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4篇“ 变质带“的相关文章
- 苏鲁中部超高压变质带变质作用演化过程研究
- 大陆碰撞造山带作为地球上部地壳和大陆的最基本构成单元,是地球历史中构造-岩浆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对大陆深俯冲作用过程的研究已经成为21世纪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前沿和核心课题。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是国内外地质学家...
- 袁海齐
- 关键词:大陆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岩锆石U-PB定年
- 大别山宿松变质带~1.38 Ga花岗质岩浆作用的厘定及其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启示被引量:1
- 2024年
- 宿松变质带位于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南部,是一个相对低级变质的构造岩石单元,然而,却具有复杂的岩石组成和成因,并发育了被构造肢解、破碎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的变质岩石地层单位及相关的变质火成岩,为研究前寒武纪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在研究区的响应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对象和靶区。但是,研究区乃至扬子北缘都缺乏中元古代的火成岩。本文通过对宿松变质带北浴地区花岗片麻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首次发现研究区存在中元古代的花岗质岩石,其形成时代为~1.38Ga。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高的Zr饱和温度(875℃)表明,该类岩石的原岩属于板内A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裂解构造环境,是Columbia超大陆裂解在研究区的岩石学响应。结合已查明的~2.0Ga岩浆作用及相关盆地沉积,证明扬子北缘宿松变质带中原“宿松群”的部分岩石属于Columbia超大陆的一部分。
- 杨阳刘贻灿李远
- 关键词:花岗岩
-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新统阜宁组二段侵入岩围岩变质带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 2024年
- 火山岩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侵入岩分布广泛,油气显示活跃,已成为我国东部陆相盆地油气深化勘探和规模增储的重要领域,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目前针对火山岩对泥页岩围岩储层及其成藏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泥页岩围岩变质带能否作为勘探重点领域有待深入评价。为了推动苏北盆地侵入岩围岩变质带新类型油藏勘探,以溱潼凹陷阜二段侵入岩围岩变质带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薄片、全岩、测井等资料,系统揭示了泥页岩变质带储层特征,明确了岩浆侵入对阜二段变质带油气成藏的贡献。研究表明,溱潼凹陷阜二段泥页岩受岩浆侵入影响,泥页岩围岩发生蚀变形成环状变质带储层,岩浆的侵入具有明显“增储作用”;变质带储层发育孔隙、裂缝两类储集空间,储层发育程度受侵入岩厚度及烘烤强度控制,岩浆的侵入具有“催熟作用”,同等深度下泥页岩Ro可增加0.4%~0.5%;阜宁组侵入岩形成于吴堡期—三垛期,火成岩侵入形成环状变质带的时间早于油气充注期,具有良好的成藏匹配关系。受岩浆侵入、侵入岩空间分布以及源储匹配关系控制,溱潼凹陷阜二段侵入岩围岩变质带具有源储一体、近源富集的特征,是规模增储的新阵地。
- 臧素华
- 关键词:储层特征古新统溱潼凹陷苏北盆地
-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新集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新集石墨矿矿体赋存于东海群班庄组,矿体受地层控制明显。本文通过研究石墨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石墨矿石主要成分并与扬子陆块各类沉积岩对比,结合区域碳同位素判别物源。结果表明,新集石墨矿石主要为石墨石英片岩型石墨矿石;成矿原岩为碳质泥岩,但与一般碳质泥岩相比,CaO、MgO的富集程度更高,是成分较为特殊的碳质泥岩;矿石中碳同位素δ(^(13C))=-31.2×10^(-3)~-22.3×10^(-3),围岩大理岩δ(^(13C))=-0.8×10^(-3)~0.2×10^(-3),石墨与大理岩的碳同位素分布区间完全不同,二者没有重叠区,说明它们的碳质具有不同来源,石墨碳来源于有机沉积物。
- 王肖王陆超张凯王亮赵盛博洪连明
- 关键词:地质特征
- 北大别变质带高温变质作用的证据和时限:龚家岭地区刚玉片麻岩及其围岩的记录
- 2023年
- 长期以来,大别造山带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有关该造山带的高温或超高温变质作用的研究则相对有限,且主要集中于北大别变质带中残存的特征性岩石--榴辉岩和变基性岩,对于普遍发育的长英质和泥质片麻岩的变质属性和时限则极少涉及,制约了人们对该造山带形成与演化过程的充分解读。为此,本次研究以北大别龚家岭地区广泛出露的刚玉片麻岩和含辉石花岗闪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为研究对象,展开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岩相学、矿物化学分析、热力学评价和年代学研究。研究显示,这些片麻岩经历了麻粒岩相、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3个阶段的变质作用,温压条件分别为:(1)T=724℃~762℃和P=0.3~0.4 GPa;(2)T=586℃~595℃和P=0.3~0.4 GPa;(3)T=382℃~395℃和P=0.1~0.3 GPa,总体显示了近等压降温的特征。其中条件(1)基本达到了高温变质作用范畴,为北大别变质带中普遍发育的片麻岩的主期变质条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刚玉片麻岩具Group-Ⅰ和Group-Ⅱ两组锆石年龄,分别为709±19 Ma~677±19 Ma和207±2 Ma。含辉石花岗闪长片麻岩则记录了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等3组锆石年龄,分别为602±23 Ma~237±11 Ma、217±4 Ma和192±5 Ma。结合锆石CL图和Th/U比值分析,这两个片麻岩的Group-Ⅰ组锆石Th/U比均大于0.1(多数>0.4),均为岩浆继承锆石,该年龄反映了早期多岩浆事件。Group-Ⅱ组锆石的Th/U比均<0.1,显示了变质成因特征,其217~207 Ma年龄对应于主期麻粒岩相变质时限。Group-Ⅲ组锆石的Th/U比均<0.1,表现变质增生特征,其192 Ma年龄相当于角闪岩相变质时限。本次研究表明北大别变质带主体经历了浅层次的高温变质作用,缺乏高温超高压变质的“记录”。
