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31篇“ 反应机理“的相关文章
“化学反应机理”类试题突破
2025年
反应机理在近年高考题中频繁出现。化学反应机理试题多以图示的形式来描述某一化学变化所经由的全部过程,把一个复杂反应分解成若干个步骤,然后组合起来,从而达到阐述复杂反应微观机理的目的。考点设置结合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及能量变化,考查化学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基础知识,以催化剂对活化能、反应机理反应速率等的改变及影响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衔接必备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关键能力,能力要求较高。笔者梳理了2024年高考中的经典题目,分类解读,以求在备考中精准突破。
马俊斌
关键词:化学反应机理化学反应动力学必备知识高考题备考
生物质溶剂液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2025年
液化反应机理对优化液化反应条件和控制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综述了生物质溶剂液化反应过程中解聚反应机理、缩聚反应机理和主要因素(原料、液化溶剂、液化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建议,为生物质溶剂液化反应研究提供参考。
黄伊嘉雷娴雅李秀吴斌郑渝川
关键词:生物质反应机理缩聚反应
三新背景下化学反应机理问题的考查特征与备考启示
2025年
反应机理问题的考查常以化学反应历程为载体,考查方式聚焦化学核心素养,考查重点侧重学科关键能力,重在考查考生分析化学反应过程、提取有效解题信息、解决陌生化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近年反应机理考题的分类剖析与研究,追根溯源,以探寻2025年高考化学等级考中反应机理问题的备考策略与应对办法。
王志刚孔令操
关键词:反应机理备考策略
大气压填充式反应器等离子体解离二氧化碳反应机理数值模拟
2025年
本文基于PASSKEy(PArallel streamer solver with KinEtics)构建了一个多层介质球的二氧化碳填充式介质阻挡放电二维模型,并对此模型的流注传播演化动态过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仿真研究.研究指出第1层和第2层介质球的内侧不是二氧化碳解离等反应发生的主要区域,主要区域为流注传播路径以及第1层介质球的外侧.同时,本文还对此模型的电子密度与电场的演化进行深入解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物理机理和对应特征点的局部电场演化.此外,还分别研究了空间电荷和表面电荷的时空演化,指出整体上空间中的负电荷随着流注的形成和传播,不断收缩于流注内部和介质表面,而正电荷主导放电空间的电荷分布.并且通过展开特定介质球的表面,给出了具体的分布角度范围和演变趋势.最后研究了一氧化碳粒子和二氧化碳离子和氧气离子的时空演化机理,并且对放电空间中所有的电子和二氧化碳离子的空间能量沉积进行积分,数据表明在此模型中的总能量沉积值约为1.428 mJ/m,二氧化碳离子的沉积能量约为0.1251 mJ/m,占比达8.8%.
彭毅汪纯婧李晶高凯悦徐汉城陈传杰钱沐杨董冰岩王德真
关键词:反应机理
火电厂脱硝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及控制策略研究
2025年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火电厂氮氧化物减排迫在眉睫。本研究聚焦火电厂脱硝过程,深入探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与控制策略。详细剖析燃料型、热力型和快速型氮氧化物的生成原理,全面解析SCR、SNCR等脱硝技术的反应机制。深入探讨燃烧过程与烟气脱硝的控制策略,细致分析脱硝过程中烟气参数、还原剂特性、催化剂性能与寿命等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为火电厂脱硝实践提供科学全面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王佳鹏
关键词:火电厂氮氧化物脱硝反应机理
甲醇耦合轻烃芳构化反应机理研究
2025年
双碳背景下,炼化企业面临由炼油向化工及新材料转型的迫切需求,众多创新性技术得到青,其中甲醇耦合轻烃技术是利用耦合改质作用,使轻烃和甲醇发生耦合催化作用,得到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甲醇耦合轻烃芳构化反应的复杂性,目前有关甲醇耦合轻烃芳构化反应机理鲜有研究。文中主要总结了目前甲醇制烃技术反应机理和轻烃芳构化反应机理,目的是为甲醇耦合轻烃芳构化反应机理的提出奠定基础,进而提供该技术研究的理论依据。
魏书梅
关键词:甲醇轻烃芳构化反应机理
沉积物中烯烃化合物的硫化反应机理——基于1-十六烯和角鲨烯的硫化反应模拟实验
2025年
