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9篇“ 变态反应性炎症“的相关文章
- 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炎症对鼻高反应性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炎症对鼻高反应性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与副交感神经相关的神经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动物模型并分为4组:变应性鼻炎组(AR)、哮喘组(AS组)、AR对照组、AS对照组。通过鼻高反应性实验比较动物模型鼻高反应性的差异,并通过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鼻腔灌洗液中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分泌水平,比较各组间这两种感觉神经肽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抗胆碱药(0. 03%异丙托溴铵喷鼻剂)喷鼻干预鼻腔副交感神经后比较气道高反应性以及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分泌水平在干预前后的差别。结果 AR组、AS组鼻高反应性与AR对照组和AS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AR组、AS组鼻腔灌洗液中SP以及CGRP水平,与AR对照组和AS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抗胆碱药喷鼻干预鼻腔副交感神经后,AR组、AS组鼻高反应性以及鼻腔灌洗液中SP与CG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结论变态反应性呼吸道疾病的致病过程中可能通过神经轴索反射促使鼻腔黏膜产生更高水平的SP和CGRP这两种感觉神经肽,从而促发鼻高反应性状态的产生,这种病理改变能通过干预鼻腔副交感神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 廖晴云江青山唐洪波陈祖尧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 温清补固法联合激素对哮喘大鼠变态反应性炎症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大鼠血清中Treg、Th2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以及观察温清补固法联合激素对哮喘大鼠血清中Treg、Th2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来探讨温清补固法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激素对大鼠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健康大鼠60只,经卵白蛋白致敏培养成哮喘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温清补固法每天1剂,每天2次,并同时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50 mg/250μg,每天2次)30例和对照组(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50 mg/250μg,每天2次)30例。疗程为2周,抽取两组大鼠的静脉血,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大鼠的Treg、Th2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值。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Treg、Th2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大鼠的Treg、Th2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大鼠的血清中Treg明显高于对照组,Th2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EF、PVC和FEV1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清补固法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大鼠哮喘有着明显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效地促进哮喘大鼠Treg的分泌,降低抑制哮喘大鼠Th2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来减轻过敏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 唐立伟冯蕊穆永茂代秀菊许国峰
- 树突状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的调控作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分化建立树突状细胞(DCs)体系,并用氯化锂(LiCl)和PKF118-310干预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Cs中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选用BALB/c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使用OVA联合氢氧化铝构建哮喘模型,并用LiCl和PKF干预小鼠,干预结束后收集标本,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变态反应性炎症情况;ELISA检测BALF、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含量及血清总IgE抗体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脏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LiCl组DCs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和促增殖能力明显弱于PKF组DCs(P<0.05);(2)LiCl组DCs中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KF组,而其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后者(P<0.05);(3)动物实验中,与哮喘组相比,LiCl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低,而PKF组与此相反(P<0.05);(4)肺组织病理表明,LiCl组肺部炎症程度最轻,PKF组最重(P<0.05);(5)LiCl组小鼠BALF及脾脏中IL-4水平最低,IFN-γ水平最高;PKF组与此相反,哮喘组介于两者之间(P<0.05);(6)各组小鼠血清中总IgE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gE显著升高(P<0.05);LiCl组总IgE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和PKF组(P<0.05);(7)LiCl组肺组织中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各组(P<0.05),而其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各组(P<0.05),PKF组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各组(P<0.05),哮喘组和PKF组之间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LiCl和PKF118-310可通过调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重要组分GSK-3β和β-catenin的�
- 杨侠张进召张洁张秋红刘艳琴石婕张明单虎李雅莉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WNT/Β-CATENIN通路氯化锂哮喘
- 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炎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哮喘、鼻炎等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因终末效应细胞不同,表现出迥异的临床症状,但这些器官特异性症状在病理生理机制中存在着共性,因而变态反应性疾病或可理解为全身性疾病,可在单一或多个器官发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如下:当内源及外源性抗炎机制发生紊乱后,机体可能以炎症细胞活化为开端,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及炎性递质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活化感觉神经纤维,作用于器官特异性效应细胞,产生临床症状。本文就炎性细胞的相互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小分子物质、神经纤维与效应细胞及遗传学方面综述如下。
