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2篇“ 变应性炎症“的相关文章
内质网应激与气道变应性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内质网(ER)是真核生物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及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细胞器。ER稳态被打乱,如蛋白质加工负荷过大、营养供应不足、病毒感染和氧化还原反应失衡等就会出现内质网应激(ERS),引发Ca^(2+)失衡、ER超载、细胞凋亡途径激活等异常反应,从而影响体内某些重要蛋白质的表达、诱导炎症反应及参与细胞凋亡,导致许多慢性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已有研究证实,ERS参与了肥胖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肺纤维化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关于ERS在气道变应性炎性疾病(AAID)中的作用,目前国内外也有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ERS介导的免疫调节机制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ERS在AAID发病中可能的作用,以期为未来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王冲俞兰刘晓玲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哮喘变态反应
雷帕霉素雾化治疗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的探索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雾化吸入在治疗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30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气道变应性炎症模型组、气道变应性炎症模型+雷帕霉素10 mg/kg组、气道变应性炎症模型+雷帕霉素15 mg/kg组和气道变应性炎症模型+雷帕霉素20 mg/kg组。建模完成后记录小鼠挠鼻和打喷嚏次数,分别用HE染色和PAS染色评估肺部炎症,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鼻腔灌洗液炎症因子以及血清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特异性IgE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挠鼻和打喷嚏次数显著增加,肺组织炎症程度显著增加,肺泡灌洗液和鼻腔灌洗液Th2炎症因子IL-4、IL-5及IL-13浓度显著增加,血清OVA特异性IgE浓度增加。和模型组相比较,雷帕霉素处理组小鼠挠鼻和打喷嚏次数显著下降,肺组织炎症程度降低,肺泡灌洗液和鼻腔灌洗液Th2炎症因子IL-4、IL-5及IL-13显著下降,血清OVA特异性IgE浓度增加。结论雷帕霉素雾化治疗可以缓解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雷帕霉素雾化治疗有望成为控制和治疗气道变应性炎症的新方法。
李峥科韦屹卢通孙伟文卫平
关键词:TH2细胞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气道变应性炎症卵清蛋白
2型固有淋巴细胞主导的小鼠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应用野生型C57BL/6小鼠和T/B细胞缺陷的Rag1-/-小鼠建立以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为主导的小鼠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模型。【方法】分别将雌性C57BL/6小鼠和Rag1-/-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别于第1、3、5天经气道滴注给予20μL ddH2O或含1μg IL-33的ddH2O。第6天处死小鼠后收集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通过病理染色及流式检测炎症细胞浸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因子水平及应用流式检测ILC2水平。【结果】C57BL/6和Rag1-/-模型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均表现出显著的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肺部炎症(P<0.05)和气道杯状细胞化生(P<0.05)。支气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P<0.05)和嗜中性粒细胞(P<0.05)的数量,以及Th2型细胞因子IL-5(P<0.05)和IL-13(P<0.05)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此外,肺组织中ILC2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在C57BL/6小鼠和Rag1-/-小鼠中建立了以ILC2为主导的小鼠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模型,为研究ILC2在哮喘及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途径。
孟祥慈张洪瑜徐智斌方淑斌付清玲
杜仲皮、杜仲雄花醇提取物对模型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杜仲皮、杜仲雄花醇提物对鸡卵清蛋白(OVA)所致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第0、7日,OVA腹腔注射致敏,继而滴鼻激发21 d,建立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杜仲皮醇提物组(杜仲皮组)、杜仲雄花醇提物组(杜仲雄花组)和地塞米松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肺组织行HE、PAS染色,观察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小鼠血清OVA-Ig E、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γ(IFN-γ)、IL-13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 m 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及其他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增加,杜仲皮组和杜仲雄花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OVA-Ig E、IL-4、IL-13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P<0.05,P<0.01),肺组织ICAM-1、VEGF、MMP9表达增强,TIMP1表达降低(P<0.01),外周血IL-17^+细胞增加,肺组织TNF-α、IL-6 m RNA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杜仲皮组和杜仲雄花组小鼠血清OVA-Ig E、IL-4、IL-13水平明显下调(P<0.01),ICAM-1、VEGF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TIMP1表达升高,外周血IL-17+细胞降低,肺组织IL-6 m RNA表达降低(P<0.05,P<0.01),杜仲皮组还可诱导IFN-γ分泌(P<0.01),下调TNF-αmRNA表达(P<0.05),杜仲雄花组MMP9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杜仲皮、杜仲雄花醇提物可能通过降低模型小鼠OVA-Ig E产生,抑制Th2类细胞因子分泌,下调Th17细胞,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对气道变应性炎症有一定抑制作用。
王健英陈晓俊张磊王凯侯剑伟符胜光潘颖宜袁颖
关键词:气道变应性炎症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小鼠
葎草花粉变应原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对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抑制作用的研究
2017年
目的用葎草花粉刺激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免疫小鼠,观察其对葎草花粉诱导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葎草花粉变应原刺激培养出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型变化,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诱导同种异体T细胞的应答能力。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哮喘组、葎草花粉变应原特异性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应用葎草花粉变应原诱导出哮喘模型。激发后观察小鼠症状,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肺部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及气道上皮损伤情况;计算BALF细胞总数,涂片行Wright—Gimsa染色,计算出嗜酸粒细胞的百分比;培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IgE、BALF及脾细胞上清液Th2型细胞因子IL-4及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7的含量。结果蓓草花粉刺激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免疫哮喘小鼠后,能够有效抑制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增生、分泌,减轻上皮细胞损伤,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血清中IgE含量、BALF中Th2型细胞因子IL-4含量、脾细胞上清液中IL-4含量,提高脾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结论葎草花粉刺激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疫苗对律草花粉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杨侠武润苗张明单虎张秋红张洁李雅莉
关键词:葎草花粉哮喘免疫耐受树突状细胞
PI3K/Akt/HIF-1α通路和局部变应性炎症在慢性鼻-鼻窦炎伴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第一部分 PI3K/Akt/HIF-1α通路和IL-17A在慢性鼻-鼻窦炎伴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根据有无鼻息肉,可分为两大类:CRS...
