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4篇“ 喉癌患者“的相关文章
一种喉癌患者术后康复用束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公开了一种喉癌患者术后康复用束装置,包括头部束缚帽、数条弹性牵拉带和胸部固定带,弹性牵拉带一端与头部束缚帽固定,弹性牵拉带位于头部束缚帽与患者额头接触的一侧,弹性牵拉带另一端与胸部固定带可拆卸...
李金秋刘学识博杰程金章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语音变化及声带黏膜恢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PRFA)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语音变化及声带黏膜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喉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P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语音变化、声带黏膜愈合评分、疼痛程度、嗓音功能、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谐噪比高于对照组,基频微扰及振幅微扰低于对照组,术后声带黏膜愈合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63、4.572、25.622、2.816、2.739、4.919、3.424、5.985、5.067,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5)。结论: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采用内镜下PRFA治疗可促进声带黏膜恢复,改善患者语音功能,且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并未增加。
张永涛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语音变化
心理弹性在喉癌患者社会支持与恐惧疾病进展间的中介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及恐惧疾病进展的关系,分析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恐惧疾病进展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8月在山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口腔外科住院且满足纳入标准的272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喉癌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喉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为(29.63±3.09)分,生理健康维度得分为(14.64±2.02)分,社会功能维度得分为(14.99±1.7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喉癌患者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FOP总分及其2个维度呈负相关(r=-0.751、-0.740、-0.537;-0.657、-0.851、-0.441,P<0.01);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943,P<0.01)。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和恐惧疾病进展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5.68%。结论喉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处于中等水平,应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关注。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对恐惧疾病进展具有负向影响作用,提示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加强对喉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心理的评估,强化社会支持,促进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提升和恐惧疾病进展的积极正向改变,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张红彦戴菊祝晓涵孙春燕孙铮
关键词:喉癌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中介作用
激励式护理对喉癌患者疾病感知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究激励式护理对喉癌患者疾病感知、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喉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激励式护理。采用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IPQ-R)、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感知状况、自护能力、生命质量及负性情绪。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IPQ-R评分以及SAS、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ESCA总分及各维度评分、EORTC QLQ-C30总体生存质量以及功能领域、特异性模块、共性症状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激励式护理在喉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王琼焦妙蕊李爱真
关键词:喉癌疾病认知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负性情绪
集束化护理对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咽瘘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咽瘘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接受喉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集束化护理,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通过寻找因素、提出问题,给予患者术前健康指导、体位护理、气道护理、口腔护理、镇咳护理、创面护理、营养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咽瘘发生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术前与出院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咽瘘发生率3.8%(2/52)低于对照组的16.7%(8/48),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我评估量表、抑郁自我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可降低咽瘘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吴程为章蓓蕾李萍赵秀芬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喉癌围手术期咽瘘生活质量
正念减压干预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对喉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2025年
喉癌是恶性肿瘤之一,随病情的进展,会破坏所在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声音变哑、失声等,危害较大。临床多行喉部分切除术或全喉切除术治疗。但手术治疗易影响其发声与进食,且术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1]。
张雅娟王方卢玖菊赵园李怡静
关键词:喉癌癌因性疲乏
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2024年4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施喉切除术的60例喉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锻炼依从性、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头颈肿瘤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QLQ-H&N35)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吞咽功能锻炼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两组MDADI、ESCA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试验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QLQ-H&N35评分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改善吞咽困难症状。
周宇
关键词:喉癌喉切除术
原发性喉癌患者癌组织中miR-425-5p/PTCH1轴分子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喉癌患者癌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425-5p(miR-425-5p)/跨膜蛋白受体Patched1(PTCH1)轴分子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原发性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不同病理特征癌组织miR-425-5p、PTCH1 m RNA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法分析miR-425-5p、PTCH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随访3年,统计所有患者的3年生存率,比较生存与死亡患者癌组织中的miR-425-5p、而PTCH1 m RNA相对表达量,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miR-425-5p、PTCH1最佳截断值,采用KM曲线分析miR-425-5p、PTCH1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原发性喉癌患者癌组织中的miR-425-5p相对表达量为1.81±0.4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8±0.23,PTCH1 m RNA相对表达量为1.21±0.3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1.63±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癌组织中的miR-425-5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97±0.46、2.09±0.42、2.14±0.46,明显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癌组织的1.54±0.41、1.66±0.39、1.60±0.40,PTCH1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9±0.21、1.04±0.24、1.01±0.20,明显低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癌组织的1.42±0.25、1.30±0.27、1.34±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miR-425-5p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63、0.702,P<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681,P<0.05),PTCH1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652、-0.711,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694,P<0.05);死亡患者癌组织中的miR-425-5p相对表达量为2.23±0.46,明显高于生存患者癌组织的1.67±0.38,而PTCH1 m RNA相对表达量为0.96±0.21,明显低于生存患者癌组织的1.3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miR-425-5p、PTCH1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95%CI:0.727~0
崔粲鲁保才王慧敏周航李靖
关键词:病理参数预后
老年喉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分析老年喉癌患者术后出现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喉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出现心肺并发症为结局变量,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喉癌患者术后合并心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语言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方法及临床决策曲线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259例老年喉癌患者,其中66例患者术后出现心肺并发症。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在年龄、吸烟史、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气管切开、颈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是老年喉癌患者术后出现心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显示构建的列线图对预测老年喉癌术后出现心肺并发症区分度较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52,95%CI=0.784~0.920],Bootstrap方法对列线图进行验证,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为0.021,表明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度良好。决策曲线显示老年喉癌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阈值居于0.07~0.98时模型适用性最优。结论老年喉患者术后出现心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吸烟、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根据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喉癌术后出现心肺并发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助于老年喉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监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王卫卫程慧娟
关键词:喉癌心肺并发症
声门上型喉癌患者血清PTTG1、LncRNA H19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患者血清PTTG1、LncRNA H19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75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纳入病例组,同时期选取体检正常人群30名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TTG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 H19表达。分析血清PTTG1、LncRNA H19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PTTG1、LncRNA H19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为Ⅲ~Ⅳ期、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喉癌患者血清PTTG1、LncRNA H19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为Ⅰ~Ⅱ期、肿瘤分化程度为高或中分化(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患者血清PTTG1、LncRNA H1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血清PTTG1、LncRNA H19表达为影响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预后不良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Ⅲ~Ⅳ期、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血清PTTG1、LncRNA H19表达高均为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Ⅲ~Ⅳ期、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血清PTTG1和LncRNA H19的高表达是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清PTTG1和LncRNA H19的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预后,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张秀王志刚金铭鑫曾媛媛
关键词:声门上型喉癌PTTG1预后

相关作者

孙彦
作品数:212被引量:498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喉肿瘤 外科手术 喉癌 喉切除术 喉癌患者
王斌全
作品数:705被引量:4,044H指数:24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喉肿瘤 喉鳞状细胞癌 护理 喉癌 喉鳞癌
董频
作品数:336被引量:88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喉肿瘤 喉癌 下咽癌 外科手术 喉部分切除术
栾信庸
作品数:239被引量:1,026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喉肿瘤 喉癌 喉切除术 下咽癌 手术治疗
周水洪
作品数:337被引量:246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喉癌 GLUT-1 头颈部 下咽癌 葡萄糖转运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