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8篇“ 嘉陵江组“的相关文章
湖北南漳—远安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2025年
湖北南漳—远安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三段顶部发育一套典型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笔者等通过野外工作,结合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总结了该套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其形成机制及沉积环境。该套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由亮色纹层与暗色纹层交替平行堆叠而成,纹层单元(成对出现的亮色纹层与暗色纹层)平均厚度0.22~0.62 mm,亮色纹层的主要成分为微亮晶方解石,基本不含有机质;暗色纹层则是以黏土矿物、泥晶方解石以及有机质为主,并发现了大量胞外聚合物以及莓状黄铁矿。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面扫实验结果表明Sr元素浓度整体较高,其浓度范围在200×10^(-6)~460×10^(-6);而Ba元素浓度在亮色纹层中较低但在暗色纹层中较高,总体小于80×10^(-6)。较高的Sr/Ba值表明了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整体沉积于高盐环境中。通过对嘉陵江沉积速率的计算推测出该纹层的形成由季节性周期变化控制。基于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的宏微观特征,认为亮色纹层形成于秋—冬季,主要成因机理是化学沉淀;而暗色纹层形成于春—夏季,成因机理包括底栖微生物席对沉积物的捕捉,微生物的生物矿化作用和有机矿化作用产生的微泥晶碳酸钙即自生泥晶以及悬浮在水体中的微生物与黏土矿物的相互吸附沉降。综合这一系列沉积特征以及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推测该套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整体沉积于凝滞、还原、高盐的潮坪低洼环境中。
陈亚婕沈越峰张聪刘俊
上大山嘉陵江建筑石料用灰岩地质特征
2024年
为详细研究筠连县上大山嘉陵江建筑石料用灰岩地质特征,通过勘查研究及试验分析等方法对其岩石矿物学特征和物理性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分以方解石为主,矿石的抗压强度(水饱和)、坚固性、压碎指标、硫酸盐及硫化物、碱活性等指标能达到建筑用碎石I级品要求。可见研究区嘉陵江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石能满足建筑用石料一般要求,对该地区同类矿产勘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何逢阳付巧园彭源超
关键词:嘉陵江组建筑石料灰岩
川东北地区嘉陵江层序地层划分分析与研究
2024年
为了方便现场作业以及更好地与全盆地层划分方案相对应,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应用单井岩性及测井曲线,对川东北地区嘉陵江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川东北地区嘉陵江可划分为2个三级旋回、5个四级旋回。
周睿代宗仰
关键词:川东北嘉陵江组层序地层学自然伽马
四川盆地嘉陵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
2024年
嘉陵江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传统层系,近年来在川北、川西南等地区连续获得发现,但盆地内仍有大面积的勘探空白区,亟需深化对该层系天然气成藏规律的认识,明确成藏主控因素,进而指出未来的勘探方向。利用天然气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结合构造恢复、盆地模拟等技术,以气源分析为基础,以典型气藏解剖为核心,结合对嘉陵江成藏条件认识,通过对成藏过程的分析探讨了成藏主控因素,并建立了成藏模式。四川盆地嘉陵江天然气主要来自下部的原油裂解气,嘉陵江具有多套优质烃源岩供烃、发育多类型碳酸盐岩储层、通源断裂有效沟通气源的良好成藏条件,主生油期古构造、调整期构造及通源断裂、有利储层类型是嘉陵江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嘉陵江具有“多源形成古油藏—古油藏裂解供气—通源断裂输导—晚期调整成藏”的成藏模式。基于此指出,分布于川西、川北等地区山前带,主生油期、气藏调整成藏期均处于相对高部位,发育通源断裂、保存条件较好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是勘探的首选方向;分布于川东高陡构造带构造稳定区及向斜区的孔隙型岩性气藏是未来的主要勘探方向。
李龙龙陶国亮杜崇娇彭金宁罗开平罗开平陈拥锋蒋小琼汪远征蒋小琼
关键词:碳酸盐岩气藏嘉陵江组三叠系四川盆地
浅谈重庆嘉陵江岩溶角砾岩岩体特征及判定评价
2024年
岩溶角砾岩是一种发育在石灰岩地区,在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溶洞坍塌或岩溶水搬运堆积形成的角砾岩,母岩为石灰岩,红粘土或少量杂质充填,在工程勘察中采用清水钻进取芯极易将岩溶角砾岩野外判定为石灰岩或破碎的石灰岩,石灰岩与岩溶角砾岩工程性质差异大,误判岩性后将给工程基础施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自我国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已过去20余年,现在开发项目虽不如前几年如火如荼,但也陆陆续续在持续开发建设中,如高速公路、铁路、公路、住宅、城市给排水等,各个项目中(特别是遇地下水较丰富地域及邻河项目)已不断遇到岩溶角砾岩问题。我将自身工作经验结合相关资料,加上对岩溶角砾岩的工程勘察、工程评价和工程处理建议,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总结。
