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6篇“ 发震断裂“的相关文章
断裂带古城隧道设计研究
2024年
以拟建公路项目古城隧道的土建工程设计为背景,对该隧道近断裂带段的地质情况进行剖析,分别从建筑限界、衬砌、防排水、边仰坡稳定设计等方面对该隧道进行研究,并针对该隧道进行了抗措施设计,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刘志
关键词:发震断裂小净距内轮廓抗震措施
采用2021年青海玛多地序列源机制节面聚类确定断裂几何形态被引量:1
2024年
断裂带形状是活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的重要资料。2021年生的玛多地序列提供了丰富的源机制资料,为统计源机制节面并估计玛多地断层面形状提供了很好机会。文章对地源机制资料进行基于密度的聚类来确定断层的几何形态。首先对收集到的玛多地序列的源机制解进行中心解求解,从而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然后对其进行DBSCAN方法的聚类分析,得到断层的走向为113.5°,倾角为88.2°,通过源机制反演应力场,并将应力场投影到断层上,得到断裂带的相对剪应力和相对正应力分别为0.84和-0.79,剪应力强度较大,滑动角为-0.72°。结果表明玛多地断裂受NE-SW的挤压和NW-SE的拉张,形成了较大的剪切力,从而促使近东西的江错断裂生左旋走滑错动所致。
沈千贺万永革
关键词:震源机制
青海玛多7.4级地断裂继承性及新生性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生7.4级强烈地,地表破裂育,裂缝具断续分布特征,破裂带走向自中西段的NWW到东段转为EW,最终转为NEE向。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断裂有不同认识,区域地质资料显示,玛多—甘德断裂、昆仑山口—江措断裂均走向NW,倾向NE,但玛多7.4级地地表破裂在空间位置上与玛多—甘德断裂,昆仑山口—江措断裂均不甚吻合,且地源机制解揭示断裂南倾,也与昆仑山口—江措的倾向相反,地表破裂表明断裂应属一条走向近EW、倾向南的未出露隐伏断裂。为进一步揭示玛多大地断裂特征及活动机制,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LiDAR扫描、InSAR解译、地质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NW向断裂(玛多—甘德断裂、昆仑山口—江措断裂)在NEE—SWW向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在左旋错动过程中于瓶颈处受阻,在江措断裂北部产生应力集中带,东段因瓶颈部位受阻,产生近EW向的新生性地表破裂,出现鱼尾式地表破裂现象,断裂不是玛多—甘德断裂或昆仑山口—江措断裂,而是一条走向NNW,斜切昆仑山口—江措断裂小角度相交的隐伏断层。断裂走向上继承了既有断裂展布,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活动断裂设计提出了新的借鉴。
王运生许强赵伟华吉锋杨莹辉黄健崔圣华董秀军李为乐
关键词:发震断裂继承性
青海玛多7.4级地断裂特性及工程害成因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根据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7.4级地现场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此次地构造特性、烈度分布和房屋建筑、生命线工程的主要害特点,对比了此次地和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对房屋建筑、生命线工程的影响,并对破坏机理进行了讨论,同时总结了此次地害经验教训,提出了对于穿跨越断层或者近断层的土木工程基础设施抗设防和防减灾工作的启示.
王龙李小军杨理臣刘爱文王郁吴清王宁陈鲲李祥秀
关键词:玉树地震房屋建筑生命线工程震害分析
东昆仑断裂系的断裂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研究意义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构造隆升,使其内部区域育了一系列规模上千公里的大型走滑断裂系,其中东昆仑断裂系作为青藏高原北缘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与柴达木-昆仑地块的边界断裂(付碧宏等,2009)(...
张文渊付碧宏
关键词:东昆仑断裂东昆仑断裂带断裂系深部结构发震断裂
台湾海峡M_(S)6.2地的微检测定位及其断裂
2022年
基于模板匹配定位(M&L)对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M_(S)6.2地进行遗漏地的检测与定位。选取10个M_(L)3.0以上余作为模板,对前一天和后一年内的连续波形进行检测,截止到2019年11月26日,福建台网共记录定位的地183次,经M&L方法检测定位后的地750个,约为福建台网目录的4倍,未现前,最小完备性级由M_(L)2.4降到了M_(L)1.9。地目录完整性的明显改善,为研究该地序列活动性及确定其断层提供了数据基础。检测定位后的地空间分布沿东西向优势展布,但无具体已探明的断裂构造与之对应,因区位于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地区,并结合主源机制解,不排除该区存在未探明的东西向断裂构造。
胡淑芳李军李强许振栋
关键词:发震断层
2022年泸定M_(S)6.8地断裂的浅表结构被引量:4
2022年
鲜水河断裂磨西段于2022年9月5日生M_(S)6.8地,并于10月22日生M_(S)5.0余。深入研究该地构造的浅表结构对于分析其强破裂与传播特征及该地区未来的强活动趋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密度电法勘探、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大比例尺地质地貌填图与地表调查等方法,结合泸定M_(S)6.8地变形特征,对鲜水河断裂磨西段的浅表结构特征开展了研究。鲜水河断裂磨西段平面上包括多个分支,主断裂产状近直立,各次级断裂兼具正断、逆冲性质,断裂破碎带宽度约130m。泸定M_(S)6.8地中,鲜水河断裂磨西段沿线同变形特征明显,多处可见地表垂直断错、逆冲隆起和左旋位错。研究表明,2022年泸定M_(S)6.8地断裂的浅表结构整体表现为“陡倾角、多分支、电性差异明显、基岩破碎且物性差异大”的复杂特征,这种浅表结构的特殊性可能直接影响着此次强的同地表破裂过程。
郑荣荧余中元陈柏旭李路伟杨堰琳赵钱游嘉靖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勘探鲜水河断裂
2021年青海玛多M 7.4地断裂的典型同地表变形与晚第四纪断错累积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7
2022年
