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1篇“ 听觉器官“的相关文章
卢梭自然主义视角下小学音乐教育听觉器官训练
2024年
教育家卢梭被誉为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儿童身心的发展应当与自然相顺应。在其教育理念中,强调通过从感觉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特别是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本文从人类的自然状态、音乐的自然属性以及社会现状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为何应该重视感官训练中的听觉训练。通过对儿童在小学阶段听觉发展的纵向阶段性和横向差异性的规律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三阶段建议,旨在有针对性地引导音乐教育实践,使之更符合儿童听觉发展的自然规律。基于此,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于音乐课程中,为培养儿童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洪明
关键词:音乐教育卢梭听觉训练
早期真兽类哺乳动物听觉器官演化(英文)
Early Cretaceous eutherians are fundamenta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divergence of eutherians(including placen...
王海冰王元青
关键词:哺乳动物听觉器官
Kif15和Kif11在听觉器官中功能研究
目的:以斑马鱼听觉器官、新生小鼠体外培养科蒂器(Corti)的基底膜、HEI-OC1(House Ear Institute-Organ of Corti 1)细胞系为研究对象,研究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5(kinesin ...
郑士梅
关键词:斑马鱼听觉器官顺铂
食虫蝙蝠听觉器官构件间的匹配
2015年
目的:了解食虫蝙蝠听觉器官构件间的相互匹配.方法:显微解剖与测量斑蝠、普通伏翼蝠、普通长翼蝠、大耳菊头蝠、大蹄蝠共5种食虫蝙蝠的外耳长(L)、锤骨柄长(L1)、砧骨长突长(L2)、鼓膜面积(S1)、镫骨底面积(S2)、耳蜗径高(H)、耳蜗底宽(W)等特征变量,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种类蝙蝠变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1/L2、S1/S2、W/H分布范围分别为1.81~2.03、15.15~23.21、1.40~1.54,其中S1/S2的比值波动最明显.鼓膜、听小骨与耳蜗的各特征变量间,除锤骨柄长与耳蜗底宽、镫骨底面积与耳蜗底宽之间未呈现出相关性外,其他各对变量间均呈正相关.外耳耳长与中、内耳各构件的特征指标间均无相关性.结论:食虫蝙蝠听觉器官构件间的合理匹配为回声定位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结构基础.
廖阳闫荣玲闫江涛李金亮陈滐
关键词:听觉器官
雌激素对模拟航天环境听觉器官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及飞船舱内噪声复合因素对大鼠听觉电生理与超微结构的影响,及雌激素对上述复合因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其中A组(失重+噪声组)12只,B组(雌激素+失重+噪声组)12只,C组(对照组)8只。A组、B组动物均粘尾悬吊模拟失重,同时模拟飞船舱内噪声暴露8周,B组动物在此基础上每周两次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02mg/只,首剂加倍,至暴露结束。分别于暴露前、暴露后3天、1周、2周、4周、8周检测其双耳听性脑干反应阈值(ABR)。并于暴露结束后取耳蜗标本进行电镜扫描。结果组内对照,A组SD大鼠在暴露3天直至暴露8周后ABR阈值均较暴露前明显增高(P<0.01);B组SD大鼠在暴露3天直至暴露8周后ABR阈值均较暴露前亦有所增高(P<0.05);C组SD大鼠在暴露2周较暴露1周ABR阈值有所提高(P<0.05),其他时间点增高不显著。组间对照,A组大鼠在暴露3天至暴露8周均较C组大鼠听力显著提高(P<0.01);B组大鼠在暴露3天至暴露8周较C组听力无明显提高(P>0.05);A组大鼠至暴露1周时较B组大鼠听力升高不明显,在以后时间点均较B组大鼠听力明显升高(P<0.05)。扫描电镜显示A组损伤最重,B组损伤次之,C组未见异常。结论失重和噪声复合因素可造成SD大鼠听觉电生理及内耳毛细胞的损伤,雌激素对失重和噪声复合因素下的听功能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张驰吴玮韩浩伦王刚周丽斌王鸿南李保卫丁瑞英
关键词:模拟失重噪声听性脑干反应雌激素
永州两种蝙蝠听觉器官的解剖学比较
2014年
