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1篇“ 囊袋并发症“的相关文章
益气止血方预防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并发症40例
2025年
目的:探讨益气止血方预防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并发症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植入或更换心脏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h常规预防性应用头孢呋辛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止血方(组成:太子参20g、白术10g、木瓜10g、黄精10g、金银花15g、三七粉3g、生甘草6g),用药时间为手术当天至术后拆线日,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的体温、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出血、血肿、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后48h两组患者体温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48h观察组患者WBC、CRP、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出血、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出现1例反复感染最终拔除电极和起搏器,观察组未出现。结论:CIED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联合益气止血方能够减少术后血肿发生率,促进创口愈合。
李森浩周军张俐琴陈丽娜
关键词:囊袋并发症
抗栓药物治疗时代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分析
2023年
关于在抗栓药物时代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分析。方法 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到我院首次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人群中选出22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存在并发症和抗生药物使用史的人群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 (1)所有所选病例共出现31例并发症患者,且存在抗栓药物使用史188例,其中脑并发症人群占27例;(2)188例存在抗栓药物使用史的目标人群中出现早期和晚期并发症人数分别为21例和6例,而无抗栓药物使用史的人群存在早期和晚期并发症人数分别为3例和1例;(3)在所有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具有抗栓药物使用史的人群中晚期并发症的患者年龄与早期并发症患者相比更大,且基础疾病的发生率比后者更多,体重比后者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会因为使用抗酸药物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且并发症多为早期发生,也有晚期发生者,但多局限于年事较高、存在基础慢性疾病和低体重人群中。
龙历文松海王治忠罗琳璇杨从喜
关键词:抗栓药物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囊袋并发症
抗栓药物治疗时代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抗栓药物是否起到了影响,以指导抗栓药物的合理应用、相关并发症的防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择期进行双腔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患者597例,按照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分组,出现相关并发症35例作这观察组,无相关并发症56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597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35例中感染17例,血肿18例。观察组年龄、BMI高于对照组,植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2组高血压、糖尿病、存在其他植入器相关并发症制作时出血、使用抗栓药物(华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低血小板、手术史、出血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1.046,95%CI(1.028~1.092)]、糖尿病[OR=1.350,95%CI(1.228~1.491)]、出血不良反应[OR=1.441,95%CI(1.346~1.516)]成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影响因素较多,可能与抗栓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有关,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对象,需提高抗栓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翁金日陈金灶吴清国黄俊伟
关键词:抗栓药物囊袋
抗栓药物治疗时代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目前的强化抗栓治疗策略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02-03-2012-12期间,在我院首次植入或更换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植入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有632例患者在我院植入或更换永久心脏起搏器,共有29例患者出现起搏器并发症。443例(70.09%)患者使用抗栓药物治疗,其中发生早期并发症18例(4.74%),发生晚期并发症6例(1.81%)。189例(29.91%)患者未使用抗栓治疗药物,其中发生早期并发症3例(1.59%),发生晚期并发症2例(1.06%)。与未使用抗栓治疗药物相比,使用抗栓治疗药物明显增加早期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4.74%:1.59%,P<0.05)。晚期并发症主要见于高龄、糖尿病以及低体重患者。结论:目前的强化抗栓治疗策略明显增加起搏器植入早期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
贺立群吴艳霞雷健李佐民昌薇柯于鹤邓次妮徐全胜戴榕张帆文飞田立群冷沁
关键词:抗栓治疗囊袋并发症囊袋血肿
起搏器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 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原因、与年龄的关系及处理策略.方法 选择2003年9月~2013年8月于我院置入永久起搏器患者182例,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发生起搏器血肿12例,总发生率为6.6%,其中≥80岁6例,发生率为6.5%;< 80岁6例,发生率为6.7%.破溃及感染2例,总发生率为1.1%,其中≥80岁1例,发生率为1.1%;< 80岁1例,发生率为1.1%.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未及时停用抗凝药物、术中止血不彻底、大小不合适有关,与年龄无关.结论 年龄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积极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陈萍杨明韩凌陈欣胡文泽李晓红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囊袋并发症
