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8篇“ 咀嚼能力“的相关文章
改良式口腔种植修复术在上颌前牙缺失患者咀嚼能力及语言能力改善中的作用
2025年
探讨改良式口腔种植修复术在上颌前牙缺失患者咀嚼能力及语言能力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8月-2024年8月收治的50例上颌前牙缺失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B组给予改良式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牙齿修复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的MASA和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为(54.16±3.73)分、(24.23±2.45)分,均高于A组的(48.79±3.84)分、(19.61.±2.71)分,DAI评分为(19.57±3.35)分,低于A组的(26.62±3.79)分;整体治疗有效率(96.00%)高于A组(88.00%),P<0.05。结论 在上颌前牙缺失治疗中,采用改良式口腔种植修复术可显著提升牙齿修复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咀嚼能力及语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杨月苗
关键词:上颌前牙缺失咀嚼能力语言能力
全冠与瓷嵌体修复隐裂牙疗效及对咀嚼能力、牙龈状况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全冠与瓷嵌体用于隐裂牙根管治疗后修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咀嚼能力、牙龈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6例行根管治疗的隐裂牙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统计并比较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治疗1、3、7天疼痛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治疗前、随访6个月牙龈状况[牙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牙龈出血指数(gingival bleeding index,BI)和牙周袋深度(pocket depth,PD)];治疗前、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咀嚼能力(咬合力、咀嚼效率)。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7天,2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试验组[(4.43±0.68)分、(3.15±0.63)分和(2.04±0.5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86±0.57)分、(3.81±0.67)分和(2.86±0.52)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随访6个月,2组BI、PD高于治疗前,GI、PLI低于治疗前,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3、6个月,试验组咀嚼效率[(70.25±5.57)%、(85.36±6.74)%和(92.57±6.35)%]显著高于对照组[(62.35±5.44)%、(73.57±6.32)%和(84.26±6.22)%],试验组咬合力[(112.52±9.67)Ibs、(130.52±11.58)Ibs和(143.54±13.40)Ibs]显著高于对照组[(98.53±9.47)Ibs、(113.25±10.54)Ibs和(125.36±12.46)Ibs],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瓷嵌体用于隐裂牙根管治疗后修复的临床效果优于全冠修复,可有效提高患者咀嚼能力,改善牙龈状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王冕侯颖田菲菲孟丹婕韩爽
关键词:牙隐裂咀嚼能力
口腔修复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咀嚼能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23年2月~2024年2月科室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95例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后采取随机抽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49例、46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口腔修复干预,观察组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干预,对不同干预效果(炎症因子、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口腔咬合力、咀嚼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数据值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数据值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口腔咬合力、咀嚼力数据值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牙周状况,可促进口腔咬合力与咀嚼力恢复。
唐瑾
关键词:口腔修复炎症因子咀嚼能力
知信行理论联合循证干预对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健康行为及咀嚼能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知信行理论联合循证干预对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健康行为以及咀嚼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优化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拟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外固定治疗的6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循证干预,联合组加用知信行理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T_(2))、6个月时(T_(3))咀嚼功能、健康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联合组患者咬合力以及咀嚼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1个月时(T_(1))、T_(2)、T_(3)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中文修订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理论联合循证干预能够缩短下颌骨骨折患者愈合时间、提高咬合力与咀嚼能力,改善护理满意度。
邵明芳
关键词:知信行理论下颌骨骨折
中国社区老年人咀嚼能力与虚弱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中国社区老年人咀嚼能力与虚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调查研究(CLHLS-HF)数据中12678例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老年人咀嚼能力与虚弱的关系,并采用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方法分析中国社区老年人牙齿数量与虚弱罹患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12678例社区老年人年龄为65~117岁,平均(83.62±11.16)岁;男5848例(46.1%),女6830例(5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协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民族、居住安排、受教育年限、医疗卫生可及性、60岁以前的职业、自评经济状况、体质量指数(BMI)、吸烟状况、饮酒状况、运动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变量、是否参与年度体检后,社区老年人咀嚼能力与虚弱患病风险有相关性(P<0.05)。RCS图显示,天然牙齿数量与虚弱罹患风险呈线性相关,当天然牙齿数量<10颗时,老年人罹患虚弱的风险增加,且随着牙齿数量的减少,老年人罹患虚弱的风险逐渐增大。结论中国社区老年人咀嚼能力与虚弱患病风险相关,天然牙齿数量与义齿使用对老年人虚弱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齐雨欣刘明夏高艳肖培根刘佳西叶险峰
关键词:老年人虚弱咀嚼能力
根管充填术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咀嚼能力、基牙的影响观察
2024年
与一次性根管填术相比,探究多次术式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治疗优势。方法 将本月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以不同术式方法为标准,分为观察组(n=41,实施一次性术式治疗)与对照组(n=41,实施多次性术式治疗),比较探究不同术式下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术后患者咀嚼、炎性水平的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8%(P<0.05)。结论 于一次性术式治疗之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牙基条件可实现持续性的向好改善,这对于提高其咀嚼能力,实现更全面的综合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实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姜国涛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咀嚼能力
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用对恒上前牙冠根折患者咀嚼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用对恒上前牙冠根折患者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恒上前牙冠根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
李莉
关键词:冠根折咀嚼能力
二氧化锆全瓷牙对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及咀嚼能力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二氧化锆全瓷牙对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及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前牙牙体缺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金合金烤瓷冠修复,观察组予以二氧化锆全瓷牙修复,均于修复6个月后评估。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咀嚼能力、牙周组织健康状况、不良反应及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边缘密合度、牙体折裂、牙体颜色、牙龈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前,两组咀嚼能力、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观察组咀嚼能力(0.21±0.05)SDHue值高于对照组,牙周探诊深度(PD)(2.05±0.31)mm、菌斑指数(PLI)评分(1.05±0.1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修复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金合金烤瓷冠修复比较,二氧化锆全瓷牙修复能够显著提高前牙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与咀嚼能力,改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修复满意度。
祁智勤石秀荣
关键词:前牙牙体缺损咀嚼能力
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咀嚼能力的影响
2024年
探讨口腔修复期间运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对患者咀嚼能力影响。方法 50例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口腔修复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二氧化锆修复体治疗纳入A组,常规合金修复体修复治疗纳入B组,对比修复效果。结果 A组龈沟炎症因子水平较B组低,P<0.05;A组牙龈功能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口腔修复满意度评分均较B组高,P<0.05;A组修复边缘密封率较B组高,修复体折断率、崩瓷率较B组低,P<0.05。结论 口腔修复期间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治疗,可抑制炎症、强化牙龈功能,还可增强修复质量、提升口腔修复患者满意度。
李永华
关键词:口腔修复咀嚼能力
二氧化锆修复体进行口腔修复的效果及对患者咀嚼能力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修复体进行口腔修复的效果及对患者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牙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烤瓷合金冠修复,观察组给予二氧化锆修复体.比较两组的疗效、咀嚼功能、牙齿指数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I、G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效果更好,能显著提升患者咀嚼功能,降低患者牙齿指数及炎症水平.
毛丽娟
关键词:口腔修复咀嚼能力

相关作者

钟燕
作品数:265被引量:804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配方奶 儿童 一日三餐 指点 亲自
宋新
作品数:148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食物 营养素 药膳 营养学 营养
李惠明
作品数:217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饮食 补钙 学问 营养 维生素C
叶芳
作品数:32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宝宝 辅食 妈妈 母乳喂养 孩子
黄丽娟
作品数:13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牙齿磨损 酸蚀 夜磨牙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口腔修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