断裂的最新一次地变形和晚更新世以来的变形历史是约束断裂变形行为的基础数据,是认识断层上地表破裂型地的复特征、评估地危险性的关键数据,对深刻理解断裂演化历史和区域构造空间演化与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玛多M 7.4地为青藏高原内巴颜喀拉块体活动构造及其强研究提供了一个机会.本文利用大疆M300RTK无人机搭配P1相机对5个典型观测点进行厘米级分辨率和精度的航空摄影测量和野外调查,详细定量解析了典型破裂特征,通过地貌填图和变形地貌测量分析了晚第四纪以来断错地貌记录的位移累积特征.根据破裂组合特征、同变形量变化和几何结构,2021年玛多M 7.4地断裂江错断裂破裂分为朗玛加合日段、野马滩段、拉木草—东湖段和朗玛哦尔—昌麻河段,整个地事件是一次跨越四个断裂段的级联破裂过程.朗玛加合日段以左旋走滑变形位移为主兼具正断倾滑,倾滑量可达0.61±0.03 m.野马滩段以左旋走滑变形为主兼具逆断倾滑,在野马滩西观测点倾滑量可达0.31±0.04 m,左旋走滑量达到2.83±0.13 m,江错西观测点仍然有1.97±0.08 m的左旋水平位移.朗玛哦尔—昌麻河段在朗玛哦尔附近左旋水平位移达到3.55±0.24 m,而在昌麻河河谷和阶地上仍然存在0.5~1.2 m的左旋位移.在本次地地表破裂西段三个观测点都观察到江错断裂的晚更新世或全新世地表累积变形,并且可能控制了黄河乡以西晚更新世以来盆山边界.根据野马滩西观测点的累积位移和地貌年代估计,地周期2100~2500年,左旋走滑速率1.1~1.3 mm·a^(-1).在黄河乡与格波隆格恰阶区以东观测点只记录了本次玛多地地表破裂变形.江错断裂在2021年玛多地破裂变形可能产生了一次向东的最新扩展,从格波隆格恰扩展到昌麻河以东.综合地表断�
陈桂华李忠武徐锡伟孙浩越哈广浩郭鹏苏鹏袁兆德李涛
1654年甘肃礼县8级地断裂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1654年礼县8级地区地处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南北地带中北段,育多条活动断裂。礼县8级地生在黄土覆盖区,距今约370年,受自然侵蚀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地表破裂带和次生灾害现在已经难以分辨。为此,文章收集整理了1970年以来的地台网和流动台网观测资料,基于地层析成像方法,经过联合反演计算,研究1654年礼县8级地构造。研究根据岷县—礼县—两当一线的小活动分布,推测存在“岷县—礼县—两当断裂”,可能是1654年礼县8级地断裂,但仍需野外地质工作的进一步研究。
杨晨爽张元生张波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三维速度结构发震断层
Explo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fault through the accurate location of WFSD-4#Well using seismic reflection
2022年
Deep drilling data on seismogenic faults that are obtained directly can help in understanding earthquake mechanisms and the resulting changes in deep structure and material composition.However,geophysical data are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the planned borehole accurately drills through the target faults.In this study,the deep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is explored to obtain seismogenic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A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Wenchuan Earthquake Fault Scientific Drilling No.4 Borehole(WFSD-4)is proposed with a borehole designed to drill through the north section of the fault zone while penetrating as many geological bodies and target layers related to seismogenic fault slip as possible.High-precision seismic exploration is then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fault zone and achieve the scientific objective of the borehole.Two high-precision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lines were arrange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fault zone,and data were obtained through special acquisition schemes and processing methods.Finally,the surface position and drilling depth route of WFSD-4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results of seismic profiles.The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for site selection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fault scientific drilling is proven feasible by comparing the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actual drilling results,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deep structures of fault zones.
Feng Yang-YangYu Chang-QingLi Hai-BingQu ChenWu ChanWang QiLuo SuHuang Jin-PengRehana Ghazi

相关作者

陈桂华
作品数:95被引量:2,199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 汶川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青藏高原 汶川MS8.0地震
侯康明
作品数:35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发震断裂 8级大震 断裂带 地震地质
袁道阳
作品数:227被引量:1,919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 古地震 发震构造 滑动速率 晚第四纪
王志才
作品数:68被引量:1,703H指数:20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第四纪 断层泥 地震预报 青藏高原
李陈侠
作品数:36被引量:941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东昆仑断裂带 断裂带东段 晚第四纪 汶川MS8.0地震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