- 彭春蕾石永红王娟侯振辉腊晓峰刘晓宇王智慧
-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
-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对极端变质作用P-T-t轨迹的限定 ——以西藏松多高压变质带为例
- 张忠炜
- 北大别变质带的高温-超高温变质演化和时限 ——来自龚家岭地区基性岩、花岗质和泥质片麻岩的记录
- 彭春蕾
- 火成岩热力变质带煤体微观特征与瓦斯放散演化规律
- 煤层受火成岩侵入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宏观上改变了吸附放散特性,从而改变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在开采扰动、地质环境变化以及煤体内部能量耦合作用下,含瓦斯煤介质将发生失稳,产生煤与瓦斯突出。因此,揭示微观...
- 刘洪达
- 关键词:火成岩瓦斯放散初速度煤与瓦斯突出孔隙结构
- 丹凤花岗岩和基性捕虏体的地球化学和锆石U-Pb-Hf-O同位素: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两期构造抬升事件的记录被引量:2
- 2023年
- 北秦岭造山带中广泛出露的早古生代花岗岩及其中的基性捕虏体,对于讨论该造山带早古生代地壳及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报道了丹凤地区枣园二长花岗岩及其中的斜长辉石岩捕虏体与黄柏岔岩体中的斜长角闪岩捕虏体的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Hf-O同位素组成。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辉石岩锆石U-Pb定年获得了493±8Ma原岩年龄和468±4Ma~460±5Ma的角闪岩相变质年龄。锆石U-Pb定年表明枣园花岗岩侵位于晚志留世(419±4Ma)。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辉石岩SiO 2含量介于49.69%~50.73%之间,呈现镁质、准铝质和钙碱性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并且大部分锆石具有较高的εHf(t)值(-0.3~7.5)和锆石δ18 O值(5.61‰~8.20‰)。这些特征指示其原岩可能源于俯冲板片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枣园花岗岩SiO 2含量为70.11%,呈现高硅碱,贫铁镁,弱过铝,富集LILEs和LREE以及亏损HFSEs的特点;与I型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花岗岩具有较高的εHf(t)值(0.1~3.9)和δ18 O值(8.72‰~9.66‰)。这些特征指示花岗岩是由蚀变的年轻地壳经黑云母脱水熔融形成。结合北秦岭高压-超高压(HP-UHP)岩石、早古生代花岗岩和基性岩研究现状,表明该区在早古生代经历两期构造抬升事件并伴随退变质和深熔作用,分别发生在中-晚奥陶世和晚志留世。
- 张娟程昭张宏福杨港
- 关键词:花岗岩北秦岭造山带
- 碰撞后岩浆作用与陆壳生长:以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为例被引量:4
- 2023年
- 碰撞后岩浆活动对于了解造山带垮塌和去根过程及陆壳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中形成于400~360 Ma的碰撞后花岗岩-辉长岩侵入体和镁铁质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其中,花岗岩侵入体具有典型的I-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壳幔相互作用的岩浆混合.来自地幔的镁铁质岩脉可以划分为两组:(1)392~375 Ma中基性岩脉;(2)约360Ma超基性岩脉.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镁铁质岩脉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随形成时间的变新而逐渐亏损,地幔源区从岩石圈地幔变为软流圈地幔.这种源自地幔的镁铁质岩浆活动是碰撞后岩浆活动开始和造山带垮塌的关键指标.结合碰撞后岩浆作用的特征,提出了一个地球动力学模型来解释柴北缘约35百万年(Ma)的造山带垮塌去根过程,在395~375 Ma发生缓慢的岩石圈地幔侵蚀,360 Ma前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岩石圈地幔垮塌,同时软流圈地幔上升.地幔岩浆的加入表明碰撞后阶段是大陆生长的重要时期.
- 周辰傲宋述光
- 关键词:拆沉作用陆壳生长岩石学地球化学
相关作者
- 许志琴

- 作品数:360被引量:6,553H指数:5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榴辉岩 青藏高原 超高压变质带 俯冲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 杨经绥

- 作品数:451被引量:5,571H指数:5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蛇绿岩 地幔橄榄岩 铬铁矿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榴辉岩
- 游振东

- 作品数:140被引量:992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榴辉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超高压变质岩 高压变质带
- 刘福来

- 作品数:214被引量:2,264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锆石 片麻岩 地球化学 U-PB定年 变质杂岩
- 张立飞

- 作品数:195被引量:1,563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榴辉岩 西南天山 俯冲带 新疆西南天山 岩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