卢中阳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评价
基于效益复产的控水采气技术——以磨溪气田嘉陵江二段气藏为例
2024年
高产水气井因低效或无效益关停后,井口压力恢复较高,井控安全风险大。按照原有常规开发模式复产将面临地层水处理成本高、无人值守生产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为实现磨溪气田下三叠统嘉陵江二段气藏安全效益复产,综合考虑气藏生产管理、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提出新型控水采气技术作为高压、高产水、低负效气井复产的工艺措施。通过开展控水采气生产现场试验,分析不同产水量、产气量、生产时长和间开周期条件下油压、产量等动态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生产压差、产水规模和间开周期;同时结合气藏生产织、生产管理等综合因素确定开关井制度,通过安装智能间开系统等配套工艺,进一步提升控水采气技术措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该技术确保气藏关停井整体成功复产,有效降低了井控风险;(2)通过现场试验和推广应用,验证了选井标准和工艺参数计算方法的科学性;(3)“智能间开系统”等配套工艺进一步提升了现场运用效果。该技术为关停井复产、高压井管控、精细生产管理及提高气藏采收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同类气藏中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胡秀银罗诉舟郑丽符一洲曾秀权徐建平
关键词:磨溪气田
川东北普光地区嘉陵江杂卤石分布预测
钾资源是我国的稀缺战略资源,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固态钾盐在世界各大矿区中主要的产出形式为杂卤石。四川盆地嘉陵江与雷口坡广泛发育蒸发岩系,前人在该蒸发岩系中发现杂卤石矿,并对其形成条件及成因机理进行了...
郭木石
关键词:嘉陵江组杂卤石
川东中北部嘉陵江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
川东中北部嘉陵江的天然气勘探一直受发现气田少、气源不明、储层分布不清晰等问题的制约,而这些问题与川东中北部独特的地质结构有很大的关联性。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演化,结合钻探结果、地球物理资料等,分析川东中北部嘉陵...
可以
关键词: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
川西南井研地区嘉陵江气藏成藏条件及演化过程被引量:1
2023年
利用岩石薄片鉴定、常规测井、烷烃气碳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资料,开展了川西南井研地区嘉陵江气藏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结合区域埋藏-热演化史和构造演化史恢复,恢复了嘉陵江天然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井研地区嘉陵江天然气成藏条件良好,嘉四段云坪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发育,以龙潭为主的二叠系烃源岩为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油气来源,中-小型烃源断裂为天然气成藏充注提供了有利通道,低缓斜坡背景下的构造圈闭为天然气富集成藏提供了有利场所,区内嘉陵江天然气成藏表现出一期持续性干气充注特征,其成藏演化经历3个重要阶段:印支晚期-燕山中期二叠系烃源岩成熟生烃;燕山晚期高成熟干气开始充注成藏;喜马拉雅期-现今持续充注与调整成藏。
刘勇宋晓波廖荣峰隆轲蔡左花
关键词:嘉陵江组成藏条件流体包裹体
四川盆地嘉陵江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分析
四川盆地嘉陵江的勘探始于自贡的天然气烧卤水(1835年),近现代川南石油沟和川北海棠铺的勘探都是以该层位为主。其后在川东南相继有所发现,东溪(1956)、卧龙河(1959),双龙(1975)、福成寨(1977)、黄草峡...
孙玮
关键词:嘉陵江组四川盆地天然气成藏勘探前景

相关作者

谭秀成
作品数:304被引量:2,222H指数:29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 储层 岩溶 白云岩
李其荣
作品数:34被引量:41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嘉陵江组 须家河组 碳酸盐岩 成藏
李弢
作品数:14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嘉陵江组 四川盆地 气藏 早三叠世 沉积相
刘宏
作品数:112被引量:751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 地震 嘉陵江组 长兴组
李国蓉
作品数:141被引量:1,380H指数:21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研究主题:塔河油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白云岩 长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