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3篇“ 听障大学生“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高校求学体验:一项质性研究
2025年
基于主体性视角,采用质性研究的主题分析法,以我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内地本土情境下大学生的高等教育经历,深度探究其在高等院校的求学体验。研究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基本能适应大学生活与变化,能够探索形成自己的应对方式,直面挑战,实现自我成长。相比健大学生,他们会面临更多的学业、人际、求职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挑战,其本质是大学生的身体特征与其所在的特定文化情境相互交织激荡的结果。加强高校信息获取无碍环境建设,提高对大学生的认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多方构建支持体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正向感知高等教育经历,提高其高校求学的积极体验。
冯诗瑶刘静静蔡羽婷赵斌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
儒家修身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5年
修身指修养身心,涵养德行,儒家修身思想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支持,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儒家修身方法包括内省法、榜样法、交友法、尚志法等,这些行之有效的修身方法可以让大学生尊德性,使心生活高于身生活,对大学生自我修养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孙菲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自我修养心理健康
大学生思政课法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2025年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教育对大学生不仅具有增强其发展能力和实现其自身价值的特殊意义,还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思政课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教育路径单一、法治教育实践不足等现实困境,并从创新教育内容、完善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提升法治教育实效性和大学生法治素养。
杜文毛丽君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思政课法治教育
产教融合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2025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保教育公平、落实残疾人福利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和现状,提出做好创新创业指导工作、构建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拓展教育实践平台资源等路径,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明玉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社会适应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建构
2025年
以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水平为目标,探索适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为该群体的社会融入赋能。在全面评估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特殊性和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知、情、意、行、信”五维一体的辅导模式,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分别为:促进双文化认同、引导积极情感、增强自我效能感、赋能社会融入、消解歧视知觉5个部分。
何海燕王昕肖阳梅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
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2025年
为探讨大学生的父母特定生涯行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5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支持、干涉、缺位)与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显著相关;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分别在支持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在干涉、缺位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在支持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基于此,家长应主动联合社会各界,为大学生构建适度扶持的常态环境,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其积极心理社会资源的培育,塑造其希望、乐观、自信和韧性特质,并以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为导向构建“三位一体”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黄格敏申仁洪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
大学生大学生、健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比较
2024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视大学生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揭示残疾大学生与健全大学生在获取和维持意义感方面的不同。方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345名视大学生、535名大学生及620名健全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在生命意义感总分以及拥有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两个分维度上,健全大学生的得分高于视大学生大学生(P<0.001),而两类残疾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相对来说,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优于视大学生[(4.76±0.87)分和(4.53±0.99)分,P<0.001]。结论残疾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普遍低于健全大学生,不同残类型的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感上存在差异。
贺青霞陈从显李文喜
关键词:生命意义感视障大学生听障大学生
基于深度学习微表情识别的大学生情感分析研究
由于碍的影响,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日益突出的残疾教育社会性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愿展现自己真实的情感,易于出现消极情绪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众多学者的研究大多是采用问卷调查工具去研究,大学...
曾航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情感分析
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对同辈健群体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实务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普通高校,与健学生共同学习生活。进入高校后的大学生不仅面临着生活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变化,更面临着与校园内健群体的人际交往问题。当前,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交往认知...
杨昆
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工作听障大学生
大学生“平等”价值观教育研究
2024年
当前,大学生“平等”价值观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陈旧,教育力量不足”等问题,本文从“社会教育的影响,教育资源不足的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等角度寻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等教育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平等”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丁宝龙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相关作者

姜琨
作品数:41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听障大学生 聋人大学生 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聋人
刘志丽
作品数:18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听障大学生 就业 听障生 计算机 高等教育
韩梅
作品数:76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
研究主题:聋人 聋人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全纳教育 听障大学生
李妍
作品数:41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
研究主题:盲文 听障大学生 听障学生 答题卡 就业
王昕
作品数:13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听障大学生 社会适应 融合教育 精神卫生 自杀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