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1篇“ 双叶皮瓣“的相关文章
基于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在4期压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在4期压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回顾性纳入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科收治臀部4期压疮患者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12~82(61.3±15.7)岁。对于坐骨结节压疮患者,清创后利用基于股深动脉第1穿支的股后双叶皮瓣联合小块臀大肌肌瓣进行修复;对于骶尾部压疮患者,清创后利用基于臀上或臀下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进行修复。术后随访2~36个月,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9例患者双叶皮瓣均无需切断蒂部皮肤和皮下组织,也不需要分离穿支血管,均达到良好的旋转及覆盖效果。26例患者皮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顺利拆线;3例患者皮瓣因术后受压导致局部切口裂开及皮缘发黑坏死,经清创换药治疗2周后愈合。术后随访2~36个月,所有患者压疮无复发,皮瓣均成活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血运良好,术区仅遗留线性瘢痕,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基于动脉穿支设计的双叶皮瓣修复4期压疮临床效果良好。
吴杭庆张希龙王涛丁佳吉李松涛
关键词:褥疮双叶皮瓣外科皮瓣动脉穿支
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修复9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胸背动脉外侧分支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为13.5 cm×6.5 cm~23.5 cm×9.0 cm,胸背动脉内侧分支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为6.5 cm×5.5 cm~10.5 cm×7.5 cm。皮瓣切取后进行适当调整以修复各种不规则的缺损创面,皮瓣供区创面可直接缝合或仅需少量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3个月。术后8例游离背阔肌双叶皮瓣全部成活,1例胸背动脉内侧支背阔肌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经二期切除缺损创面直接缝合后愈合。7例因皮瓣臃肿行皮瓣修薄术,2例无需二次修整。末次随访时9例皮瓣质地及外形均良好,创伤肢体活动功能均恢复满意。7例供区直接缝合,遗留线状瘢痕,2例供区少量皮片移植修复。结论背阔肌皮瓣解剖恒定,血运可靠,供区隐蔽,切取面积范围大,是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而且采取双叶切取既有利于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又有利于不规则创面的修复。
周健辉石惠文王腾彬冷树立王夫平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双叶皮瓣软组织缺损肢体创伤
基于股深动脉穿支的股后双叶皮瓣在修复坐骨结节4期压疮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股深动脉第1穿支的股后双叶皮瓣联合小块臀大肌肌瓣在修复坐骨结节4期压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科利用基于股深动脉第1穿支的股后双叶皮瓣联合小块臀大肌肌瓣进行修复的11例坐骨结节4期压疮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的医疗记录及随访情况评价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区外观。结果11例股后双叶皮瓣均无须切断蒂部皮肤和皮下组织,也不需要分离出穿支血管,均可达到良好的旋转及覆盖效果。所分离臀大肌肌瓣大小约3 cm×5 cm~5 cm×6 cm即可覆盖坐骨结节骨面。所有皮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顺利拆线。1例患者出院后因搬运时下肢肌肉痉挛导致局部切口撕裂约3 cm,再次缝合后顺利愈合。术后随访3~19个月,所有患者压疮无复发,皮瓣均成活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血运良好,术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基于股深动脉第1穿支设计股后双叶皮瓣,联合小块臀大肌肌瓣,方法简单可靠,是修复坐骨结节4期压疮的理想皮瓣方案。
吴杭庆李松涛张希龙邓向东丁佳吉王涛
关键词:双叶皮瓣压疮坐骨结节
游离股前外侧双叶皮瓣治疗小儿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有效性及并发症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游离股前外侧双叶皮瓣治疗小儿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诊治的50例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行常规皮瓣移植治疗;观察组25例,行游离股前外侧双叶皮瓣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治疗有效性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半年后,观察组AOFA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TGF-β1、VEGF和VEGFR水平均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小儿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应用游离股前外侧双叶皮瓣治疗,效果良好,不仅能加速创面愈合,恢复踝关节功能,还能有效防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郑华明
关键词:小儿有效性并发症
双叶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缺损10例
2023年
目的 评估双叶皮瓣在手指创面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对收治的10例手指指间关节黏液囊肿患者,于指根指固有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指间关节黏液囊肿及骨赘切除术,术后设计双叶皮瓣覆盖修复创面周围。结果 术后10例皮瓣成活良好,切口一期愈合,无红肿及切口开裂,指间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双叶皮瓣可用于手指创面缺损的修复,临床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王小磊金卓孟康胡春梅王统民苏日太
关键词:皮瓣双叶皮瓣创面缺损
邻近双叶皮瓣在头皮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 探讨邻近双叶皮瓣在头皮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采用邻近双叶皮瓣修复头皮肿瘤切除后大面积缺损26例,男19例,女7例。术前均取活检明确诊断,病理类型:角化棘皮瘤4例,皮脂腺痣3例,鲍温氏病6例,基底细胞癌8例,鳞状细胞癌5例。其中5例为外院手术后复发,3例为外院激光治疗后复发,其余18例为初治患者。结果 全部26例患者,双叶皮瓣全部成活,头皮外形修复满意,术区头发生长良好,外观美观。其中1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经换药半个月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全部患者随访12个月,复发1例,其余25例患者(96.2%)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对头皮肿瘤患者术后皮肤缺损进行修复的方法中,采用邻近双叶皮瓣进行修复,有位置邻近、切取简便(无需第二术区,无需吻合血管)、成功率高、无缺发、患者外观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唐正东李祥
