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篇“ 可控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章
- 食管癌可控危险因素暴露变化对癌症发病趋势的影响及筛查效果研究
- 宋颂
- 活动性甲状腺相关眼病可控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
- 2023年
-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常见于Graves病,又称Graves眼病,常发生在双侧眼,部分患者有自愈倾向。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上睑退缩、眶周组织水肿、眼球突出等,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目前,TAO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自身免疫功能异常被认为是TAO的主要发病因素。目前激素治疗仍为TAO的一线治疗方案,但现免疫靶向治疗取得重大进展,为TAO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治疗的选择应基于对临床活动和严重程度的评估。本文就TAO的可控危险因素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帮助。
- 刘敬董建军
-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可控危险因素干预措施
- 可控危险因素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的研究
- 2023年
-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方面的疾病,主要特征为记忆力衰弱和认知障碍,其病因具有显著的复杂性特点,诱因较多,而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确定。该病发展较慢,起病不急,病情不易发现,难以准确掌握具体的发病时间,常见于高龄老人,少数患者在精神受到刺激后或者身患其它疾病时,病情发展速度加快,病症越发明显。由于不清楚该病发病机制,因此加强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影响因素非常重要。
- 陈冬辉张玉杰包丽颖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 兵团系统女性乳腺癌可控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研究分析兵团系统女性乳腺癌可控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于2018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随机选取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及农一师阿拉尔医院首次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病例组,以相同医疗机构该时间段就诊的乳腺良性疾患的患者为对照组.将收集的病例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按照绝经状态进行分组,其中病例组495人,对照组497人,采用统一编制的问卷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生理生育等多个方面.采用卡方检验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特征、生理生育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对BMI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着BMI的升高,乳腺癌发病风险越高(P=0.001,OR=5.871,95%CI(2.722~15.849));初次生育年龄越高,乳腺癌发病风险越高(P=0.001,OR=3.989,95%CI(1.735~9.171));口服避孕药越多,乳腺癌发病风险越高(P=0.001,OR=3.658,95%CI(1.822~7.345));有流产史的患者,乳腺癌发病风险越高(P=0.001,OR=7.714,95%CI(2.234~26.638));未生育或哺乳的患者,乳腺癌发病风险越高(P=0.003,OR=4.898,95%CI(1.840~13.035));年龄及民族不是乳腺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过高、口服避孕药、初次生育年龄大于30岁、未生育哺乳、流产史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应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等途径加强宣教提高女性早生育,哺乳及减少流产的意识,从而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生.
- 庄峰艾万朝王忠江涛汤磊
- 关键词:乳腺癌
-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可控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人数也在迅速增长。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之后,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一组重要疾病。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改变潜在危险因素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益处,教育、营养、保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可控危险因素的控制将成为减轻全球老年认知障碍负担的强大策略。本文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可控危险因素展开综述,旨在为更好地预防其发病和进展提供一定帮助。
- 孙彬彬张媛媛贾建军
- 关键词: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
- 胃癌可控危险因素10年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1年
- 胃癌至今仍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位于全球癌症死因第3位。我国是胃癌高发区,发病率为34.6/10万人,死亡率为30.2/10万人[1]。一方面,胃癌发病原因较复杂,机制不明确。另一方面,引发胃癌的危险因素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2]。目前胃癌发病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人口学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因素、生活环境因素、感染因素、遗传因素、药物因素和心理因素。众多的危险因素中有部分是可控制和改善的,因此有学者将胃癌称为"可预防的癌症之一"[3]。
- 简丹丹吴清明龙辉
- 关键词:胃癌