程可佳
关键词:变应性炎症发病机制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激酶B
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相关Th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理学改变,发生机制复杂,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调控,T淋巴细胞相关因子一直是研究的焦点。本文综述了以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12)、白介素-2(IL-2)为代表的Th1细胞,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9(IL-9)、白介素-13(IL-13)为代表的Th2细胞,以及白介素(IL-17)为代表的Th17细胞与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关系,希望有助于进一步寻找研究呼吸道炎症发病机制的切入点,探索新的治疗靶区,为呼吸道变应性炎症防治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前景。
张印崔艺馨杨明会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变应性炎症T淋巴细胞
鼻部和咽部非变应性炎症对下气道高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上气道黏膜非变应性炎症对下气道支气管黏膜反应的影响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慢性鼻窦炎以及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选取109例分为两组,慢性鼻窦炎58例、慢性扁桃体炎51例,并选取50例排除上下气道黏膜非变应性炎性症状以及体征的人群作为阴性对照组,在排除药物影响以及肺功能正常前提下均接受支气管激发试验、鼻内镜、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将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支气管激发试验测试结果显示鼻部组(65.5%)相较于咽部组(43.1%)以及对照组(40.0%)的下气道黏膜反应性阳性率增高,而咽部慢性炎症患者的下气道反应阳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鼻部组并发变应性鼻炎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28/58 vs.8/51和3/50)。结论上气道黏膜慢性炎症与下气道黏膜反应性增高具有相关关系,其中鼻部慢性炎症对下气道反应的影响作用较咽部慢性炎症更明显,鼻部组阳性率受变应性鼻炎因素影响明显。
阳玉萍范宇琴王燕雍军冯娟张华
关键词:扁桃体炎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高反应
EGCG在哮喘模型小鼠中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疗效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EGCG对哮喘小鼠肺部气道变应性反应炎症以及Th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6~10周、平均重量为202 g的C57BL/6小鼠(雄雌不拘),分为治疗组(EGCG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各8只。比较3组小鼠的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BALF及血浆炎性因子表达(ELISA法),CD4^+T细胞中Foxp3^+CD25^+T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小鼠24只,每组各8只。3组小鼠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组小鼠BALF的IL-4、IL-5、IL-10及IFN-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组小鼠血浆IL-4、IL-5、IL-10及IFN-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组小鼠的血浆(F=16.75,P〈0.01)、BALF(F=22.58,P〈0.01)中的Foxp3^+T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小鼠血浆、BALF的MMP-9、TIMP-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治疗组小鼠的MMP-9、TIMP-1均低于对照组;3组小鼠的黏液分泌、胶原沉积面积以及杯状细胞在上皮细胞中的比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EGCG能通过诱导Foxp3和IL-10的表达,对Th2型免疫反应进行有效抑制,并降低MMP-9、TIMP-1的水平从而改善气道炎症和降低气道重塑。
周阿旺徐静赵力夏斌赵世品张阳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重塑
P物质在组胺鼻激发诱导眼部变应性炎症中的作用初探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借助豚鼠组胺鼻激发诱导结膜变应性炎性反应过程,探讨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non-adrenergic noncholinergic nerve,NANC)及其介质P物质(substance P,SP)在此炎性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作用及对肥大细胞(mastcell,MC)和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的影响。方法雄性豚鼠40只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E5组,每组8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单纯组胺激发组,C、D、E各组序贯阻断胆碱能、肾上腺素能神经及SP受体后,一侧鼻腔滴注组胺,30min后观察同侧结膜血管通透性和组织学、MC、Eos形态与功能以及SP分泌的变化。结果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组胺鼻激发能够引起同侧结膜血管通透性增大及sP释放增多;胆碱能神经阻滞剂阿托品、sP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上述变化。A、B、C、D、E组同侧结膜组织伊文蓝含量分别为(13.78±2.48)、(29.62±3.31)、(19.03±1.47)、(18.42±2.52)、(14.83±2.14)μg/ml,A组与B组,B组与c组,c组与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6、7.97、4.51,P值均〈0.05)。5组同侧结膜组织中SP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4)、(1.61±0.09)、(1.26±0.03)、(1.27±0.06)、(1.08±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C组与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04、12.93、11.85,P值均〈0.05)。5组同侧结膜组织中组织类胰蛋白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1)、(1.01±0.05)、(1.02±0.17)、(1.00±0.14)、(1.01±0.20),嗜酸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3)、(1.02±0.15)、(0.94±0.08)、(1.01±0.07)、(0.98±0.13),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3、0.57,P值均〉0.05)。结论豚鼠组胺滴鼻可以诱发
李彤赵长青
关键词:鼻激发试验结膜炎变应性P物质

相关作者

付清玲
作品数:95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IPS C- 小鼠 MSCS 间充质干细胞
孙悦奇
作品数:88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鼻息肉 IPS MSCS 慢性鼻窦炎 C-
钟华
作品数:22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呼吸道 慢性 变应性炎症 BV 小鼠
方萍
作品数:75被引量:230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PPARΓ激动剂 气道重塑 吡咯列酮 气道变应性炎症 肺癌
符胜光
作品数:125被引量:97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大鼠肺组织 急性肺损伤 中药 抗炎作用 RBL-2H3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