关键词:双叶皮瓣术后缺损
臀上或臀下动脉双叶皮瓣修复老年臀部压疮的效果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臀上或臀下动脉双叶皮瓣修复老年臀部压疮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我院收治的21例老年臀部4期压疮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臀上动脉双叶皮瓣修复13例,臀下动脉双叶皮瓣修复8例。观察病人术后皮瓣血运及成活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病人出院后,门诊复诊随访观察臀部供区与受区外观及压疮是否复发。结果病人清创或扩大切除后的创面面积为7.5 cm×6 cm~12 cm×10 cm,所有病人皮瓣全部成活且血运良好,无切口裂开发生。20例病人皮瓣Ⅰ期愈合;1例病人术后5 d皮瓣出现一处2 cm×2 cm创面,局部感染沿皮下潜行,经清创、换药,延期缝合后Ⅲ期愈合。随访1~12个月,所有病人臀部供区与受区外形平整,压疮无复发。结论臀上或臀下动脉双叶皮瓣较好地解决了单叶皮瓣供瓣区张力大的问题,皮瓣血运可靠,术后并发症少,臀部供区与受区外形恢复良好,尤其适用于修复伴有动脉血管硬化闭塞的老年臀部压疮。
徐培张红玲龙忠恒张祥明刘小芹
关键词:臀上动脉臀下动脉双叶皮瓣穿支皮瓣压疮
腓浅动脉穿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相邻2处创面的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腓浅动脉穿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相邻2处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存在相邻2处创面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5~51岁。清创后单处创面面积为2.5 cm×2.0 cm~7.5 cm×2.5 cm。创面均采用小腿腓浅动脉穿支双叶皮瓣修复,双叶皮瓣的单叶面积为3.0 cm×2.0 cm~8.0 cm×3.0 cm。将所有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中记录切取皮瓣数量、携带穿支数量和类型,测量穿支和腓浅动脉口径及血管蒂长度。术后记录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记录供受区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综合评价量表评定皮瓣修复效果,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功能。结果术中成功切取15个双叶皮瓣,共携带36条腓浅动脉穿支,均为肌间隔穿支,口径为0.2~0.8 mm;携带腓浅动脉口径为0.4~1.1 mm;血管蒂长度为3~8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皮瓣颜色、质地均与手部正常组织接近,其中10例患者皮瓣外观良好;另外5例患者因皮瓣外观较臃肿,于术后6个月行Ⅱ期皮瓣削薄成形术。小腿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未见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供区远端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皮瓣修复效果评定中优者11例、良者4例,皮瓣感觉功能评定均为S2级。结论腓浅动脉穿支双叶皮瓣肌间隔穿支比例高,血供充足可靠。采用该皮瓣修复手指相邻2处创面,供区损伤小,仅需吻合1组血管便可修复2处创面,降低显微操作难度,可获得较佳的皮瓣修复效果及感觉功能。
张韬程俊楠杨林孙丰文高钦锋黄永涛杨成鹏曹阳柳志锦巨积辉
关键词:穿支皮瓣手损伤双叶皮瓣
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伤患者6例10指,均为男性,年龄35~53岁,平均39.5岁。示、中指掌侧软组织缺损3例,中、环指掌侧软组织缺损1例,拇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1例,示指掌、桡背侧软组织缺损1例。单个创面缺损面积2.5 cm×1.5 cm~4.0 cm×2.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7.5 cm×2.0 cm~10.0 cm×3.0 cm,均为急诊一期修复。同时修复指掌侧固有神经3例5指;修复指深屈肌腱2例2指。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患者出院后电话或微信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皮瓣发生静脉危象1例,予创口拆线,湿敷肝素,创口持续缓慢渗血,3 d后静脉危象解除。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2.8个月。皮瓣质地、外观满意。修复神经的手指感觉恢复S3~S3+,静态TPD为7~12 mm,未行神经修复的术后半年皮瓣逐渐具有保护性感觉,手指功能恢复满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优5例,良1例。结论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供、受区在同一肢体的邻近区域,手术操作简便,供区较隐蔽,皮瓣厚度与手部皮肤相近,术后皮瓣外观、质地及功能恢复满意,是临床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程亚博杨顺
关键词: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双叶皮瓣软组织缺损
基于臀部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在骶尾部4期压疮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臀部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在骶尾部4期压疮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科收治的17例采用基于臀部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进行修复的骶尾部4期压疮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66.65±17.04)岁,年龄范围为12~82岁。其中13例利用基于臀上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4例利用基于臀下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封闭创面。术后随访皮瓣成活情况与供区外观。结果所有双叶皮瓣均无需切断蒂部皮肤和皮下组织,也不需分离出穿支血管,均可达到良好的旋转及覆盖效果。15例皮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顺利拆线;2例皮瓣因术后受压导致局部皮缘发黑坏死1 cm×3 cm,经清创换药治疗2周后愈合。术后随访1~17个月,所有患者压疮无复发,皮瓣均成活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血运良好,术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基于臀部动脉穿支的双叶皮瓣是修复骶尾部4期压疮的理想皮瓣方案。
吴杭庆邓向东张希龙李松涛王涛林琛
关键词:骶尾部双叶皮瓣动脉穿支

相关作者

巨积辉
作品数:999被引量:2,305H指数:2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瓣 第二趾 指损伤
刘跃飞
作品数:287被引量:811H指数:1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瓣 第二趾 显微外科技术
侯瑞兴
作品数:474被引量:1,479H指数:1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 皮瓣修复 第二趾 指损伤
金光哲
作品数:357被引量:1,035H指数:1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瓣 修复手部 显微外科技术
蒋国栋
作品数:113被引量:350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指损伤 皮瓣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