-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可控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的可控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关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发表时间为2009–2019年。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25篇病例对照研究入选,累计乳腺癌病例10054例,对照126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月经初潮年龄≥14岁〔0.55(0.27,1.11)〕、绝经状态〔0.99(0.69,1.42)〕、生育史〔0.96(0.68,1.37)〕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无关。与对照组人群相比,乳腺癌家族史〔3.44(2.23,5.31)〕、肿瘤家族史〔2.27(1.67,3.10)〕、良性乳腺疾病史〔4.00(2.702,5.93)〕、月经不规律〔1.96(1.56,2.44)〕、流产〔2.018(1.412,2.885)〕、未母乳喂养〔1.39(1.27,1.54)〕、口服避孕药〔1.575(1.11,2.234)〕、吸烟〔2.2(1.71,2.83)〕、被动吸烟〔1.537(1.22,1.936)〕、饮酒〔1.57(1.28,1.92)〕、缺乏体育锻炼〔1.49(1.35,1.64)〕、超重〔体质量指数(BMI)≥24)〕〔1.264(1.07,1.494)〕、肥胖(BMI≥28)〔1.79(1.344,2.383)〕是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其中吸烟、饮酒、超重及肥胖、口服避孕药、母乳喂养、体育锻炼为女性乳腺癌可控危险因素。结论:为了降低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应从改变人群暴露于可控的因素方面进行,如加强体育锻炼、控制吸烟饮酒、避免口服避孕药、控制体质量的等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 陈文娟王邦龙王忠汤磊庄峰
- 关键词:乳腺癌病例对照META分析
- 脑梗死患者流行病学不可控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分析脑梗死流行病学不可控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抽取广州市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出院的脑梗死患者,采用Excel 2013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逐年增加,主要是男性患者的增加,男女平均性别比为1.78:1;脑梗死患者的高发年龄段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占比为68.48%;医院所在区域脑梗死的高发季度是每年的第3季度。结论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段及各季度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各种因素跟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宣传措施提供客观的依据。
- 詹少英师雯琦
- 关键词:脑梗死性别年龄季度
- 社区医师对脑卒中二级预防可控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及培训效果研究被引量:13
- 2019年
- 背景脑卒中后二级预防对于患者预防血管并发症、再发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医师是开展脑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要力量。目的了解社区医师对脑卒中二级预防可控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评价对社区医师进行相关培训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北京市门头沟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选取执业范围为内科或全科的社区医师50例,进行脑卒中二级预防可控危险因素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脑卒中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心房颤动、抗血小板治疗的规范化二级预防治疗与管理。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后对纳入社区医师进行相关知识考核,比较培训前后的合格率,采用柏拉图分析法探讨培训未达标项(合格率<90.0%)的影响因素。结果培训前,社区医师血压相关知识的合格率达80.0%,其他因素相关知识的合格率均<80.0%。培训后,社区医师对血压、血糖、血脂、心房颤动、抗血小板治疗相关知识的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P<0.05);对血压、血糖、血脂、抗血小板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达标[合格率分别为100.0%(50/50)、92.0%(46/50)、90.0%(45/50)、96.0%(48/50)],对心房颤动相关知识的培训未达标[合格率为70.0%(35/50)]。柏拉图分析结果表明,导致社区医师对心房颤动相关知识培训未达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对抗凝药物的了解(40.0%,20/50)、心房颤动抗凝适应证的掌握(28.0%,14/50)、心房颤动抗凝出血风险的评估(18.0%,9/50)。结论目前社区医师对脑卒中二级预防主要可控危险因素的认知不足,对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较好,对心房颤动相关知识的认知较差,规范性培训可以提高其认知水平。
- 高彩红裴建基马丽芳穆利春朱倩倩安强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卒中
-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可控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通过分析250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骨质疏松可控危险因素,为此类患者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2018年1月到2019年11月期间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250例,完善相关检查,分析临床特点;对此群体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250例患者中,严重骨质疏松患者16例,占比6.4%。血糖控制达标者66例,占比26.4%;使用2种以上糖尿病治疗药物的176例,占比70.4%;血清睾酮水平低于中位数者87例,占比34.8%;吸烟者56例,占比22.4%;超重及肥胖者138例,占比55.2%;体重偏低者6人,占比2.4%;合并慢性疾病者197例,占比78.8%;坚持运动者88例,占比35.2%;运动偏少者117人,占比46.8%;已经接受骨营养保护剂治疗者92例,占比36.8%;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者24例,占比9.6%。(2)可以控制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血糖控制差、睾酮低、运动少及合并慢性疾病是最相关的可控危险因素。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人群存在自身特点且治疗率低,对于此类人群,戒烟、控制血糖达标、规律运动、积极防治合并症及适当补充睾酮是必要的防治骨质疏松措施。
- 李春岭严丽君卜冰冰蒋升张宏武
- 关键词:老年男性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
相关作者
- 陈燕

- 作品数:228被引量:1,246H指数:18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 中医护理 医院感染 护理 老年人
- 秦莉花

- 作品数:151被引量:7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绝经综合征 脑泰方 护理专业 脑缺血
- 王朝宁

- 作品数:10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护士 护理质量 代谢综合征 瘦素
- 李丹

- 作品数:140被引量:61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癌胚抗原 CEA 成骨细胞
- 陈纪春

- 作品数:52被引量:57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队列研究 发病率 心血管疾病 发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