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4篇“ 双黄连注射剂“的相关文章
双黄连注射剂成分与类过敏靶点的网络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体系和中药复方定量谱学,建立一种以平衡常数为核心的拓扑网络分析方法,以探究双黄连注射剂(SHLI)中可能引起类过敏的成分群及其与网络靶点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7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SHLI标准组、金银花组、黄芩组、连翘组与7组SHLI配比组(第1~7组),每组6只,对各组动物进行静脉滴注给药并在稳态后取血,建立各组试药及血浆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特征图谱,划分成分群并求算各组试药及血浆供试品中各成分群的峰面积变化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动物血样中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HIS)、类胰蛋白酶(TPS)、总补体(CH50)和末端补体复合物(C5b-9)的类过敏指标变化情况;采用MATLAB R2020b v9.9.0软件计算各成分群与目标靶点的网络平衡常数及其构成矩阵的特征值,并根据其大小进行排序。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第1~3组IgE水平明显升高;第1~2组、第4~6组和SHLI标准组HIS水平明显升高;第4组CH50水平明显升高;第1组、第3~4组、金银花组和连翘组TPS水平明显升高;黄芩组C5b-9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在HPLC图谱上分为C1~C6共6个成分群。各成分群网络平衡常数大小排序为C6>C4>C1>C5>C3>C2,表明成分群C6对类过敏反应影响最大,最有可能为类致敏的反应原;特征值排序为C2>C5b-9>C3>C1>CH50>C6>C5>IgE>TPS>C4>HIS,表明成分群C2对于整个网络贡献度最大。结论:该研究基于SHLI成分群与类过敏靶点网络关联性分析,明确了成分群C6可能是双黄连注射剂中潜在的过敏原;成分群C2可能为药物作用机制的关键节点,可为中药注射剂致敏原的筛查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张伟龙贺红谯茹贺鹏李文姣张良琦刘晓轩黄思琪潘雪贺福元
关键词:双黄连类过敏反应
双黄连注射剂中黄芩素致敏家兔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测定
2024年
目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双黄连注射剂中黄芩素致敏家兔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效价。方法将正常家兔血清与双黄连注射剂中疑似小分子半抗原物质黄芩素在体外一起孵育从而制备所需完全抗原,随后,利用这些完全抗原免疫家兔以期获得特异性抗体。运用ELISA法检测所得抗血清的抗体效价。通过间接竞争ELISA法,进一步测定血清特异性并绘制相关浓度抑制曲线。此外,采用兔免疫球蛋白E(IgE)ELISA试盒检测各组家兔抗血清中相对应的IgE抗体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黄芩素的抗体效价(OD)值是其2倍,表明其具有潜在的致敏性。通过整理数据,绘制抑制率曲线得到回归方程I=0.138lgC+0.402,R^(2)=0.959,显示出良好的拟合度。半数抑制浓度IC_(50)=5.178 mg·mL^(-1)。此外,本实验结果明显表明外源性IgE型抗体已经在家兔体内产生,从而进一步证实了黄芩素的致敏性。结论在本实验所模拟家兔致敏全过程结果中表明黄芩素具有明显的致敏性。这一发现对于双黄连注射剂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相关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邓颖颖徐丽婷李坤王皎折宝霞
关键词:黄芩素双黄连注射剂ELISA法
双黄连注射剂中1,5-二咖啡酰奎宁酸致敏家兔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测定
2024年
目的检测双黄连注射剂中1,5-二咖啡酰奎宁酸致敏家兔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方法双黄连注射剂中疑似小分子半抗原物质1,5-二咖啡酰奎宁酸与正常家兔血清体外孵育制备完全抗原,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性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血清的抗体效价。间接竞争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并绘制抑制曲线。采用兔免疫球蛋白E(IgE)ELISA试盒检测各组家兔抗血清中IgE抗体的含量。结果1,5-二咖啡酰奎宁酸浓度分别为0.25 mg/ml、0.50 mg/ml、1.00 mg/ml、2.00 mg/ml、4.00 mg/ml时效价[吸光度(A值)]对应的分别为0.364±0.020、0.334±0.010、0.322±0.020、0.332±0.010、0.298±0.020,均高于阴性对照组A值(0.095±0.010)。得到回归方程I=0.1952 lgC+0.2734,R2=0.9958,半数抑制浓度(IC50)=33.494 mg/ml。家兔体内产生了外源性IgE型抗体。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双黄连注射剂中疑似半抗原物质1,5-二咖啡酰奎宁酸具有致敏性。
邓颖颖闫瑞徐丽婷李坤折宝霞史珍珍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U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双黄连注射剂中5种成分含量及差异性分析
2023年