早成岩阶段,沉积有机质与无机还原硫之间的硫化反应是有机硫化物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烯烃化合物是沉积有机质中的重要活性组分,也是硫化反应的重要前体物,但对于其硫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1-十六烯和角鲨烯作为有机质底物,以硫单质、NaHS以及二者的混合物为硫源,模拟早成岩阶段沉积有机质的硫化反应过程,监测不同反应条件下有机质底物和硫化产物的组成和浓度的时间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1-十六烯和角鲨烯形成不同类型有机硫化物的动力学参数,分析硫化反应的影响因素,探讨沉积物中烯烃化合物的硫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和条件下,多价态无机硫混合物相对于硫单质或NaHS更活跃,可以与烯烃快速发生硫化反应;硫化反应中,单个或孤立的双键更容易形成硫醇,而共轭双键倾向于形成含硫杂环,如1-十六烯的硫化产物主要为十六烷基-2-硫醇,而角鲨烯的硫化产物主要为含有1~3个含硫杂环的化合物。除受双键数目的限制外,硫化反应速率与硫化产物类型还受空间位阻效应的影响;1-十六烯和角鲨烯与多价态无机硫混合物发生的硫化反应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角鲨烯的硫化反应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即先形成含硫杂环较少的化合物,然后形成含有多个含硫杂环的化合物,形成的产物中含硫杂环数量越多,反应速率常数越小。
马建华马建华廖玉宏史权
关键词:有机硫化物硫化反应
氧化石墨烯与胶原的反应机理研究
2025年
氧化石墨烯(GO)与胶原结合能够获得一种兼具两者优势的新型复合材料。GO赋予复合材料更高的力学强度,胶原的生物相容性保证了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降解性。通过研究GO与皮粉以及去氨基、去胍基和去羧基皮粉的反应情况,深入探讨GO与胶原反应机理。试验表明,GO主要通过与胶原纤维中的氨基和胍基形成牢固的共价键,实现高效结合;与羧基的结合较弱,主要以氢键或静电相互作用为主。基于此机理,可以对GO与胶原进行功能改性,有效提高GO在胶原纤维中的渗透吸收,增强材料性能,扩大应用领域。
杨子仪郭松丁志文庞晓燕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胶原反应机理共价结合复合材料
逆水煤气变换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2025年
逆水煤气变换(RWGS)反应是降低碳排放和实现碳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CO_(2)经逆水煤气变换反应转化为CO,并通过费托工艺制得烯烃化产品和醇类燃料,对于改善环境以及改变未来能源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本综述总结了RWGS反应机理,依据CO_(2)转化为CO路径中H2是否直接参与还原反应,分为氧化还原机理和缔合机理,其中,缔合机理包括甲酸盐、羧酸盐以及碳酸盐三种路径,并介绍了近年来关于RWGS反应机理研究的最新发现;其次综述了RWGS反应中的CO_(2)和H2共进料热催化转化催化剂体系和化学循环催化剂体系的研究进展,分析讨论了Pt、Ni、Cu等金属基催化剂和金属碳化物、磷化物催化材料的RWGS反应性能,以及钙钛矿型储氧材料(OSM)在化学循环反应中的应用。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后续RWGS催化材料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李鹏阳王改荣牛佳星王小艾韩星张彩东田志强李兰杰
关键词:逆水煤气变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反应机理催化剂
一种炔丙醇和苯并咪唑硫醇分子间反应机理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学反应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炔丙醇和苯并咪唑硫醇分子间反应机理的分析方法,包括:(1)构建路易斯酸BF<SUB>3</SUB>·OEt<SUB>2</SUB>催化剂和底物炔丙醇与苯并咪唑硫醇结构的计算模型;...
孙青邹秀元洪盼李杨张志霞罗一丹宋雨洁

相关作者

李来才
作品数:178被引量:358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反应机理 过渡态 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研究 量子化学
王永成
作品数:135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气相 自旋-轨道耦合 密度泛函
方德彩
作品数:111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研究主题:反应机理 环加成反应 催化 环加成 C-H键活化
王岩
作品数:103被引量:24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硅 苯 锗
田安民
作品数:231被引量:578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量子化学研究 反应机理 从头算 过渡态 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