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0篇“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相关文章
- 原发性输卵管癌被引量:14
- 2006年
- 原发性输卵管癌发病率低,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液,腹痛及盆腔包块等。早期易发生淋巴转移。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及阴道后穹隆细胞学检查、超声检查、腹腔镜等多种辅助检查联合应用进行诊断。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现从病因、临床表现、分期、诊断、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 高丽欣王立岩冷维春
-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手术化疗
- 原发性输卵管癌
- 1994年
- 病例摘要 患者56岁,因绝经2年阴道流水1年于1992年7月6日入院。1年前始发阴道流水,呈阵发性,色淡黄,偶呈血性,伴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月经史:17_(30~35天)^(4~5天)54,无痛经。22岁结婚,G_5P_4-A_1L_4。既往无肝炎及结核病史。体检: T36.4℃,P72次/min,R16次/min,BP16/11kPa。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软,肝脾未触及,腹部包块(-),腹水征(-)。
- 张师前王熙清崔保霞
-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肿瘤
- 原发性输卵管癌
- 1996年
- 输卵管恶性肿瘤主要包括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癌和来源于间胚叶组织的肉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恶性肿瘤中以原发性输卵管癌最常见,简称为卵管癌,文献报道始于1847年,到目前仅有千余例报道。Peters于1988年复习文献阐明:卵管癌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仅占其中的0.24%—0.5%,发生率列于宫颈癌、宫体癌、卵巢癌、外阴癌和阴道癌之后。卵管癌虽少见,但却常造成临床和病理诊断上的困难,而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 王展宏
-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原发性恶性肿瘤阴道细胞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不规则出血
- 超声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1例
- 2024年
- 患者女,61岁,绝经10年,近3月反复阴道出血,量少。平素无腹痛腹胀,无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无反酸嗳气胃痛等不适。超声检查诊断:右侧附件区囊实性肿块—附件肿瘤可能。病理结果为右侧原发性输卵管癌,呈高级别浆液性癌。
- 罗斯佳过新民
-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
- 老年女性原发性输卵管癌的MRI表现
- 2024年
-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原发性输卵管癌的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原发性输卵管癌MRI表现。测量病灶最大径,观察其信号强度、形态及增强后表现。测量其强化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与子宫肌层作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5例输卵管癌病例共16个病灶。条管影伴结节5个,腊肠样病灶2个,肿块样9个。6个病灶见包膜强化。增强晚期病灶与子宫肌层强化率分别为(1.71±0.78)、(2.34±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与子宫肌层ADC值分别为(0.788±0.133)×10^(-3)mm^(2)/s、(1.285±0.216)×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卵管积液5例,宫腔积液1例,未见正常卵巢。结论老年女性原发性输卵管癌MRI具特征性表现。正常卵巢在老年女性输卵管癌患者中不易显示,可能会增加诊断难度。
- 刘伟林光武李仕红贾惠惠张筱
-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表现与诊断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术前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收治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3例PFTC患者的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超声提示输卵管来源7例(53.85%,7/13),误诊5例(38.46%,5/13),漏诊1例(7.69%,1/13)。依据术前超声表现,13例PFTC患者分为5类:Ⅰ类1例,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包块;Ⅱ类2例,为囊性包块,囊壁上见乳头样突起,乳头样结构内见血流信号;Ⅲ类5例,为“腊肠形”囊实性混合回声,边界清晰,实性区域内见血流信号;Ⅳ类2例,为“腊肠形”实性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Ⅴ类3例,为不规则形实性低回声包块,单发或多发,边界欠清。术前超声诊断效能:Ⅰ类1例,术前100.0%(1/1)漏诊;Ⅱ、Ⅲ、Ⅳ类诊断准确度分别为100.0%(2/2)、80.0%(4/5)、50.0%(1/2);Ⅴ类误诊率100.0%(3/3)。结论:不同超声分类的PFTC术前诊断准确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病灶太小容易漏诊,晚期患者误诊率高,但典型的PFTC术前超声诊断准确度值得肯定。此外,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可为PFTC的鉴别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 何碧媛周毓青陈田田高海换宋芬张会萍
-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输卵管肿瘤超声
- 原发性输卵管癌肉瘤伴双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一、病例摘要患者48岁,G2P1A1,既往月经欠规律,7 d/32~60 d,末次月经:2021年10月1日。因“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周”于2021年10月27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患者1周前于当地医院体检发现盆腔肿物,伴腹胀、下腹痛及乏力。行PET-CT提示:右附件区的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考虑为恶性肿瘤,大网膜、盆腔腹膜多发转移。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史。肿瘤相关抗原CA125:3 114.20 U/ml,人附睾蛋白4:843.4 pmol/L,绝经后ROMA值:99.19%,绝经前ROMA值:98.94%。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21年11月1日行开腹探查术。
- 卢怡璇范丽梅
-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盆腔肿物家族遗传史开腹探查术盆腔腹膜
- 原发性输卵管癌诊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研究背景: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是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14%-1.8%。然而,PFTC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影像学表现...
- 吕梁
-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逻辑回归
-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回顾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特征性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为超声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2年5月1日-2022年11月30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归类分为4组,A组6例,超声表现:附件区“腊肠样”囊性包块,内壁不光滑,可见乳头状中等回声凸起,可见不完全条形分隔,乳头状凸起及分隔上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B组19例,超声表现:附件区囊实性包块,部分区域可呈腊肠样改变,囊性部分透声差,实性部分较丰富血流信号。C组20例,超声表现:附件区不规则实性肿物,呈低回声,可伴前后穹隆腹膜及大网膜增厚,肿块内较丰富血流信号。D组4例,超声表现:未发现附件区包块,其中3例伴有腹水,考虑恶性肿瘤所致,来源待查。比较分组后术后病理诊断与分期情况。结果49例患者年龄46~85岁。症状以阴道不规则出血较多见。A组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50%;B组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10.5%;C组与D组均提示盆腔恶性肿瘤。49例患者术后FIGO病理分期:Ⅰ期6例,Ⅱ期14例,Ⅲ期18例,Ⅳ期11例。结论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特征性超声图像包括:双侧卵巢形态完整,显示清晰;附件区呈腊肠样囊性/囊实混合/实性包块,CDFI及CDE显示实性部分有丰富/较丰富血流信号,乳头状凸起内有丰富/较丰富的低阻血流信号;低流速的新生血管。
- 智明春赵学英王妙倩崔娣马利杰翟芳
-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超声特征
- 超声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分析PFTC患者超声表现,提高PFTC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PFTC患者超声表现及术后病理结果,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学习。结果:PFTC典型临床表现少见且早期极易发生转移,阴道超声在PFTC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特异度不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表现及CA125做出诊断。结论:阴道超声对PFTC灵敏度高,但需要病理确诊。
- 代九菊周祖邦马欢杨艳丽谢金会
-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超声检查
相关作者
- 崔满华

- 作品数:359被引量:1,449H指数:1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卵巢癌细胞 子宫内膜癌 产前诊断
- 杨觅

- 作品数:70被引量:21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胃癌 预后
- 陈文新

- 作品数:58被引量:30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表现 肾肿瘤
- 崔娣

- 作品数:41被引量:214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 研究主题:无细胞 痰液标本 基因改变 化痰 前列腺肿瘤
- 刘培淑

- 作品数:151被引量:6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卵巢肿瘤 卵巢癌 宫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 顺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