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5 篇“ 双侧脑室引流 “的相关文章
双 侧脑室 引流 治疗原发性脑室 出血铸型31例分析2022年 双 侧脑室 引流 术治疗脑室 出血铸型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31例原发性脑室 出血铸形的患者,采用双 侧脑室 引流 辅以尿激酶灌注,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 结果 31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GOS预后评分标准:良好13例,中重残4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7例(22.6%)。9例死亡患者中,5例死于再出血,4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结论 双 侧脑室 引流 治疗脑室 出血铸型,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同时,必须积极进行病因学检查及治疗。 王守利 崔凤启 刘国栋 张宏伟 叶建忠关键词:双侧脑室 脑室出血 脑室穿刺引流术 双 侧脑室 引流 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 出血的可行性分析2018年 目的将双 侧脑室 引流 治疗方法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方法实行于重型脑室 出血患者中,分析及评定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区分和分析方便选取的2015年6月—2017年7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收入的60例重型脑室 出血患者,将其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常规治疗均予以两组患者,双 侧脑室 引流 治疗方法用于参照组(n=30),双 侧脑室 引流 治疗方法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方法用于实验组(n=30),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48 h神志清楚总计率、术后第7天CT检查脑室 血肿基本清除总计率、有效总计值、引流 时间平均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48 h神志清楚总计率66.67%、术后第7天CT检查脑室 血肿基本清除总计率86.67%、有效总计值86.67%对比参照组患者46.67%、60.00%、53.33%更高(χ2=8.144 9、18.187 0、26.465 6,P<0.05);实验组患者的引流 时间平均值(4.2±0.4)d对比参照组患者(8.7±1.0)d更低(t=22.884 6,P<0.05)。结论重型脑室 出血患者接受双 侧脑室 引流 治疗方法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方法呈现显著效果,体现应用可行性。 顾绍魁关键词:双侧脑室引流 脑脊液置换 重型脑室出血 可行性 双 侧脑室 引流 与脑脊液置换联合治疗重型脑室 出血的有效性评价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双 侧脑室 引流 与脑脊液置换联合治疗重型脑室 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重型脑室 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实施常规治疗的38例患者记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的42例患者记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存活者的脑室 通畅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神志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存活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37例(88.10%)存活,对照组26例(68.42%)存活,研究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存活者脑室 通畅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神志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存活者B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3个月后研究组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 侧脑室 引流 和脑脊液置换联合治疗重型脑室 出血能够提高患者存活率,加快康复,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陆忠校关键词:双侧脑室引流 脑脊液置换 重型脑室出血 双 侧脑室 引流 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 出血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双 侧脑室 引流 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 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04例脑室 出血患者应用双 侧脑室 引流 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脑室 内血肿清除时间3~5 d 66例,6~7 d 38例。治愈29例,显著进步37例,进步20例,总有效率为82.69%。结论双 侧脑室 引流 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 出血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刘福超关键词:侧脑室引流 尿激酶灌注 脑室出血 双 侧脑室 引流 冲洗治疗脑室 出血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脑室 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探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26例脑室 出血术后患者,采用有效的综合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加强头部引流 管护理。结果 26例患者经综合护理,21例痊愈,5例好转,无气颅及脑脊液感染,无脑积水,无压疮。