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篇“ 台风低压“的相关文章
“温比亚”台风低压引起庐山大暴雨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5 0.25°×0.25°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加密数据、高精度DEM数据和雷达资料,对2018年台风“温比亚”在庐山地区造成的2次大暴雨过程的成因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登陆前,受台风外围影响,庐山出现了短时强对流天气,迎风坡的地形抬升并未造成该区域的较强降水,而背风坡由于庐山的摩擦扰流与下山气流的辐合作用,使对流系统加强,形成一个中γ尺度对流系统,系统经过的地方均产生了很强的短时强降水;2)台风登陆后,受台风低压切变影响,在庐山地区地形抬升的作用下,出现了持续的较强降水,降水稳定在迎风坡到山顶一带,庐山地形的降水增幅非常明显;3)在台风影响下,庐山背风坡的逆风区对应的中γ尺度系统是造成庐山背风坡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原因,在台风降水的短临预报中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加以判别。
杨超徐洁玲
关键词:台风大暴雨地形
沧州市2017年“8.2”台风低压暴雨过程分析与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对沧州市2017年"8.2"台风低压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即2017年8月2日出现的强降雨,是2012年以来出现的第一次台风低压暴雨过程。本次暴雨造成河道流量增大、部分入海河道产生径流、地下水位抬升以及洼淀蓄水量增加等。同时,本次暴雨过程使沧州市主城区严重积水,部分道路交通中断,当地群众出行受到影响。在分析成果的基础上,为实现雨水资源化和城市除涝减灾提出建议。
哈建强张志悦吴文政
关键词:台风低压暴雨积水
一次台风低压倒槽和切变线接连影响的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2013年8月22日凌晨2时40分,第12号台风"潭美"在福建省福清市沿海登陆.登陆后,"潭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移至江西与湖南交界处附近转向西偏南方向移动,不仅给沿途带来强风暴雨,其外围倒槽影响我国黄淮、江南、西南大片区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强降水.这次区域暴雨过程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潭美"外围倒槽云系造成,后一部分转为低槽切变线影响,转折在24日早晨,倒槽的尾部与南压的切变线西段有一个叠加结合,切变线北侧配合干冷空气切入,垂直切变增大,这个时段降水强度加大.湿层深厚并且水汽输送源源不断,为这次暴雨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后期转为低槽切变线影响,冷空气配合,上升运动明显增加,为降水强度增大提供了有利动力和不稳定条件.对这次暴雨过程的分析,提示在考虑登陆台风倒槽影响所产生降水时,特别要注意北方是否有低槽冷空气配合,如果有,则极易产生强降水.
王静李明志袁春风曾培培
关键词:暴雨台风低压倒槽低槽切变
0505台风低压倒槽后退东移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0505台风"海棠"在福建登陆后减弱为低气压,其中心在陆地的移动路径为自福建经江西至湖南。伴随台风低压一同西北移的台风倒槽,在经过河南区域时,移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从河南东部移至西部后,没有继续西行,而是发生了转向后退,从114°E以西退回到114°E以东,倒槽北段退后尤为明显。倒槽后退导致暴雨落区随之东移,使暴雨落区预报出现较大偏差。为了探讨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以正确判断倒槽移向,减少预报失误,为今后预报积累经验,使用常规高空、地面报文和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0505台风倒槽影响河南时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台风低压倒槽后退的直接原因为北方较强冷空气南下,在低层侵入倒槽西部,使该处的北风区域扩大、北风风速明显加强,迫使倒槽东退;而在高层则为北方南下冷空气致副高东南退,引西风带系统东移,大陆高压跟进,高压前部北风取代台风倒槽西部的东北风,致倒槽东退并变性为两高之间的辐合线。由于来自贝加尔湖以东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从华北南下进入河南西北部,阻止了台风倒槽的继续西移,并迫使其后退,动力上升运动区与水汽输送带随之东退至豫东北,致使该地区暴雨出现。北方南下冷空气的强弱及与台风倒槽的相对位置,是决定此次台风低压倒槽移动的重要因素。当台风倒槽移动前方或北方24 h变温场上出现连片小于-2℃的负变温区,并且在温度平流场上出现连片小于-3℃的冷平流区时,未来12~24 h台风倒槽的移向可能发生变化,或停滞或转向东退,可综合其他因素做出正确判断。
吴蓁李朝兴梁钰
关键词:台风倒槽冷空气冷平流暴雨
0505台风低压倒槽后退东移的原因分析
0505台风'海棠'在福建登陆后减弱为低气压,其中心在陆地的移动路径为自福建经江西至湖南.伴随台风低压—同西北移的台风倒槽,在经过河南区域时,移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从河南东部移至西部后,没有继续西行,而是发生了转向后退...
吴蓁李朝兴梁钰
关键词:台风
文献传递
湘中东部一次台风低压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 °×1 °逐6h再分析资料、FY-2E红外云图反演的逐时TBB资料及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13年8月22-23日湘中东部区域出现的一次台风低压暴雨...
黄娟袁红松何宁
关键词:台风路径水汽条件能量锋区
台风低压“海葵”增强的暴雨诊断分析
2013年
应用天气学分析、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2年8月9~11日"海葵"台风低压减弱后再次增强引发的大暴雨过程的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是在大尺度强而稳定的大陆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高空低槽及其引导从地面南下的冷空气、中尺度对流云团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的;深厚的强上升运动及其释放的大量潜热是台风低压维持与发展的主要热力和动力因子.
杜其成刘裕禄孙蓓蓓
关键词:台风低压海葵暴雨冷空气
登陆台风低压再度发展引发的特大暴雨诊断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1°×1°的分析场资料,对2008年8号台风"凤凰"减弱的低气压在滁河地区造成的特大暴雨灾害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通过对暴雨期间涡度与垂直速度空间结构变化分析得到:暴雨的增幅发生在正涡度发展和上升运动明显增强的过程中,当上升运动开始减弱时,雨强也开始减小。
尹东屏张备吴海英刘安宁
关键词: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登陆台风
湖北省成宁市台风低压暴雨预报
分析2003-2006年在我国登陆的21个台风低压路径和与之相对应的地面及高空实况资料表明:只有在闽、浙登陆的台风,其低压到达成宁市或鄂赣交界处和湖南省境内,并且有较强的偏东风与偏南风相配合时,成宁市才有可能出现暴雨。...
金良浩王能根赵雅静
关键词:登陆台风风场暴雨预报
文献传递
2008年江淮东部台风低压特大暴雨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8年"凤凰"台风低压造成的江淮东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低槽和高层低涡是该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值系统非常深厚是其重要特征;充沛而又深厚的水汽辐合、低层正涡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强烈的上升运动,构成了特大暴雨的有利环境场条件;暴雨区位于正涡度中心西侧的强梯度区和上升运动中心的下方;暴雨期间有3个中尺度回波带汇入江淮东部的回波主体中,造成合并区域对流发展强盛。
王德育刘诚任建华
关键词:台风低压特大暴雨雷达回波

相关作者

许爱华
作品数:99被引量:1,390H指数:24
供职机构:江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强对流 雷电 强对流天气 多普勒雷达产品 暴雨
杨素雨
作品数:43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强降水 低纬高原 大气环流 降水 南支槽
海云莎
作品数:14被引量:268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环流背景 暴雨过程分析 台风低压 雨季 报警
宁志谦
作品数:40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大暴雨 急流 暴雨 高低空急流 物理量
鲁亚斌
作品数:60被引量:709H指数:17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多普勒雷达特征 物理机制 强降水 低空急流 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