指肠,GIST比SIA、PSIL和NEN更多发于空肠,PSIL和NEN比SIA和GIST更多发于回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IA最大径多小于GIST和PSIL(P<0.01)。SIA多边界模糊,GIST多边界清晰(P<0.01)。GIST动脉期和静脉期强化率高于SIA和PSIL;NEN动脉期强化率高于SIA和PSIL,静脉期强化率高于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ST和NEN廓清率均高于SIA和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ST比NEN更容易发生瘤内坏死,GIST比PSIL更容易伴发溃疡,SIA和PSIL比GIST和NEN更容易合并周围淋巴结肿大,SIA比GIST、PSIL、NEN更容易发生肝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形态、延迟期强化率、瘤内钙化及瘤内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陈盈秀刘浅浅姬慧君陈琪顾梦瑶李万湖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原发性小肠肿瘤52例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手术方式、非计划再手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间质瘤24例,发生于空肠和回肠16例,十二指肠8例;高度危险度20例,低度危险度4例。腺癌19例,均发生于十二指肠,其中降部16例。淋巴瘤5例,均位于空肠和回肠。腺瘤1例,小细胞癌1例,脂肪瘤1例,肉瘤1例,均发生在十二指肠。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症状依次为腹痛、腹胀34例,消化道出血21例,腹部包块11例,腹泻2例,肠梗阻、肠穿孔各1例。2例非计划再手术原因分别为小肠吻合口出血和小肠系膜断端渗血,经再次手术后顺利出院。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较少见,大多早期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漏诊误诊率高,怀疑时及时行小肠CT、MRI、小肠镜、胶囊内镜、小肠造影等检查。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应仔细操作,减少非计划再手术发生。
曹广鑫田晓锋江晓晖王鼎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20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3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结果131例患者中良性肿瘤22例,以腺瘤最常见;恶性肿瘤109例,以恶性间质瘤最常见;肿瘤位置位于十二指肠者25例(19.10%),位于空肠者55例(42.00%),位于回肠者37例(28.20%),十二指肠及空肠均有者2例(1.50%),空肠及回肠均有者12例(9.20%);患者的首发临床表现以腹痛(46.60%)最为常见,其次依次是腹胀(25.20%)及黑便(27.50%);良恶性小肠肿瘤患者平均HGB、Al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阳性2.17%,糖类抗原CA199阳性8.60%,CEA阳性11.46%,CA125阳性13.70%,铁蛋白阳性7.32%,17例检测CEA的腺癌患者,有41.18%升高,16例腺癌患者检测CA199,37.50%升高;CTE及双气囊小肠镜检出率达100.00%。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以恶性多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恶性间质瘤,发病部位以空肠多见。CTE及双气囊小肠镜可明显提高原发性小肠肿瘤的检出率。
刘钟城龙美春肖志明郭勤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双气囊小肠镜恶性间质瘤

相关作者

杨维良
作品数:365被引量:2,009H指数:19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诊断与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病因
郑裕隆
作品数:71被引量:9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手术 小肠肿瘤 病理 原发性
程骏
作品数:74被引量:191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胃癌 胃肿瘤 胃癌组织 外科治疗
赵乾元
作品数:45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小肠肿瘤 原发性小肠肿瘤 外科手术 原发性 原发性脾脏肿瘤
韩少良
作品数:192被引量:651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外科治疗 胃肿瘤 胃癌 CO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