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20篇“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的相关文章
吡咯烷氨基甲酸铵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炎症的作用及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吡咯烷甲酸铵(PDTC)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半暗带神经炎症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prague 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TC组、TBI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每组15只。PDTC组大鼠于术前15 min腹腔注射PDTC(100 mg·kg-1),TBI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双蒸水。TBI组和PDTC组大鼠开颅窗后,将内径6.0 mm的2.5 g钢棒从内径7.0 mm聚氯乙烯透明管高度自75 cm自由下落,撞击硬脑膜致右顶叶脑挫裂伤,制备TB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开颅窗后用骨蜡封闭,不施加打击;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造模后1、4、7 d,应用改良的神经损伤评分(mNSS)评估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损害程度;造模后2 d,取4组大鼠各5只,断头处死,取脑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造模后24 h,4组大鼠各取5只,断头取右侧损伤半暗带组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右侧损伤半暗带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IκB)、磷酸化I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及caspase-1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大鼠右侧损伤半暗带组织中NF-κB P65、IκB、NLRP3及caspase-1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1、4、7 d,TBI组大鼠mNSS评分均显著高于PDTC、对照组、假手术组,PDTC组大鼠mN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与对照组大鼠m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形态正常,无肿胀,细胞间质无增宽。TBI组大鼠脑组织出现弥漫性出血性改变,神经元胞体形态不一,细胞膜与细胞质分辨不清,细胞核固缩,常为三角形,正常结构及核仁皆消失,弥漫性白细胞、红细�
杨家发陆兆丰王亚琼陆若玉李海荣刘梦佳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核转录因子
吡咯烷氨基甲酸铵螯合-浊点萃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汞
2024年
鉴于标准HJ 694—2014检测饮用水中汞的检出限较高,无法满足痕量汞的分析要求,提出以吡咯烷氨基甲酸铵(APDC)溶液为螯合剂,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溶液为萃取剂,通过浊点萃取的方式将饮用水中的痕量汞富集于表面活性剂相,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汞的方法。水样经过滤、酸化后,分取50 mL水样,加入2.0 g·L^(−1)APDC溶液1.5 mL,5%(体积分数)Triton X-114溶液1.5 mL,调节混合溶液酸度至pH 6,于40℃平衡5 min,以2900 r·min^(−1)转速离心10 min,冰水浴中冷却5~10 min。弃去上层水相,在表面活性剂相中加入由磷酸三丁酯与乙醇按体积比1∶1混合配制的消泡剂300μL,用5%(体积分数)盐酸溶液稀释至5 mL,上机检测。结果显示:汞的质量浓度在2.0μg·L^(−1)以内和对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μ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6.8%~97.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不大于8.0%。方法检出限较标准HJ 694—2014低一个数量级,能够满足饮用水等清洁水样中痕量汞分析的检出限要求。
刘景龙韩倩杨超
关键词:浊点萃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预富集
吡咯烷氨基甲酸酯对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EMT的抑制作用
2023年
目的:探究吡咯氨基甲酸酯(PDTC)对转化生长因子-beta2(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逆转机制。方法: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EMT,并给予不同浓度PDTC处理TGF-β2诱导的LECs。CCK-8、划痕试验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E-cadherin、α-SMA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细胞周期蛋白D_1的表达。结果:TGF-β2处理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活力明显高于未添加TGF-β2的实验组;E-cadherin表达下调,α-SMA表达上调。在TGF-β2的作用下NF-κB p65和磷酸化的NF-κB p65表达增加(P<0.05)且在TGF-β210 ng/mL刺激浓度时LECs表现出较强的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PDTC逆转EMT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表明,PDTC干预处理后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都显著降低,PDTC抑制IκB的磷酸化进而抑制NF-κB核移位,NF-κB信号通路中NF-κBp65/p-NF-κB p65、Iκκ-α/p-Iκκ-α表达下调(P<0.05),诱导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上调、抑凋亡蛋白BCL-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_1表达下调,NF-κB/IκB mRNA表达下调,凋亡相关mRNA 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结论:PDTC可显著逆转由TGF-β2诱导的LECs细胞EMT过程,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使NF-κB p65/IκB/Iκκ-α表达降低以及激活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PDTC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达到逆转EMT的进程并使异常增殖的细胞发生凋亡,这将为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的治疗药物。
姜子英王佳伟雷新兰胡军
关键词: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转化生长因子-Β2上皮-间质转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吡咯烷氨基甲酸铵的制药用途
吡咯烷氨基甲酸铵的制药用途,本发明为了提高难治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提供一种吡咯烷氨基甲酸铵(PDTC)的医药用途,发现了PDTC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作用,且“奥美拉唑138.2mg/kg,PDTC 28mg...
毕洪凯黄衍强
吡咯烷氨基甲酸铵(PDTC)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背景:创伤性脑损伤(TBI)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是死亡和残疾的原因之一。TBI后损伤相关性分子模式刺激局部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其中NF-κB信号通路在炎症小体的激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显示PDTC在缺血性脑...
