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7篇“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相关文章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173例,其中单纯COPD组103例,COPD合并抑郁组7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PD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COPD合并抑郁组COPD评估测试评分、治疗依从性差占比、合并慢性病占比、独居占比及血清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均高于单纯COPD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率(FEV_(1)pred)、职工医疗保险占比均低于单纯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EV_(1)/FVC、FEV_(1)pred、治疗依从性、医疗保险类型及血清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均为COPD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三者单独及联合均对COPD合并抑郁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COPD患者发生抑郁与多种因素有关,血清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联合检测对COPD患者合并抑郁诊断有一定价值。
张长洪张志华姬泽萱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HIV/HCV混合感染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水平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在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R4^+CD4^+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DR5^+CD4^+T细胞、TRAIL^+CD4^+T细胞的比例,CD4细胞计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可溶性TRAIL(s TRAIL)浓度;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血浆HIV、HCV核糖核酸载量。结果混合感染者DR5^+CD4^+T细胞比例高于HCV单纯感染者(P=0.03),与HIV单纯感染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未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单纯感染者的sTRAIL浓度高于接受HAART的HIV单纯感染者(P <0.01)。sTRAIL浓度与HIV病毒量呈正相关(r=0.631,P <0.01);DR5^+CD4^+T细胞比例与CD4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377,P <0.01)。结论在HIV感染状态下,CD4细胞可能对TRAIL诱导凋亡更加敏感,而混合感染HCV后对CD4细胞凋亡的进一步影响或许并不涉及TRAIL及其受体。
詹永婧李兴旺田耕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CD4^+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河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前列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在欧洲和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多年来一直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率居第二位。虽然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于欧美等国家,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医疗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和...
李俊龙
关键词:河蚌前列腺癌细胞凋亡PC-3细胞
文献传递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水平的变化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与T2D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T2DM患者84例(T2DM组)和正常对照人群42名(NC组),ELISA测定各类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T2DM组血清IL-1β、MCP-1和TNF-α水平均高于NC组(P<0.01);NC组sTRAIL水平高于T2DM组(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低HDL-C、高IL-1β和MCP-1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IL-1β和MCP-1与T2DM有一定相关性,可能参与了T2DM的发生发展,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常微微姚新明梁伟朱丽君姚应水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白细胞介素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2018年
目的制备特异性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单克隆抗体,为建立TRAIL酶联吸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原核表达系统重组制备的可溶性人sTRAIL作为抗原,利用杂交瘤技术筛选获得抗人TRAIL?mAb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法生产腹水,经间接ELISA方法检测腹水效价,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制备获得一株可稳定分泌抗人TRAIL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属IgG2b亚类;腹水效价达1:5×10^6以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可特异性识别人TRAIL,而与TNF-α和Fas-l无明显的交叉反应。结论制备了具有高特异抗原结合特性的TRAIL mAb。
周岩武坚锐孙夏瑜
关键词:TRAIL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分子改造、制备及抗肿瘤活性鉴定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是含有281个氨基酸残基的II型跨膜糖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u...
沈飞
关键词:STRAIL定点突变可溶性表达
文献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瞬时表达
2016年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具有特异性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的特点,被认为是肿瘤凋亡疗法较有希望的候选药物。植物生物反应器在药用蛋白质生产方面具备较大优势。构建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进行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瞬时表达,并对目的蛋白的体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氏烟叶片中目的蛋白平均表达量为68.60 pg/mg TSP;在浓度为200 pg/m L时,对NCI-H460细胞株的抑制率为28.75%。研究表明,经密码子优化的编码基因能够在受体植物中表达出有活性的目的蛋白,为开展目的基因的稳定转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魏琦超张锐孟志刚孙国清周焘赵雷霖郭三堆
关键词:表达量生物学活性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是TNF超家族成员之一,其最早由Wiley等[1]于1995年从人心肌c DNA文库中克隆并命名。TRAIL具有膜结合型和可溶型(s TRAIL)2种形式,在金属蛋白酶作用下,可被水解形成s TRAIL,s TRAIL保留了死亡受体结合域及功能域,与膜型TRAIL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活性。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病、
郑鹏茜刘立根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恒河猴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基因克隆、重组表达和功能研究
2015年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hTRAIL)因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而成为新型抗肿瘤候选药物。预测的恒河猴TRAIL(mmTRAIL)与hTRAIL高度同源,提示其有杀伤人肿瘤细胞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无mmTRAIL蛋白功能的报道。本文首先从恒河猴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中扩增了可溶性mmTRAIL编码基因,然后构建了pQE30-mmTRAIL表达质粒并进行诱导表达。通过Ni-NTA agarose亲和层析从破菌上清液中获得mmTRAIL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凝胶过滤层析表明,mmTRAIL在溶液中主要以三聚体形式存在。体外条件下,mmTRAIL对结肠癌细胞COLO205显示强烈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细胞BEA2b无害,表明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选择性。裸鼠荷瘤模型进一步证实mmTRAIL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具有抗肿瘤作用。这些结果表明,mmTRAIL能够杀伤人肿瘤细胞,可作为新型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进一步深入研究。
樊淼淼贾殿隆杨浩万琳卢晓风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细胞凋亡肿瘤靶向治疗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E.coil中的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
2015年
目的表达纯化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蛋白,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E.coli中表达C-端带有6×His标签的可溶性TRAIL蛋白,并优化诱导时间(4、6和8 h)和诱导剂IPTG的浓度(0.06、0.125、0.25、0.5、1 mmol/L)。表达产物经Ni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TRAIL(终浓度分别为100、200、400 ng/ml)的活性,并检测亲和层析过程中两种洗脱方式(洗脱液4℃留柱过夜后进行洗脱和洗脱液进柱后直接收集流出液)及纯化过程中两次透析的时间(均为24和48 h)对TRAIL活性的影响。结果最佳诱导时间为6 h,最佳IPTG诱导浓度为0.5 mmol/L。表达产物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0%,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可与兔抗人TRAIL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TRAIL终浓度为100、200和400 ng/ml的实验组的抑制率分别约为36%、53%和73%。亲和层析的两种洗脱方式的TRAIL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48 h比透析24 h获得的TRAIL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TRAIL蛋白成功在E.coli中表达,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优化后的TRAIL诱导条件和纯化方法可进一步大量生产高TRAIL蛋白的活性,满足了TRAIL的基础及临床相关研究的要求。
王少华郑海锋王宇涛杨利军杨涛
关键词: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大肠埃希菌基因表达纯化生物学活性

相关作者

朱烨
作品数:70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病 原发性胆汁性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杨再兴
作品数:149被引量:464H指数:12
供职机构: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肝硬化患者 表达及临床意义
仲人前
作品数:681被引量:2,334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患者 自身抗体 颗粒溶素
梁艳
作品数:108被引量:422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患者 TOLL样受体4 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畅
作品数:35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SIGLEC-1 表达及临床意义 原发性胆汁性 患者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