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3篇“ 司法理念“的相关文章
- 中央苏区司法理念的主要内涵与时代价值
- 2025年
-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政权建设的第一次尝试,司法建设是苏区政权建设的重要环节,对革命秩序的确立与群众利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司法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代表群众利益的司法理念,主要包括:第一,党的领导是司法工作的根本保障。第二,群众路线是司法工作的根本立场。第三,一切服务大局是司法工作的重要目标。第四,息讼调解是司法工作的重要方法。中央苏区司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溯源和有益借鉴,对于推动新时代司法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司法制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课题组张岩涛
- 关键词:司法理念中央苏区历史溯源政权建设息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嵌入与发展: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适用检视
- 2025年
- 区别于传统刑事司法,恢复性司法将犯罪界定为对被害人和社区的伤害,重视被害人的主体地位以及社区参与,并将修复关系视为刑事司法的最终目标。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特有的价值取向为恢复性司法嵌入其中提供了契机。以附条件不起诉、刑事和解为代表的诉讼程序反映出我国立法者吸收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尝试,但实践中“听取意见”式的被害人参与模式和将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准证据材料的做法表明,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对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吸收存在诸多局限。未来应探索设置独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参照家庭会议模式,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贯穿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全过程,在“少年赋权”理念的引导下,关注触法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亲职教育缺失,建立持续性的矫治效果跟踪机制。
- 安琪
- 关键词:恢复性司法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司法程序
- 论公正司法理念构建与路径优化——以法官队伍纪律建设为视角
- 2025年
- 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人员则担当着这一关键角色的守护职责,司法人员一旦违纪违法,会严重损害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公正司法”为核心理念,为治理司法人员违纪违法问题提供了根本指导原则和行动方向。本文在公正司法视域下,深入分析法官违纪违法的表现形式及成因,探讨法官纪律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治理路径,为实现司法公正、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 李留学芮磊
- 关键词:公正司法纪律建设
- 从恢复性司法理念出发做好犯罪预防工作
- 2024年
- 恢复性司法理念以恢复原有的社会秩序为目的,注重对被害人、社会所受伤害的补偿以及犯罪行为人的改造,是对犯罪行为作出的系统性反映。在恢复性司法理念下,应当在犯罪事实已然成立的前提下,修复犯罪行为损害的社会关系,实质性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助推犯罪的人复归社会降低再犯风险,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 欧阳福生郭玉祥
- 关键词:公民合法权益犯罪行为犯罪预防工作犯罪事实恢复性司法理念社会矛盾纠纷
- 基于恢复性司法理念的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 2024年
- 当代法治建设中,社区矫正作为恢复性司法理念的重要实践,对于促进罪犯再社会化、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影响。文章探讨恢复性司法理念下的社区矫正制度,分析当前社区矫正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深入剖析其发展成因。同时,以优化现有体系,提出明确指导理念、强化队伍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及夯实条件保障的实施路径,旨在提升社区矫正的效能与质量,促进罪犯再社会化,以此维护社会稳定。
- 毛丹
- 关键词:恢复性司法社区矫正
- 能动司法理念下家事财产纠纷案件的司法审视与诉源治理——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和适用为视角
- 2024年
-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富含国人强烈价值认同感的本土资源,也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宝贵财富。司法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家事财产纠纷诉源治理具有跨越时空的契合性。坚持能动司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诉源治理,加深群众对家事财产纠纷化解的理解和接受,不仅符合群众的心理习惯和价值追求,更能够有效推动家事财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质化解、高效化解,降低诉讼增量,减少衍生案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 徐琛
- 关键词:能动司法传统法律文化
- 办理袭警案件的司法理念和法律适用
- 2024年
- 一、袭警犯罪概述。(一)袭警犯罪的立法沿革,警察承担着执行国家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的重要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所以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重视对警察履职行为的维护和保障。袭警指的是暴力袭击警察的行为,此种行为不仅危害警察身心健康,而且破坏社会管理秩序、损害国家法律权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袭警犯罪的依法惩治就是维护警察执法职权进而维护法律权威的具体体现。
- 滕伟司明灯汪雷
- 关键词:社会管理秩序法律权威袭警犯罪暴力袭击司法理念
- 群体诉讼示范性判决研究——既判力扩张与司法理念的碰撞
- 2024年
- 群体纠纷示范性判决是我国现行诉讼制度的重要补充。群体纠纷具有案情复杂、主体多元、利益杂糅、取证困难等特点,其案件数量和审理难度与日俱增,引入示范性判决应对群体纠纷势在必行。与具有准法律渊源地位的指导性案例不同,示范性判决目前只在特定范围内具有可欲性,不具有普遍性。通过在法律层面建立健全群体纠纷示范性判决机制,明确示范性判决的既判力尺度,强化程序制度衔接,可以从法院内部挖掘深化诉源治理潜力,有效发挥示范作用,提高群体性纠纷审判效率,在为基层法院减轻司法负担的同时,减轻群众诉累。
- 朱新宇张文峰
- 关键词:群体诉讼司法效力法律适用
- 办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的司法理念和法律适用
- 2024年
- 一、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制度概述(一)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发展变化1.关于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责任立法的发展变化199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在消费领域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该法第四十九条对消费欺诈行为规定了“退一赔一”惩罚性赔偿责任。针对经营者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除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外,还有权请求增加赔偿所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1倍的惩罚性赔偿金。
- 陈宜芳吴景丽谢勇
- 关键词:惩罚性赔偿制度惩罚性赔偿责任惩罚性赔偿金司法理念食品药品赔偿损失
- 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 写好黄河生态修复治理“后半篇文章”——忻州中院审理山西省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纪实
- 2024年
- 山西省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临近“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是黄河入晋第一市。忻州处于山西生态功能区的核心区(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母亲河汾河发源地),市域内黄河流经偏关、河曲、保德三县,全长171公里。近年来,黄河治理已从过去的一河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在忻州原平市东北7公里处,曾经尾矿库暴土扬尘,严重影响附近的生态环境,威胁黄河安澜;而今,这里变成集生态修复、土地再利用、新能源开发的千亩草场,满眼绿色,一派生机。
- 刘瑜邵春雷
-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新能源开发生态功能区黄河治理生态屏障
相关作者
- 江必新

- 作品数:316被引量:4,377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治 依法治国 法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司法
- 孙文红

- 作品数:57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政策 刑事 刑事和解 社区矫正 司法理念
- 陈金钊

- 作品数:338被引量:3,837H指数:38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法律方法 法治 法治思维 法律解释 法律思维
- 莫洪宪

- 作品数:269被引量:1,443H指数:1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有组织犯罪 刑法 刑事政策 犯罪 死刑
- 高一飞

- 作品数:273被引量:1,296H指数:18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检务公开 司法公开 司法 言论自由 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