杨家发
关键词:动物模型创伤性脑损伤核转录因子PDTC
吡咯烷氨基甲酸酯通过抑制NF-κB活化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探讨吡咯烷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能否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活化改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心肌损伤并改善心功能。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33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PDTC+LPS组(n=12)和LPS组(n=15)。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测存活大鼠心功能;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心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IHC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及核转位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IL-6、TNF-α、NF-κB p65及其磷酸化(p-NF-κB p65)水平。结果实验雄性SD大鼠造模7 h后,对照组、LPS组、LPS+PDTC组分别存活6只、8只、9只。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心肌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增加(P<0.01),IL-6、TNF-α的蛋白表达增加(均P<0.01),心肌细胞核上NF-κB p65阳性表达增加(P<0.01),血清中IL-6、TNF-α、cTnI的水平增加(均P<0.01);心率、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减少(均P<0.05);心肌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甚至心肌纤维断裂等。与LPS组相比,PDTC+LPS组心肌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IL-6、TNF-α的蛋白表达减少(均P<0.01),心肌细胞核上NF-κB p65阳性表达减少(P<0.01),血清中IL-6、TNF-α、cTnI的水平减低(均P<0.01);每搏输出量、心率、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增加(均P<0.05);心肌组织的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及心肌纤维断裂改善。结论PDTC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减轻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与心肌损伤,并改善心功能。NF-κB可能成为脓毒症治疗中新的靶点,为降低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生率及病死率提供新的方向。
黎雪琴杨凯白雪刘紫阳许哲敏杨梦彭鹏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损伤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核转录因子-ΚB
吡咯烷氨基甲酸酯通过抑制NF-κB活化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吡咯烷氨基甲酸酯(PDTC)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心功能障碍中能否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改善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心肌损伤并改善心功能。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黎雪琴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损伤PDTCNF-ΚB
吡咯烷氨基甲酸铵的制药用途
吡咯烷氨基甲酸铵的制药用途,本发明为了提高难治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提供一种吡咯烷氨基甲酸铵(PDTC)的医药用途,发现了PDTC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作用,且“奥美拉唑138.2mg/kg,PDTC 28mg...
毕洪凯黄衍强
文献传递
吡咯烷氨基甲酸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改善UUO模型大鼠肾纤维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抑制剂吡咯烷氨基甲酸酯(PDTC)对核因子-κB(NF-κB)P6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对肾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取60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早干预组和晚干预组。除假手术组,各组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早干预组先给予PDTC 2 d,第3天开始建模。晚干预组建模开始后第2天给予PDTC。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在建模开始后第2天给予等量蒸馏水。建模后第7、14、21天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检测血清NF-κB P65、TGF-β1水平的表达,Masson染色观察肾纤维化情况。结果在相同时间条件下,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早干预组、晚干预组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建模后第7、14、21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早干预组、晚干预组血清肌酐、尿素氮、NF-κB P65、TGF-β1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早干预组、晚干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NF-κB P65、TGF-β1水平均下降(P均<0.05)。建模后第21天,假手术组大鼠肾间质染色较少;模型对照组大鼠肾小管结构破坏明显,间质染色明显增多,有大量胶原形成;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早干预组和晚干预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有所减轻。结论 NF-κB抑制剂PDTC可通过抑制NF-κB P65表达减缓肾纤维化过程,减轻肾功能损伤情况。
刘丽黄燕萍刘海玲高文娟朱凯莉徐曼王锦
关键词:肾纤维化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UUO模型
吡咯烷氨基甲酸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组织凋亡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吡咯烷氨基甲酸(PDTC)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腹腔内注射LPS20mg/kg复制小鼠ARDS动物模型,干预组在注射LPS前30min腹腔内注射PDTC120mg/kg,分别在注射LPS后4、8、12h三个时相收集标本;对照组腹腔内注射NS20mL/kg进行比较。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荧光酶标分析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caspase-3蛋白酶水平。结果①一般状况:对照组小鼠呼吸平顺、饮食正常、活动自如;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LPS后,呼吸急促,饮食量下降,活动减少;干预组小鼠相对模型组其呼吸较畅顺,饮食量及活动能力下降不明显。模型组及干预组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其症状呈加重趋势。②各组肺组织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模型组及干预组肺组织Bcl-2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干预组增加程度较模型组多,模型组及干预组随实验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P<0.05)。模型组肺组织Bax、caspase-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干预组介于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模型组及干预组随实验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P<0.05)。③各组肺组织caspase-3蛋白酶水平:模型组肺组织caspase-3蛋白酶水平较对照组含量增加明显,干预组介于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模型组及干预组蛋白酶水平随实验时间延长呈减少趋势(P<0.05)。结论PDTC预处理能减轻LPS诱导小鼠ARDS肺组织损伤,其机制与上调抑凋亡因子Bcl-2、下调促凋亡因子Bax及caspase-3等密切相关。
林锦明范绍辉干瑶王红嫚王红嫚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凋亡因子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

相关作者

杨成明
作品数:450被引量:1,390H指数:17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高血压 肾交感神经 胰岛素 踝臂指数 射频消融术
王红嫚
作品数:31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研究主题: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 急性肺损伤 PDTC ARDS 整合教学
潘波
作品数:12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324医院
研究主题: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缺血性心肌损伤 心室扩张 心衰 心肌缺血性损伤
熊秀勤
作品数:49被引量:213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超声诊断 心肌挫伤 缺血性心肌损伤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教学
熊燚
作品数:31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遵义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夏枯草 脓毒症大鼠 急性肺损伤 肺损伤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