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8篇“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相关文章
-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被引量:4
- 2009年
- Gibson等于1989年报道了7例慢性咳嗽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干咳或咳少许黏痰,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增高,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但患者肺通气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峰流速变异率正常,不符合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诊断,因此将其定义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发现,有7%~33%的慢性咳嗽是由EB引起。
- 赖克方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糖皮质激素慢性咳嗽气道高反应性
-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被引量:1
- 2006年
- 章巍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气道高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支气管黏膜非吸烟者
-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被引量:5
- 2006年
- 苏楠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舒张试验乙酰甲胆碱慢性咳嗽胸膜炎
-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被引量:7
- 2001年
-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是近年提出的疾病诊断,突出特征是慢性咳嗽,无痰或晨咳少许粘痰,肺功能正常,乙酰甲胆碱(或组胺)激发试验阴性,没有可逆性气流阻塞的证据,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本文拟对其与有关疾病的关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的进展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做简要综述。
- 马洪明徐军钟南山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病因
-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 定义◆一种以气道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1989年Gibson首次报道◆7例非吸烟慢性咳嗽患者,平均咳嗽时间18 (3-96)月,无喘息症状◆肺通气功能正常(FEV,占预计值95%~1...
- 朱渊红
- 小青龙汤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及药理分析
- 2023年
- 分析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小青龙汤的使用效果。方法 基于上述研究确定对象为患有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人,一共纳入小组中60例,时间上都保证了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分组上选用随机数字表法,据此形成经由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的对照组,以及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观察组,各组都有30例。按照上述分组后的情况,在后续跟进中得到各项与临床效果相关信息,整合并对比分析。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各项相关指标指标比较中,并未发现明显的组间对比差异,P>0.05;在治疗后的再度对比中,虽然两组各项指标数值都有降低,但明显观察组各项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1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但无明显影响,经处理缓解/自行消失。结论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使用可加快患者机体状态的改善速度,而且安全性也较高,促使整体治疗效果提升,很有使用价值。
- 朱明艳
- 关键词:小青龙汤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药理分析
-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EB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地奈德组和联合干扰素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布地奈德组患儿予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干扰素组患儿在布地奈德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2组患儿治疗周期均为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实验室指标、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干扰素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布地奈德组的66.67%(χ^(2)=4.812,P=0.028)。治疗1周后,2组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半胱氨酰白三烯、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及人软骨糖蛋白-39、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干扰素组低于布地奈德组(P<0.01);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呼气流量峰值、肺活量高于治疗前,且联合干扰素组高于布地奈德组(P<0.05或P<0.01)。联合干扰素组与布地奈德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vs.10.00%,P=1.000)。结论EB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气道炎性反应,抑制气道重构,改善肺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黄永辉严进霞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重组人干扰素Α1B布地奈德气道重构炎性因子
- 一种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和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和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小鼠通过OVA致敏以及激发,建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小鼠模型;(2)将步骤(1)中获得的小鼠置于Buxco无创肺功能检测系统的密闭...
- 陈莉延何耀为赖克方钟南山唐瑞娣唐婷婷黄卓汉苏曦严梓健赵华嗣
- 文献传递
-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表型与疗程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22年
-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慢性咳嗽常见原因。CVA患者具有气道高反应性,而EB患者以嗜酸粒细胞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无肺功能异常。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两种疾病最主要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疾病症状及临床预后。但ICS具体治疗时长与疾病进展的关联尚不甚清楚,各种指南也存在推荐差异,本文重点阐述CVA和EB的不同表型与预后,分析ICS治疗时长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
- 陈颖黄俊文杨淑銮彭显如王燕红赵海金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疗程预后
- 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外周血和痰液白介素2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22年
- 背景白介素(IL)-25可活化嗜酸粒细胞(EOS),能诱导与2型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研究发现,IL-25可以诱导气道高反应性,促进外周血和气道EOS浸润。但IL-25与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的关系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分析NAEB患者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滨海县人民医院诊断为NAEB的患者36例为NAEB组,同期选取于本院体检的健康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EOS、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分析NAEB患者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与EOS、FEV1的相关性,绘制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诊断NAEB的ROC曲线。结果NAEB组患者EOS、FeNO高于对照组,FEV1低于对照组(P<0.05)。NAEB组患者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AEB患者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与EOS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2、0.372,P值分别为<0.001、0.025),与FEV1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43、-0.539,P值均为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IL-25水平诊断NAEB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2,最佳截断值为49.9 ng/L,灵敏度为0.916,特异度为0.875。痰液IL-25水平诊断NAEB的AUC为0.950,最佳截断值为46.4 ng/L,灵敏度为0.899,特异度为0.903。结论NAEB患者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均升高,其与EOS呈正相关,与FEV1呈负相关,且对NAEB有一定诊断价值。
- 陈国萍刘娟利朱晓莉薛方苏
- 关键词:支气管炎嗜酸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