目的探讨永州两种蝙蝠即斑蝠(SO)和普通伏翼蝠(PA)听觉器官的结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方法对两种蝙蝠(SO:5只;PA:12只)的听觉器官进行显微解剖和相关参数的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分离得到两种蝙蝠完整的鼓膜(SO:9件;PA:19件)、锤骨(SO:10件;PA:18件)、砧骨(SO:10件;PA:18件)、镫骨(SO:6件;PA:14件)、耳蜗(SO:10只;PA:24只)等构件;测得锤骨柄长、砧骨长突长、鼓膜面积、镫骨底面积、耳蜗蜗高与底宽等特征参数,这些参数在两种蝙蝠之间差异显著;两者中耳声压放大倍数分别是27.37(SO)和40.99(PA)倍,差异显著。结论两种蝙蝠虽然同属一科,却形成具有明显差异的听觉器官结构,而差异的存在应该是两者适应各自生活环境和匹配自身声行为的结果。
廖阳闫荣玲骆鹰罗金强陈滐
关键词:听觉器官显微解剖
一种减小终端声压对人体听觉器官伤害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终端声压对人体听觉器官伤害的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用于在预设距离内感应温度并把温度转换为电信号;终端基带处理模块,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温度值,并在该温度值从低于人耳的温度升高到位...
颜蓓
文献传递
信息化教学设计《听觉器官及其保护》——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一等奖)被引量:3
2013年
本次教学设计的题目为《听觉器官及其保护》。该内容是中职护理专业的核心模块。本次课授课地点为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实训室,授课学时为2学时。
房德芳
关键词:教学设计听觉器官职业院校护理专业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限制剂量与提高保护权重对听觉器官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计划优化过程中降低听觉系统(中耳鼓室腔、骨性段咽鼓管、前庭及耳蜗)平均剂量对放疗中听觉器官功能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共选取鼻咽癌患者40例(Ⅰ+Ⅱ期20例,Ⅲ+Ⅳ期20例),使用ADAC Pinnacle3 8.0m计划系统的直接子野优化方法进行IMRT计划优化设计.在不影响靶区剂量前提下分别采用限制听觉系统平均剂量方法和提高听觉系统所受保护器官保护权重的优化方法,将听觉系统平均受量与不限制听觉系统各器官平均受量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在不降低靶区剂量情况下,限制听觉系统平均剂量的听觉系统平均剂量大幅降低(3855.5~5391.3 Gy∶ 2960.3 ~4559.6 Gy,所有P=0.000)),提高优化权重后听觉系统平均剂量进一步降低(3855.5~5391.3 Gy∶2725.4~4271.4 Gy,所有P=0.000)).3种方案Ⅲ+Ⅳ期的平均剂量均高于Ⅰ+Ⅱ期的(所有P=0.000).结论 鼻咽癌IMRT计划设计中听觉系统器官剂量限制可大幅降低听觉系统剂量,而提高保护权重次序也可进一步降低听觉系统剂量;但对听觉系统的保护随患者分期增大可能性减小.
倪晓晨王胜资李骥王伟芳杨钢
关键词:听觉器官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昆虫的听觉器官及其进化
昆虫的听觉器官是一类对声波具有特异感受作用的机械感受器官,对昆虫的生存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如逃避捕食者,进行种内的信息交流和寻找配偶等。研究昆虫的听觉器官结构及其进化规律对揭示听觉的神经机制及仿生学的研究有重要的...
那杰那宇鹏叶迪于有良
关键词:进化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韩维举
作品数:131被引量:61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 耳聋 内耳 耳蜗
韩东一
作品数:737被引量:4,513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耳聋 人工耳蜗植入 突变 耳蜗 GJB2
廖阳
作品数:49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地方本科院校 油茶 蝙蝠 锰 小鼠下丘神经元
闫荣玲
作品数:45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油茶 蝙蝠 地方本科院校 听觉器官 沸水
姜泗长
作品数:238被引量:1,29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耳蜗 豚鼠耳蜗 毛细胞 外毛细胞 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