目的建立U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双黄连注射剂[双黄连注射液、注射双黄连(冻干)、双黄连粉针]中5种特征成分,并对87批样品(注射液63批,冻干15批,粉针9批)进行测定,对批次间、企业间及型间样品结果差异性进行分析。方法样品经提取后,采用U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了绿原酸、咖啡酸、连翘酯苷A、黄芩苷、连翘苷5种特征成分,色谱柱:Waters HSS T3 C_(18)(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1),绿原酸、咖啡酸及连翘酯苷A检测波长为324 nm,黄芩苷检测波长为276 nm,连翘苷检测波长为228 nm;进行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准确度、稳定性方法学考察;取样品3批,分别按建立的方法、现行质量标准测定方法检测,对比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采用建立的方法对87批样品进行测定。绘制各测定指标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或箱式图,进行注射液不同企业间、批次间各成分含量差异性分析;绘制5个成分及绿原酸和咖啡酸总量的平均含量分布情况雷达图,进行不同型之间结果差异性分析;采用minitab软件对87批样品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UPLC波长切换法经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与现行质量标准测定方法比对,建立的方法检测结果无差异。注射液2个生产企业样本数相当,绿原酸和咖啡酸总量的均值及离散程度无差异,但不同企业2种成分比例存在差别;黄芩苷、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含量均值一致,离散程度一致,不同生产企业、不同批次间无显著性差异。雷达图结果显示,冻干与粉针工艺除干燥方式外完全一致,其绿原酸、咖啡酸、两者总量及黄芩苷含量比例落点几乎重合;连翘苷与连翘酯苷A在粉针中含量是冻干的近2倍,且批次间差异性大;纵向比较3个型,除连翘苷含量相近外,其余成分含量差别均�
孙慧珠王晓蕾李冬梅王冰苏建张丽刘永利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连翘酯苷A
双黄连注射剂中异绿原酸C致敏兔抗体效价测定
2022年
目的通过ELISA法测定家兔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以此确定双黄连注射剂中异绿原酸C是否具有致敏性。方法将双黄连注射剂中疑似小分子半抗原物质异绿原酸C与正常家兔血清体外孵育制备完全抗原,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性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抗血清的抗体效价。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血清特异性并绘制抑制曲线。采用兔免疫球蛋白E(IgE)ELISA试盒检测各组家兔抗血清中IgE抗体的含量。结果异绿原酸C的抗体效价(OD)值高于阴性对照组2倍,说明其具有潜在的致敏性。回归方程I=0.430 lgC+0.319,R^(2)=0.997,半数抑制浓度IC_(50)=2.628 mg·mL^(-1)。家兔体内明显产生了外源性IgE型抗体。结论在实验室温度为20℃,湿度为40%环境条件下,家兔被给药后制得抗血清,通过ELISA法测定得出双黄连注射剂中疑似半抗原物质异绿原酸C具有致敏性。
邓颖颖徐丽婷赵晓佳张恩户陈世忠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剂ELISA法
双黄连注射剂及参麦注射液类过敏反应的量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研究双黄连注射剂及参麦注射液类过敏反应的发生及其与给药量的相关性。方法首先进行双黄连注射剂及参麦注射液致敏量考察,将64只ICR雄性小鼠分为对照Ⅰ组、阳性Ⅰ组及双黄连组(低、中、高组)、参麦组(低、中、高组),每组8只。确定致敏量后进行类过敏反应验证实验,分为对照Ⅱ组、阳性Ⅱ组、双黄连高组、参麦高组,每组16只,共64只。分别于10、30 min两个时间点采血,对各组进行检测。对照组小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阳性组小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Compound48/80试液,药物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相应量的药物,其中64只量考察ICR小鼠对照药及受试药含0.4%伊文思蓝。以小鼠全身类过敏反应行为学表现、耳郭蓝染反应率为评分标准,判断类过敏反应程度。类过敏反应各组小鼠眼眶采血,通过ELISA法检测血浆中组胺浓度,并进一步研究组胺浓度与小鼠类过敏反应的相关性。结果对照Ⅰ组个别小鼠有竖毛现象;阳性Ⅰ组小鼠以不安宁、步态不稳、排粪等症状为主,与对照Ⅰ组相比,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双黄连低、中、高组小鼠以排粪、步态不稳等症状为主,与对照Ⅰ组相比,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参麦高组小鼠以搔鼻、竖毛、不安宁等症状为主,与对照Ⅰ组相比,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对照Ⅰ组双耳蓝染评分低于阳性Ⅰ组,双黄连低、中、高组,参麦高组(P<0.05)。选取双黄连高组(1293 mg·kg^(-1))及参麦高组(18.0 mL·kg^(-1))建立两种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反应模型。给药后10 min,与对照Ⅱ组比较,阳性Ⅱ组、双黄连高组血浆中组胺浓度升高(P<0.05)。与给药10 min后阳性Ⅱ组比较,给药30 min后阳性Ⅱ组组胺浓度降低(P<0.05)。组胺增高率集中在给药后30 min内。结论小鼠的行为学及耳郭蓝染指标表明,随给药量的增加,小鼠类过敏反应级别越高,但行为学评分�
李璎峪文雯刘红宇李世雄赵靖李原华刘文龙
关键词:类过敏反应双黄连注射剂参麦注射液