结论对脑室 出血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王红娟 丁萌 韩娜关键词:脑室出血 引流冲洗 护理 同时应用不同引流 管行双 侧脑室 引流 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同时应用不同的脑室 引流 管治疗侧脑室 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行脑室 外引流 术患者65例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行脑室 外引流 术患者72例为观察组,采取两种不同的脑室 外引流 方式进行脑室 外引流 ,比较两组患者引流 情况及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率。结果单纯采用普通脑室 外引流 装置进行引流 ,颅内感染10例,占15.38%,术后脑积水4例,占6.15%。而同时应用不同脑室 外引流 装置进行引流 ,发生颅内感染4例,占6.16%,脑积水1例,占1.54%。结论根据患者的脑室 内出血情况,同时应用不同引流 管行双 侧脑室 引流 ,解决了传统的脑室 外引流 装置的不足,能够有效引流 脑脊液以防止脑积水的加重,并且有效地防止了颅内感染的发生,引流 效果满意。 朱军 李强 司锋 伊书锋 王泉相 宋纯玉关键词:脑室出血 脑室引流管 侧脑室引流术 双 侧脑室 引流 与Ommaya囊联合脑室 引流 治疗重型脑室 出血的相关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双 侧脑室 外引流 与脑室 外引流 联合Ommaya储液囊置入治疗重型脑室 出血的疗效,比较其优缺点。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室 出血的病人139例,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 徐红关键词:脑室出血 OMMAYA储液囊 双侧脑室外引流 文献传递 双 侧脑室 引流 并腰椎穿刺治疗原发性脑室 出血临床观察2013年 目的探讨双 侧脑室 引流 与腰椎穿刺联合治疗原发性脑室 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原发性的脑室 出血患者实施双 侧脑室 引流 与腰椎穿刺的联并治疗,术后CT复查追踪,观察脑室 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痊愈28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术后出现交通性脑积水5例,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后恢复良好。术后CT观察患者脑室 出血的全部消失时间是5~11d,时间平均为6.8d。结论对原发性患者实施双 侧 的脑室 引流 与腰椎穿刺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脑室 出血死亡,增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闫薇 梁洪磊 贺鹏关键词:脑室引流 原发性 脑室出血 腰椎穿刺 双 侧脑室 引流 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 积血55例分析2012年 ①目的分析55例重型脑室 积血患者的病情及应用此种手术方式后治疗效果,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以期进一步提高此类疾病的治疗水平。②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患者病情分类及其术前与术后处理措施。③结果预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死亡7例(高血压脑出血6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植物生存6例(均是高血压脑出血),重残8例,轻中度致残12例,良好22例,疗效良好率40%。④结论双 侧脑室 穿刺外引流 建立了脑脊液的"循环旁路",可快速有效地解除脑脊液循环障碍,缓解颅内高压;术后腰穿行脑脊液置换可有效地冲洗第三脑室 和中脑导水管积血,减少远期并发症如脑积水等发生率,有效降低脑室 内积血患者的致残程度和病死率。 罗庆勇 张冬根 邹国荣关键词:脑脊液置换术 脑室积血 双 侧脑室 引流 与尿激酶灌注及腰大池引流 治疗重度脑室 出血临床分析脑室 出血;脑室 引流 ;腰大池引流 ;尿激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室 引流 、尿激酶灌注及腰大池置管引流 治疗重度脑室 出血的疗效。方法对75例重度脑室 出血患者采用双 侧脑室 引流 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 术,同时行脑室 内尿激酶灌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75例患者中死亡13例(17.3%),其中3例死于早期脑疝,5例死于再出血,5例死于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出血及肺栓塞;存活62例,均于17d内复醒,平均7.1d,其中3例出现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 一腹腔分流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双 侧脑室 引流 、尿激酶灌注及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 治疗重度脑室 出血安全、有效,可以减少后期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曹守明 李亚非 高鸿 朱维胜 宋立鹏关键词:重度脑室出血 双侧脑室引流 尿激酶灌注 引流治疗 腰大池引流 腰大池置管
相关作者
陈春阳 作品数:31 被引量:69 H指数:5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脑出血 脑出血 显微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高血压 谢竹青 作品数:29 被引量:78 H指数:5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 并发症 癫痫 宋治 作品数:168 被引量:655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研究主题:癫痫 青霉素 大鼠海马 脑梗死 脑室出血 罗自勉 作品数:3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研究主题:脑室引流 脑脊液置换治疗 脑脊液置换 重型脑室出血 尿激酶 熊波 作品数:111 被引量:535 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发症 手术治疗 后路 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