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篇“ 叙事动力“的相关文章
傣族叙事诗《兰嘎西贺》的叙事学解读——以叙事动力为视角
2024年
《兰嘎西贺》讲述的是王子召朗玛和公主南西拉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欲望动机是其叙事动力的主要来源。此外,期待视野的运用也使叙事得到推动。本文通过叙事动力的视角,解读《兰嘎西贺》文本的叙事情节,分析叙事动力的作用,进而揭示其主题和思想内涵。
廖镇溆
关键词:叙事动力主题内涵
精巧的网——福克纳《干旱的九月》中的双重叙事动力
2024年
福克纳的《干旱的九月》是美国文学启示录的一部分。小说通过未叙述的情节驱使读者做出反应,在展示暴力、疯狂与悲剧性死亡结局的显性进程下,同时通过隐性进程对南方社会转型期的现代性多元价值体系进行建构。各种基于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隐蔽轨道引导故事的情节发展,形成互补的双重叙事动力。通过这种双重叙事动力,展现了这个南方小镇上的人们在时代的冲击下对生命虚无的感受,以及精神的荒原,它就像精巧的网,交织着福克纳对于战后南方道德和精神层面的复杂重现。
吴茜茜
关键词:福克纳《干旱的九月》
隐性进程的双轨表意:电视剧双重叙事动力读解
2023年
在电视剧情节发展的背后有时会存在一条连续的、总体性的叙事暗流,即为其隐性进程。通过与情节发展的正反向互动,这一隐性进程的设置可为故事讲述创造出并行、颠覆的双轨表意效果。两者并行时,一以贯之的反讽描写、两条冲突线索并置等可以带来互补性效果;反之,进程中的双重叙事动力则会呈反向促动,生发结构性矛盾,产生种种反差性效果。对于电视剧创作而言,如何合理构建隐性进程是关键。
李轩
关键词:电视剧叙事动力
“隐性进程”与双重叙事动力被引量:1
2022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评界认为经典叙事学的情节分析模式过于静态,因此越来越关注对叙事动力的研究。在很多作品的情节发展背后,存在笔者命名为“隐性进程”的另一种隐蔽的叙事动力,它在显性情节动力的背后,从头到尾与之并列运行。
申丹
关键词:经典叙事学双重叙事情节分析叙事动力
我国电视真人秀的叙事动力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真人秀进入我国后,在我国的社会语境中形成了新的创作逻辑和节目样貌。作为季播类型的节目,真人秀需要在较长时间段内持续叙事,且能对观众产生持续吸引力,这是当前真人秀创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叙事动力为研究重点,一方面探讨真人秀叙事动力的要素,另一方面探究当下创作语境中导致真人秀叙事动力不足的阻力因素,最终针对真人秀创作提出切实的思考和建议。
彭宇灏
关键词:真人秀叙事动力
双面生活:海明威《士兵之家》中的双重叙事动力
2022年
海明威《士兵之家》的主人公克莱勃斯有两副面孔,其生活兼具积极与消极两面。从显性情节来看,他是"迷惘一代"的典型代表。他活在战争带来的创伤之下,被战争异化成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落魄者。显性情节通过展现克莱勃斯的消极生活,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战争。然而,隐性进程借由隐蔽的对话性文本逐步赋予主人公话语权,让其为自己辩护,进而颠覆了情节发展中克莱勃斯消极生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其积极的意识。隐性进程揭露了小镇居民的虚伪,并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两种叙事进程塑造了充满冲突的人物形象,但其构筑的主题却互为补充:隐性进程中资本主义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显性进程中克莱勃斯的异化,并使其心无归处。
李天鑫
关键词:战争异化
“隐性进程”与双重叙事动力被引量:27
2022年
在不少叙事作品中,情节发展与"隐性进程"在富有张力的关系中共存。"隐性进程"是一种强有力的隐蔽叙事动力,不同于以往挖掘出来的各种深层意义;它以其独特的方式使读者反应复杂化。显性和隐性进程在作品中从头到尾并列运行。情节发展本身可从各种不同角度阐释,而与之并行的隐性进程则进一步呈现出与之对照甚或对立的主题意义、人物形象和美学价值,邀请读者做出更为复杂的反应。这两种叙事动力以各种方式产生互动,从和谐互补一直到剧烈颠覆。当作品中存在双重叙事动力时,若仅仅关注情节发展——无论从多少种角度切入——都难免会对主题意义、人物形象和美学价值产生片面理解甚或严重误解。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来,对叙事作品的探讨一直聚焦于情节发展。若要挖掘和解释"隐性进程"和双重叙事动力,在叙事学、文体学和翻译学等领域,都需要打破长期批评传统的束缚,对现有的理论概念和研究模式加以拓展或革新。
申丹
现实:作为目的和方法——《应物兄》叙事动力分析
2021年
《应物兄》依赖现实主义精神和现代主义训练,同时还调动了中国古代思想资源和叙事智慧,使用了经验“层累”这一特殊叙事动力,把细小的经验片段“堆积”在一起,从“势能”演变成“动能”:情节不是被因果律和目的论推动的,是靠着“事体情理”滋蔓出来的,小说中的世界获得了如同现实一样的逼真效果,与阅读者的经验和期待产生耦合,不断生成意义的增殖。动用这一叙事动力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与时代对话,把握现实。当下巨大变化之后的现实迫使小说家必须更新自己的思想资源和认知方法,以及两者的集中体现——艺术手段。《应物兄》这部以现实为目的也同时以现实为“方法”的作品,启示我们,小说也许可以再多一些“自我革命”的智慧和勇气。
计文君
关键词:叙事动力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视听语言及其叙事动力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城市形象研究是新时代的一个热点,对城市形象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作为城市形象最直观的传播方式,城市形象宣传片凝练了城市独特的人文基因,其重要目的是全方位塑造、展示和传播城市形象。以粤港澳大湾区等最新中英文形象宣传片为语料,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形象宣传片文字、图像和音乐等视听语言进行多模态叙述和编码,解构和建构城市形象的标志性语言符号及其叙事动力。城市形象宣传片采用故事化叙事和隐喻化生成方式,通过人物形象、现代建筑设施、历史人文特质和科技教育水平等语言符号和叙事力量,挖掘受众的理性诉求和附加体验,创造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共情能力,塑造城市形象并打造城市品牌。
尹雪艳李晓珍
关键词:城市形象视听语言叙事动力
《长日留痕》的叙事动力研究
石黑一雄是日裔英国籍作家,于二〇一七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长日留痕》于一九八九年获得布克奖,后闻名于国内外文坛。石黑一雄善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建构小说文本内容。在《长日留痕》中,石黑一雄采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者,以第二次...
通拉嘎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申丹
作品数:123被引量:2,703H指数:3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文体学 叙事学 隐含作者 叙事 翻译
李永东
作品数:22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家族小说 叙事模式 小说 叙事话语 现代家族小说
鲁太光
作品数:90被引量:10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长篇小说 文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艺创作 文学
韩一嘉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一中学
研究主题:《秋天的怀念》 叙事动力 心灵成长 救赎 母爱
齐红
作品数:18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市职业大学
研究主题:女性 叶弥 流图 知识女性 女性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