大分子杂质是双黄连注射剂导致类过敏反应的重要原因(英文)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双黄连注射液(SHL)是常发类过敏反应的中药注射剂之一,本文以阳性药化合物48/80(C48/80)为参照发现并证明外源性大分子物质是导致类过敏反应的重要原因。方法将C48/80和双黄连注射液(原液)用10 kDa分子筛制备成组分A(富含10 kDa以上大分子物质)和组分B(不含10 kDa以上大分子物质)。将原液、组分A和组分B于豚鼠进行常规被动皮肤类过敏试验和大鼠肺灌流血管通透性检查。结果C48/80原液中大分子物质占10%以上,SHL的确含有有色的大分子物质。C48/80或SHL的组分A单次静脉注射可导致豚鼠发生严重类过敏反应。C48/80组分A可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而SHL的组分A未见该现象。在被动皮肤类过敏试验中,C48/80和SHL的组分A均可导致豚鼠发生明显阳性反应,这种反应均可被色甘酸钠部分对抗。在大鼠肺脏灌流实验中,C48/80和SHL的组分A可明显增加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该作用也可被色甘酸钠对抗。在以上实验中,组分B很少导致阳性反应,如果发生也明显表现轻微。结论C48/80和SHL中的大分子物质是导致静脉注射发生类过敏反应的重要原因,其机理涉及到血管通透性增加。
万绪莲夏恒韩依伦李律宇陈欢黎勇坤段为钢
关键词:类过敏反应大分子物质双黄连注射液毛细血管通透性
双黄连注射剂治疗病毒性肺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以循证方法评价双黄连注射液临床上用于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1990—2020年双黄连注射剂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筛选文献,按Jadad评分标准评价文献质量,进行异质性检验选择分析模型,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中文文献,包括1261例患者,治疗组660例,对照组60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黄连注射剂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喘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双黄连注射剂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肯定,安全性高,预后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郑沁鈊郑宓张瑜王颂鄢琳
关键词:双黄连病毒性肺炎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
双黄连注射剂致儿童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双黄注射剂致儿童过敏性休克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出参考。方法将“双黄连”“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儿童”作为检索词,对入库至2019年12月31日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对收集到的22例双黄连注射剂致儿童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所致ADR中,男14例,占63.64%,女8例,占36.36%;年龄1岁8个月至14岁;联合用药8例(36.36%),单独用药14例(63.64%);ADR出现最快为1min,最迟为第3d;1例患儿死亡,21例好转。结论在儿童使用双黄连注射剂时,应先询问过敏史,尽量不联合用药,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量和输液类型使用药品,发生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抗过敏措施。
龚盛珵
关键词:双黄连儿童过敏性休克
基于MrgrpX2的双黄连注射剂中潜在成分虚拟筛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运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建立基于MrgrpX2的潜在类过敏成分的筛选模型,对双黄连注射液中13种成分进行虚拟筛选。方法: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及LigPlot+软件,以MrgrpX2作为目标蛋白,对各单体成分进行虚拟分子对接筛选,计算受体和配体间的结合能并分析分子间作用类型。结果: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13种单体成分的结合能依次为连翘酯苷A、黄芩苷、野黄芩苷、芦丁、连翘苷、黄芩素、木犀草素、隐绿原酸、新绿原酸、汉黄芩素、金丝桃苷、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子间作用以Pi-Pi作用力、氢键作用和疏水作用为主。结论:建立的基于MrgrpX2的筛选模型可用于辅助潜在类过敏成分的初步筛选,筛选出的双黄连注射剂中的连翘酯苷A在这13种单体成分中与类过敏关键受体MrgrpX2具有更高的亲和力,提示可能有更高的致类过敏风险,值得深入研究。
陈莉季文君戴国英陶渊达周浩泽杨袁
关键词:类过敏分子对接双黄连注射剂连翘酯苷A绿原酸

相关作者

吴嘉瑞
作品数:424被引量:2,795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关联规则 网络药理学 数据挖掘 随机对照试验
张冰
作品数:902被引量:6,099H指数:34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药 关联规则 META分析 菊苣 药物警戒
张晓朦
作品数:255被引量:1,613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研究主题:关联规则 药物警戒 META分析 合理用药 数据挖掘
张恩户
作品数:171被引量:845H指数:15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文献再评价 小鼠 生物检定法 镇痛作用 清热药
陈世忠
作品数:99被引量:768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
研究主题:和厚朴酚 HPLC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双黄连注射剂 E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