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4篇“ 口腔鳞癌组织“的相关文章
LOXL2、miR-26a-5p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like 2,LOXL2)、微小RNA-26a-5p(miR-26a-5p)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79例O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OSCC组织、癌旁正常组织LOXL2 mRNA、miR-26a-5p表达水平;分析二者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LOXL2与miR-26a-5p的相关性;分析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OSCC组织中LOXL2水平升高,miR-26a-5p水平降低(P<0.05)。LOXL2和miR-26a-5p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LOXL2水平与miR-26a-5p呈负相关(P<0.05)。LOXL2 mRNA低表达组、miR-26a-5p高表达组OSCC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LOXL2 mRNA高表达组、miR-26a-5p低表达组(P<0.05)。miR-26a-5p、淋巴结转移、LOXL2 mRNA、分期是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OSCC组织LOXL2 mRNA表达水平较高,miR-26a-5p表达水平较低,均与OSCC淋巴结转移、分期、分化程度等临床特征及预后有关,为临床评估OSCC患者病情及预后提供新思路。
卢丽先郭娇娇刘英奇史东晔刘晓燕
关键词:口腔鳞癌预后临床病理特征
CD155在口腔鳞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佳佳
EGFR、PRDX4、GLUT-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氧化物还原蛋白4(PRDX4)、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口腔鳞癌患者74例,比较其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EGFR、PRDX4、GLUT-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其与OSCC病理特征、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OSCC癌组织中EGFR、PRDX4、GLUT-1 mRNA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OSCC患者组织EGFR、PRDX4、GLUT-1表达水平互相呈正相关(P<0.001)。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Ⅲ期~Ⅳ期患者EGFR、PRDX4和GLUT-1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EGFR、PRDX4、GLUT-1阳性表达者总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OSCC癌组织EGFR、PRDX4、GLU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时间紧密相关,可能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
王丹张洁刘辉勇
关键词:EGFRGLUT-1口腔鳞癌
CD155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迁移、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索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CD15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CD155对OSCC细胞迁移、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验证OSCC组织中CD155的表达,χ^(2)检验,COX回归分析CD155的表达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CD155在OSCC细胞系中的转录水平。转染CD155干扰RNA后,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CD155对人舌鳞癌SCC15细胞的生物行为功能的影响。结果CD155在OSCC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表达显著升高(χ^(2)=50.750,P<0.0001);在Ⅲ+Ⅳ期(χ^(2)=25.488,P=0.001)、中低分化(χ^(2)=6.299,P=0.012)及T3+T4浸润深度(χ^(2)=23.820,P=0.001)、有淋巴结转移(χ^(2)=7.830,P=0.005)的患者中CD155的高表达率较高;高表达CD155与患者生存期较短有关(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CC患者生存期较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OSCC细胞中CD155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在转染siRNA-CD155的SCC15细胞中,实验组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D155在OSC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较高,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干扰CD155表达可对OSCC细胞生物学功能产生影响,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
张佳佳艾尔法提·艾麦尔郭超杰王晖予方桃莉徐江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RSK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可变剪接发生与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目的:1、检测分析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中核糖体6蛋白激酶4(Ribosomals6kinase,RPS6KA4/RSK4)的mRN...
陈娜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抑癌基因可变剪接
基于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FNDC1基因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FNDC1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功能。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转录组测序和细胞实验,检测FNDC1在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OSCC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FNDC1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P<0.05),FNDC1表达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表明FNDC1与OSCC诊断之间的强相关性。同时还发现FNDC1的表达水平与吸烟(P<0.05)、临床分期(P<0.001)和病理分期(P<0.001)相关。FNDC1与细胞恶变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在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具有更高水平的表达。FNDC1与多种免疫细胞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证实FNDC1在OSCC中高表达,且与OSCC的进展相关。
张晓燕张诗晗李海洋马行悦李曼刘文静李向军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信息学
LINC00657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影响的研究
焦念鹏
口腔鳞癌组织中LINC01605的表达及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LINC01605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口腔鳞癌病人的口腔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各40例,分析口腔鳞癌组织中LINC01605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处于对数期的口腔鳞癌细胞CAL-27随机分为:CK组(正常培养)、si-NC组(转染si-NC)、si-LINC01605组(转染si-LINC01605)、pcDNA组(转染pcDNA)、pcDNA-LINC01605组(转染pcDNA-LINC01605);qRT-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LINC01605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神经型钙黏素(N-cadherin)、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体内移植瘤实验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LINC01605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LINC01605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与CK组、si-NC组比较,si-LINC01605组CAL-27细胞中吸光度值、克隆形成率、侵袭细胞数目、划痕愈合率、PCNA、MMP-2、MMP-9、N-cadherin蛋白表达及裸鼠体内移植瘤质量均降低(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CK组、pcDNA组比较,pcDNA-LINC01605组CAL-27细胞中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1)。结论:LINC01605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LINC01605可抑制CAL-27细胞侵袭和迁移。
贾崴崴胡洋柳星光
关键词:口腔鳞癌迁移
转录因子E2F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9月-2022年9月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治的8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10例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2F1在80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E2F1对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E2F1在癌旁组织中为阴性表达,在口腔鳞癌组织中为阳性表达,表达具有差异。E2F1强阳性表达与弱阳性表达在T分期、临床分期和生存状态上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E2F1的强阳性表达是预测OS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E2F1强阳性表达的OSCC患者与E2F1弱阳性表达的OSCC患者相比预后较差(HR=16.464,P<0.001)。结论转录因子E2F1的强阳性表达是OS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转录因子E2F1有可能成为评价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一种新型分子标志物。
郭治辰龚忠诚赵化荣赵化荣李晨曦
关键词:口腔鳞癌E2F1预后免疫组化分析
口腔鳞癌组织中RACK1与EGP40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癌组织中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 receptor 1,RACK1)与上皮糖蛋白40(epithelin glycoprotein 40,EGP40)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OSCC根治术,术后随访3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ACK1与EGP40的表达水平。对比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ACK1与EGP40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OSCC患者癌组织中RACK1与EGP40阳性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影响OS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癌组织中RACK1与EGP40的表达与术后无瘤生存的关系。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癌组织中RACK1与EGP40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临床Ⅲ期、有颈淋巴结转移、有浸润脉管的OSCC患者癌组织中RACK1与EGP40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中高分化、临床Ⅱ期、无颈淋巴结转移、无浸润脉管者(P<0.05),T3期OSCC患者癌组织中RACK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T2期(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期(RR=6.290,95%CI:2.588~15.287)、颈淋巴结转移(RR=5.995,95%CI:2.467~14.571)、RACK1阳性(RR=4.495,95%CI:1.850~10.925)、EGP40阳性(RR=4.559,95%CI:1.876~11.079)是影响OS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P<0.05)。RACK1阴性表达患者的无瘤生存曲线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EGP40阴性表达患者的无瘤生存曲线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OSCC患者癌组织中RACK1与EGP40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相关,RACK1、EGP40阳性表达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增加。
段咏华吴开柳梅健周谊渊刘梦石
关键词:口腔鳞癌预后

相关作者

宋宇峰
作品数:124被引量:378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研究主题:口腔鳞癌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 血管生成 口腔鳞状细胞癌
冯红超
作品数:51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鳞癌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 血管生成 口腔鳞癌组织
刘健
作品数:34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口腔鳞癌组织 口腔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丝素蛋白 CD44V6
陈乔尔
作品数:91被引量:259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鳞癌 鳞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口腔肿瘤 口腔鳞癌组织
陈万涛
作品数:411被引量:67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鳞癌 口腔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口腔癌 头颈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