- 安立峰王艳姝李琳
-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病理生理
- 乳酸杆菌对结核性腹腔积液淋巴细胞变态反应性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B)对结核分枝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PD)刺激结核性腹腔积液淋巴细胞变态反应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结核性腹膜炎患者19例,在抗结核治疗前取腹腔积液分离淋巴细胞。将淋巴细胞调为2.5×105个/ml浓度后种植于6孔板,以LB与细胞共育1h后再用PPD刺激3h,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试验分组:分为对照组、PPD刺激组(PPD组)、LB干预组(LB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PD诱导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腔积液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PD组比较,当LB预先与细胞共育可减少PPD诱导细胞分泌IFN-γ、降低细胞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B对于PPD诱导的结核性腹腔积液淋巴细胞变态反应性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 马锋振刘成霞王伟董烈峰杨公利王健牛琼史宁
- 关键词:乳杆菌属
- 互隔交链孢霉诱导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动物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使用互隔交链孢霉孢子构建C57BL/6小鼠肺部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的方法。方法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各12只小鼠。模型组以互隔交链孢霉孢子悬液致敏和激发小鼠,分别于第0、5、10天腹腔注射霉菌孢子悬液,第14天开始连续4天鼻滴霉菌孢子悬液。阳性对照组以鸡卵蛋白(OVA)代替霉菌孢子,阴性对照组以磷酸缓冲液(PBS)代替霉菌孢子。进行肺组织病理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分类和总蛋白浓度测定,ELISA测定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及血浆中的总IgE和特异性IgE,测定小鼠气道阻力。结果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而阴性对照组则未见。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BALF上清中IL-4、总蛋白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FN-γ水平较阴性对照组降低(P<0.05)。血浆中总IgE和特异性IgE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小鼠气道阻力较阴性对照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使用互隔交链孢霉孢子致敏和激发C57BL/6小鼠成功的建立了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
- 徐周蒋蓉芳宋伟民
- 关键词:互隔交链孢霉动物模型超敏反应支气管哮喘
- 组胺H4受体在变态反应性炎症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08年
- 组胺是变态反应性炎症的核心介质,组胺H1受体一直被认为是介导组胺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的唯一介质。近年来研究发现组胺H4受体(histamine receptor,H4R)主要表达于免疫器官及免疫细-中,上变态反应性炎症的过程,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组胺H4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与其有着极高的亲和力,并能有效发挥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 彭华李添应
- 关键词:组胺H4受体变态反应性炎症
- 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目的:研究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1)将20只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编号后分成两组:支气管哮喘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2)致敏:于实验第0、7、14天每只小鼠分别腹腔注射...
- 丁书军
- 关键词: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屋尘螨致敏/激发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的构建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使用屋尘螨(HDM)提取液致敏和激发C57BL/6小鼠构建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的方法。方法模型组和对照组,各8只。模型组以HDM致敏和激发小鼠,分别于第0、7、14、21天腹腔注射HDM,10 d后,连续雾化吸入HDM 3 d。对照组以PBS代替HDM。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计数和分类计数,肺组织病理检查,ELISA测定BALF上清中IL-4、IL-5和IFNγ-水平。结果模型组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而对照组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BALF中细胞总数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ALF上清中IL-4、IL-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IFNγ-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使用HDM致敏和激发C57BL/6小鼠成功地建立了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模型。
- 毕玉田王彦吴奎卓文磊王长征钱桂生
- 关键词:动物模型超敏反应炎症
- 组胺和花生四烯酸体外诱导变态反应性炎症的发生及其干预
- 背景与目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皮肤科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因此研究其发病机制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观点认为,组胺和花生四烯酸及代谢产物在变态反应性炎症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它们分别参与速发相反应和迟发相反应...
- 潘虎
- 关键词:咪唑斯汀趋化因子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孙悦奇

- 作品数:88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鼻息肉 IPS MSCS 慢性鼻窦炎 C-
- 毕玉田

- 作品数:125被引量:743H指数:15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医护一体化 哮喘 肺癌 屋尘螨 树突状细胞
- 钟华

- 作品数:22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呼吸道 慢性 变应性炎症 BV 小鼠
- 姚银

- 作品数:14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呼吸道 慢性 小鼠 间充质干细胞 变应性炎症
- 吴奎

- 作品数:55被引量:28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哮喘 树突状细胞 屋尘螨 哮喘小鼠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