起搏器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原因、与年龄关系及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13年8月我院置入永久起搏器患者182例,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发生起搏器血肿12例,总发生率为6.6%,其中≥80岁6例,发生率为6.5%;〈80岁6例,发生率为6.5%;破溃及感染2例,总发生率1.1%,其中≥80岁1例,发生率1.1%;〈80岁1例,发生率1.1%。结论80岁以上与80岁以下患者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深对起搏器并发症原因的了解,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可将其风险减到最低。
陈萍杨明韩凌陈欣胡文泽李晓红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囊袋并发症高龄
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起搏器术后并发症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5例发生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应用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必要时同时给予外科手术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所有5例经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患者均在7~20d内痊愈,随访9~24个月无复发。结论: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一种有效且简单易行的方法。
周芳明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囊袋并发症
起搏器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心内科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行起搏器安置及资料完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并发症。结果 (1)本组810例,平均年龄(68.2±8.6)岁,其中男494例,女316例。148例(18.3%)为VVI/或AAI单腔起搏器安置术患者,662例(81.7%)为双腔起搏器(DDD)、心脏同步化起搏(CRT)及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安置术患者;(2)血肿31例(3.8%),其中年龄75岁以上、长期服用抗栓药物、合并血管疾病与血肿发生率密切相关(P<0.05);(3)皮肤破溃14例(1.7%),10例发生在术后3~12个月内,其中年龄75岁以上、起搏器更换、体质量指数22以下、手术时间与皮肤破溃密切相关(P<0.05)。结论并发症并不少见,合理使用抗栓药、尽量深埋起搏器是防治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彭刚舒茂琴宋治远姚青柴虹冉擘力钟理李永华
关键词:并发症心动过缓囊袋感染
永久起搏器并发症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10例患者,其中血肿2例,皮肤破溃无菌感染6例,细菌感染2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别采取局部穿刺抽吸、引流、重置、拔除原起搏器系统等方法治疗。结果10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后局部皮肤愈合良好,随访至今未再发生并发症,起搏器各参数均正常,工作良好。结论充分了解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种类、特点和原因,做好术前评估、规范术中操作及术后及时密切随访,可有效地防治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
胡烨张明哲田明坤
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处理:1368例报告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的并发症,寻找其原因,探讨处理对策,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系统性回顾总结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26年中1368例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发症。结果1368例中,积血80例,发生率5.8%,抽吸或切开27例(2.0%),积血与高龄、营养状况差、术前未停用抗凝药物、血小板低、分离制作术中解剖层次不对及操作不细致等因素有关,而与起搏器重量、起搏器类型等无明显关系;及时发现,延长压迫时间,根据情况抽吸积血往往奏效,个别需切开引流。破溃6例,发生率0.4%,破溃主要与起搏器重量较大、深浅和(或)位置和(或)大小与起搏器不匹配、多余的电极导线盘绕有张力和(或)在起搏器浅面等有关,个别与排斥有关。感染3例,发生率0.2%,均为破溃后起搏器外露继发感染;局部彻底清创消毒后易位,配合全身抗感染、加强营养等处理部分病例有效,最终解决感染问题需电极导线拔除。结论并发症与患者体质有关,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不细致、术后压迫或处理不当等也会增加并发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并恰当处理,并发症可降低。
齐书英王冬梅李洁丁超李育红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囊袋并发症积血

相关作者

李佐民
作品数:36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阿霉素 可溶性E-选择素 冠状动脉慢血流 支架植入术后 心力衰竭大鼠
姚青
作品数:115被引量:459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窦房结 缺血再灌注 冠状动脉造影 小鼠 冠状动脉
张帆
作品数:43被引量:253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慢血流 高血压病 曲美他嗪 糖尿病心肌病
雷健
作品数:53被引量:247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绞痛 冠心通脉胶囊 中医药疗法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
田立群
作品数:27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患者 乙酰胆碱 Β受体阻滞剂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 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