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65篇“ 右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文章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与右室分数评价下壁心肌梗死右室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技术与右室分数(RVEF)评价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6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TMAD技术检测受试者右室游离壁(TMAD1),室间隔处(TMAD2),三尖瓣中点处(TMADm),右室纵向缩短百分比(TMADm%),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和右室分数(RVEF)。比较两组上述参数,并进行TMAD参数与RVEF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RVEDV、RVESV、RVEF、TMAD1、TMAD2、TMADm、TMADm%均显著减低(P<0.05),并且TMAD各参数都与RVEF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右室收缩功能较健康人减低,TMAD技术或可用于定量评价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
宋势波李艺玲欧阳斯华
关键词:下壁心肌梗死右心室功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不同时期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右室分数的演变规律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不同时期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右室分数(RVEF)的演变规律,分析其对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监测以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南充市高坪区中医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与20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病史、症状以及体征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20例、肺心功能代偿期组(29例)、呼吸困难期组(25例)、右心衰竭期组(22例)、全心衰竭期组(20例),比较不同时期病人的浆NT-proBNP浓度与RVEF,分析不同时期NT-proBNP和RVEF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其RVEF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功能代偿组、呼吸困难期组、右心衰竭期组、全心衰竭期组病人的NT-proBNP浓度分别为(264.31±51.34)pg/mL、(781.92±374.16)pg/mL、(1 357.24±614.23)pg/mL、(3 015.74±985.7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057,P=0.000);4组R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NT-proBNP水平随着病情的发展越来越高,与病情进展程度呈正相关;而RVEF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降低,在全心衰竭期达到最低值,与病情进展程度呈负相关。结论不同时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NT-proBNP和RVEF的演变规律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伍森林伍碧华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N-末端脑钠肽前体右室射血分数预后
肺心病患者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右室分数(RVEF)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分析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右室分数对(RVEF)肺心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心衰50例,为伴心衰组,未合并心衰20例,为单纯肺心病组,均接受吸氧、强心、低分子肝素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同时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心脏超声检查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NT-Pro BNP水平及RVEF。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4.3%。伴心衰组与单纯肺心病组治疗前NT-Pro BNP水平及RVEF比较、组内治疗前后NT-Pro BNP水平及R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T-Pro BNP、RVEF可作为肺心病诊治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伴心衰患者。
欧渤
关键词:肺心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右室射血分数
慢性肺心病不同时期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右室分数的演变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背景: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肺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反复的低氧症和呼吸道感染,最终由于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而导致心力...
王宏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右心衰竭N-末端脑钠肽前体右室射血分数临床病理预后评估
体表2——D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分数及其正常值探讨
2002年
目的 :利用体表 2—D超声心动图探测右室分数 (EF)及其正常值 ,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采用右室长轴、短轴切面 ,对右室EF正常值范围作了测算。结果 :测得均数为 6 1 4 % ,标准差为 5 0 5 % ,确定它的 95 %的单测正常值范围下限为 5 3% ,99%的单测正常值范围下限为 4 9%。与右室增大者测得的EF均值 4 7%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方法测得的右室EF正常值与核医学所测得的正常值范围 4 8±6 %比较接近 。
阿秀萍马世霞王治萍
关键词:正常值右室射血分数右室功能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高原婴幼儿右室分数的估测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将二维超声测量右室分数 (RVEF)的方法应用于临床。方法 用心尖四腔观单平面面积 -长度法测量 43例高原正常婴幼儿RVEF ,并与 40例患右室扩张肥厚型心肌病 (RVDCHM)婴幼儿进行了比较。结果 健康组RVEF均值为 5 8.2 0 % ,标准差为 7.2 4% ;患儿组均值为 3 6.10 % ,标准差为 7.0 1% ,两组测量的RVEF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心尖四腔观单平面面积 -长度法测量RVEF可作为估测右室收缩功能的简单可靠的方法。
马如雁齐海英袁志燕
关键词:二维超声心动图婴幼儿右室射血分数
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室分数的临床价值
1997年
对10例急性气管炎(下称对照组)、14例可疑肺心病(PHD)及8例PHD患者进行了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TEE)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右室分数(RVEF)明显高于可疑PHD患者,可疑肺心病患者明显高于PHD患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认为应用3D-TEE检测肺心病患者的RVEF,可早期发现其心肌损害,对肺心病的早期诊断和中、晚期病情估价有重要价值。
杨印楼许仁和张运王勇季晓平任长征刘岱黄承明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右心室功能射血分数超声心动图
急性左室心肌梗塞患者右室分数的影响因素
1994年
分析了51例急性左室心肌梗塞患者,右室分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右室分数主要受左心功能指标,尤其是左室分数的影响,梗塞面积及梗塞部位对右室分数的影响不大。
崔炜王凤飞王秉臣都本洁杨新毅高友恭
关键词:右室射血分数心肌梗塞左心室
右室分数对肺心病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1993年
采用核多功能仪平衡法测定了10例正常人及4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的右、左室分数(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LVEF)。结果表明,肺心病组其RVEF显著低于正常组。若以RVEF<45%作为早期肺心病的诊断指标,一些心电图和X线尚未出现改变的慢支或并发肺气肿者,即可诊断为早期肺心病。此外,肺心病患者其LVEF亦减低,提示肺心病左心功能亦受损。故RVEF的检测对肺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项简单经济、无创而客观的方法。
肖毅马志芳
关键词:肺心病
右室分数的测定
1992年
近几年,右室(RV)功能渐引人注意,自改良式热稀释肺导管问世后,对危重病人右室功能的评价方法已得到改善,使病人在床旁就能测定右室分数(RVEF)。 RV功能不全在危重疾病中的重要性正常生理状态下,RV是液从静脉系统进入肺循环的被动通路。
Vincent JL
关键词:右室射血分数

相关作者

王凤飞
作品数:17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肌梗塞 超声心动图 右室射血分数 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右室
都本洁
作品数:78被引量:265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心肌梗塞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塞 心电图
马志芳
作品数:13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肺肿瘤 患者血浆 肺癌 查对 纤维支气管镜检
崔炜
作品数:27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肌梗塞 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急性心肌梗塞 左心室
王玉芳
作品数:27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学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脉冲多普勒 高血压 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