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篇“ 古人口学“的相关文章
生命表法在人口学中的应用误区
2023年
生命表是人口学发展早期的常用方法,但历来受到许多质疑。其问题主要有:死亡率误区和队列假设的影响,静止人口假设或稳定人口假设问题,模型生命表存在的问题,人骨年龄估计问题和抽样缺陷问题。生命表的意义主要在于其可以直观展示人口的死亡过程和计算人口的预期寿命。目前在人口学中,生命表已逐渐趋于淘汰,而以风险模型为代表的其他方法成为了研究人口死亡模式的新方法。
侯侃
关键词:古人口学生命表
新疆吐鲁番盆地青铜—早期铁器时代人群的人口学研究
安令雨
沣西新城曹家寨清代墓地人口学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曹家寨墓地是一处位于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清代平民墓地,文章通过体质人类人口学研究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对曹家寨墓地的人口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沣西新城曹家寨清代居民的性别比为117.5,男性远多于女性,可能与清代盛行的"溺女婴"风俗有关。两性的死亡高峰皆在中年期,但生育行为使得女性壮年期的死亡率是男性的2倍多,有更多的男性居民活到了老年期,表明男性个体有相对更长的寿命。墓地人骨的埋葬方式和迁葬行为,反映了清代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形式以及平民阶层个体家庭为主的家庭结构。
赵东月刘昊鹏杨磊
关键词:清代古人口学
黑水国遗址汉代墓地人口学研究
2022年
2018年甘肃省文物考研究所对黑水国遗址汉代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面积约16000平方米,共发掘墓葬119座。墓葬类型主要包括长斜坡墓道竖穴土坑墓、长斜坡墓道土洞墓、长斜坡墓道砖室墓、个别竖穴偏洞室墓和竖穴直洞室墓。根据墓葬的排列分布,推测该墓地应为多个家族墓地形成的大型公共墓地。黑水国遗址汉墓根据墓葬形制演变、棺椁形制及器物组合演变与周边地区汉代墓葬比较,大致可以分为五期:第一期为西汉中期偏晚,第二期为西汉晚期,第三期为王莽前后至东汉早期,第四期为东汉中晚期,第五期为唐代。本次发掘共清理人类骨骼126具,这些人骨资料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汉代张掖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人口结构和生活状况。
熊建雪蒙海亮陈国科文少卿
关键词:西汉晚期家族墓地抢救性发掘土洞墓
江苏兴化蒋庄遗址良渚文化墓地的人口学被引量:4
2021年
人口学研究包含对人口学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的研究,本文对江苏兴化蒋庄遗址良渚文化墓地进行了性别、年龄结构的分析和生育水平的估计,后者采用的是用n_(30+)/n_(5+)估算粗出生率的方法。蒋庄人口的性别比是105,属于正常范围。模型拟合研究发现蒋庄人口的死亡年龄结构接近正态分布,这种现象可能与婴幼儿统计漏查、成人年龄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老年"标准的定义有关。通过估算粗出生率并将蒋庄样本和其他新石器时代人骨样本进行粗出生率的对比,发现蒋庄人口的生育水平较高,可能与其环境优渥、文明进步有关。研究还表明,对新方法的尝试和对人骨样本代表性的重视是推动人口学进步的关键。
侯侃林留根甘恢元闫龙朱晓汀
关键词:古人口学良渚文化
“区域模型生命表”在人口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作为普通生命表的归纳总结,"模型生命表"反映了人口发展的普遍现象和内在规律。本文将"区域模型生命表"引入人口学研究,以大甸子墓地为例对婴幼儿组和高龄组死亡人数进行了调整。根据校正后数据所编制的简略生命表,该遗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下降为24.12岁,年龄别死亡率曲线呈更加合理的"U"型。鉴于人口学中样本容量和代表性往往较差,引入"区域模型生命表"对偏差数据校正后再进行人口研究将使所得结论更加合理可靠。
李楠
关键词:古人口学婴幼儿死亡率
哈民忙哈遗址房址内人骨的人口学研究——史前灾难成因的法医人类证据被引量:22
2014年
通过对内蒙哈民忙哈遗址人骨死亡年龄的统计与分析,得出该群体的年龄结构框架:房址内人骨的平均死亡年龄为26.8岁,男性平均死亡年龄为34.3岁,女性的平均死亡年龄为30.6岁;群体的死亡高峰期集中在未成年期、壮年期和中年期,无老年期个体;F40与其他房址居民总体平均死亡年龄比较接近(26.2岁<27.7岁),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上略有差异,F40相对于其他房址,个体死亡年龄上表现出更为集中的分布特点。哈民组与喇家组和庙子沟组的年龄结构比较结果显示,哈民组与庙子沟组有着更相似的年龄构成,从而反映出在这3个史前灾难遗址的成因方面,哈民忙哈遗址与庙子沟遗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共性,即均可能与某种急性传染病(瘟疫)的突然爆发有关。F40人骨堆积应为代人类有意识将遗骸逐次拖入房内,集中堆放而形成。其他房址鉴于死者狰狞的体态和随身佩戴玉器的证据,房内人骨堆积很可能是个体死后的原始场景。
朱泓周亚威张全超吉平
关键词:古人口学法医人类学
人口学有关问题新探被引量:1
1983年
人口学正在向纵深发展,近百年来出现了若干分支科。人口学人口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虽然尚处于幼年时期,但发展趋势业已形成,其前途十分广阔。下面就人口学的涵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社会作用以及发展前景,谈谈个人的见解。
武文军
关键词:古人口学实物史料古人类学田野考古旧石器时代古代社会
过渡分析在先秦时期人骨年龄估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成人骨骼年龄的估计向来是存在许多困难和争议的。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回顾可知,尽管早已研发出了相对较可靠的用耻骨联合、髂骨耳状关节面等特征部位的形态估计年龄的方法,但鉴于“年龄模拟效应”的存在,这些方法都不可避免地会使估计的结果出现偏差。建立在贝叶斯方法和最大似然估计的基础上,Jesper Boldsen等研发出的“过渡分析”能够有效地消除上述不良影响。借助ADBOU软件,通过对山西先秦时期人骨样本进行过渡分析的实践,发现传统的形态观察法和过渡分析法会造成估计得到的死亡年龄结构出现差异。由于年龄估计结果的差异会对人口学研究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在借鉴过渡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年龄估计方法的改进。
侯侃
关键词:古人口学年龄鉴定
西藏皮央·东嘎墓群人骨研究
本文对2018-2019年度皮央·东嘎墓群6处墓地(格林塘、吉翁、却丹嘎琼、皮央组、卡基和日波墓地)47座墓葬出土人骨进行生物考观察和分析。研究内容涉及人口学病理和骨骼埋藏等方面,为理解青藏高原西部代人群...
曹豆豆
关键词:古人口学埋藏学

相关作者

朱泓
作品数:211被引量:714H指数:1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墓地 人骨 人骨研究 颅骨 遗址
闫龙
作品数:9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
研究主题:遗址 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 墓地 南京博物院
王晓毅
作品数:44被引量:301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研究主题:遗址 墓地 陶寺遗址 考古 陶寺城址
李楠
作品数:11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研究主题:西周时期 周公庙遗址 商周时期 古人口学 动物骨骼
周亚威
作品数:70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遗址 仰韶文化 颅骨 墓地 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