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篇“ 品种间杂种“的相关文章
陆地棉品种间杂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研究了陆地棉品种间杂F1代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并对皮棉产量、纤维长度和霜前花率等3个目标性状进行了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铃重与皮棉产量遗传相关最密切,对皮棉产量的直接遗传正效应也最大;纤维长度与霜前花率遗传正相关最密切,而对纤维长度的直接遗传正效应最大的则是皮棉产量;霜前花率与单铃重遗传正相关最密切,对霜前花率直接遗传正效应最大的是衣指。通过研究提出高产、优质、早熟性的杂F1代选育的主攻方向是以抗病性为前提,首抓铃重,次抓衣指。
李定国张文英
关键词:霜前花率陆地棉主要性状单铃重
陆地棉品种间杂的霜前皮棉产量及其杂优势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利用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棉花生产上推广的主要品种 (系 )做亲本 ,组配 15个组合的正反交杂 ,对其 F1 、F2 代杂的霜前皮棉产量及其竞争、中亲和超高亲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陆地棉品种间杂交 ,F1 、F2 代正交与反交组合间的霜前皮棉产量及其竞争、中亲和超高亲优势均无明显差异。 3 0个正反交 F1 杂交具竞争、中亲和超高亲优势 (以下简称三优势 )组合率分别为73 %、10 0 %和 83 %。其中竞争优势在 15 %以上的组合率为 46.7% ,最大竞争优势值为 40 .6%。 3 0个正反交 F2 杂交三优势组合率分别为 60 .0 %、90 .0 %和 66.8% ,其中竞争优势在 10 %以上的组合率达 3 3 .3 % ,最大竞争优势值仍达 3 1.3 % ,F2仍具有较高的生产利用潜能。亲本鲁 11、石远 3 2 1等品种 (系 )表现遗传配合力高 ,是目前棉花杂交制选用的优良高产亲本。
魏西翠李庆珍庞居勤张军赵金辉王立国
关键词:杂交种陆地棉霜前皮棉产量杂种优势
低酚棉品种间杂的杂优势和近交衰退
1995年
低酚棉品种间杂一代的皮棉产量、籽棉产量、单株结铃数、籽棉/铃壳、霜前花率、2.5%纤维长度、比强度和棉籽品质各性状存在较为显著的杂优势。其它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杂优势。杂二代的各性状虽表现为近交衰退,但多数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近交衰退率不显著,其中,籽棉产量,2.5%纤维长度和比强度的平均中亲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准,且仁率和仁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只要组合选配得当,低酚棉品种间杂一代、二代完全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从而增强低酚棉的适应性和稳产性,提高低酚棉的产量.
朱乾浩俞碧霞许夏华
关键词:低酚棉杂种优势近交衰退棉花种间杂交
陆地棉品种间杂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2006年
在棉花的经济性状中,皮棉产量,纤维长度和霜前花率是3个重要的目标经济性状,它们直接影响着棉花的经济效益,而它们都不可避免地受着其它一些经济性状的直接或问接的作用。长江大学农学院李定国等研究了陆地棉品种间杂F1代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并对皮棉产量、纤维长度和霜前花率等3个目标性状进行了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铃重与皮棉产量遗传相关最密切,对皮棉产量的直接遗传正效应也最大;纤维长度与霜前花率遗传正相关最密切,而对纤维长度的直接遗传正效应最大的则是皮棉产量;霜前花率与单铃重遗传正相关最密切,对霜前花率直接遗传正效应最大的是衣指。
关键词:遗传通径分析品种间杂种陆地棉主要性状杂种F1代
无角陶赛特羊和地方绵羊品种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及品种间杂优势预测被引量:8
2013年
分析无角陶赛特羊和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以期为质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5个绵羊品种的遗传结构变异,根据等位基因组成及频率进行了群体遗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座位在5个绵羊品种中共检测到77.0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10.0~20.0个;5个绵羊品种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6152~0.737 3,平均基因杂合度(He)0.671 1~0.782 0。无角陶赛特羊与广灵大尾羊的标准遗传距离(DS)最大(0.6631),其余依次为晋中绵羊(0.6400)、乌珠穆沁羊(0.3712)、小尾寒羊(0.3352)。说明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遗传关系分析;5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遗传变异大、多态性丰富。据DS推测,无角陶赛特羊与广灵大尾羊杂交可望获得较大的杂优势,与晋中绵羊的杂优势次之,与乌珠穆沁羊的杂优势较小,与小尾寒羊的杂优势最小。
罗惠娣毛杨毅张亚萍刘平国刘晓妮周胜花郭慧慧赵鹏李俊张冠武
关键词:无角陶赛特羊地方绵羊品种微卫星多态性杂种优势
小麦轮回选择后代与普通小麦品种间杂优势的研究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的产量对于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杂优势的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品质的有效途径。杂优势不强是目前限制杂交小麦生产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小麦杂优...
刘旺清
关键词:小麦配合力杂交育种
文献传递
小麦间、品种间杂优势的表现及其激素生理基础
小麦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产量对于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杂优势的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品质的有效途径,杂优势不强是目前限制杂交小麦生产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小麦属内广泛的...
窦秉德
关键词:斯卑尔脱小麦密穗小麦种间杂种品种间杂种杂种优势
文献传递
陆地棉品种间杂纤维品质优势探讨
2002年
李庆珍魏西翠申贵芳李素英
关键词:陆地棉品种间杂种纤维品质杂种优势
低酚棉品种间杂优势及配合力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以8个低酚棉品种(系)为亲本材料,按Griffing 4方法配制杂交组合,对 28个组合的 F1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酚棉品种(系)间杂F1具有较强的杂优势,其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的最大超标优势分别达到27.74%和24.59%.对亲本10个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亲本一般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另有5个性状的组合特殊配合力达到显著水平。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中无1051和中棉所18号的综合性状较好,为较理想的亲本。而组合鲁棉 16号 x中无 3535,中无 1051x中无 3535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在一些重要农艺性状上表现较好。
秦素平陈于和刘世强
关键词:低酚棉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陆地棉品种间杂F_2代及亲本主要经济性状的通径分析被引量:19
2000年
研究了 5个在 F1代表现高优势的陆地棉品种间杂的 F2 代的优势表现 ,并对 F2 代及其亲本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F2 代杂优势与 F1代中亲和竞争优势有明显正相关 ;单株铃数对 F2 和亲本的皮棉产量贡献最大 ,衣指、铃重对 F2 代皮棉产量有较大正效应 ,而衣分对亲本皮棉产量有较大正效应。因此 ,在选育 F2 代杂交时 ,不仅依据 F1代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 。
崔瑞敏王兆晓王志忠张香云
关键词:陆地棉杂种F2代经济性状通径分析

相关作者

路曦结
作品数:147被引量:253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棉花 栽培技术 杂交棉 选育 栽培
朱乾浩
作品数:52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棉花 低酚棉 纤维品质 育种 天然彩色棉
许馥华
作品数:28被引量:585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棉花 陆地棉 杂种优势 短季棉 产量性状
俞碧霞
作品数:31被引量:118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棉花 低酚棉 纤维品质 天然彩色棉 陆地棉
产焰坤
作品数:69被引量:132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棉花 杂交棉 栽培技术 杂种优势 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