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4篇“ 园林空间“的相关文章
“模件化”思维下郑州植物园儿童探索园园林空间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
2025年
在厘清“模件”概念及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表现方式基础上,以“模件化”为线索,结合当代建筑设计实例和传统园林案例,探寻“模件化”作为现代园林空间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基于郑州植物园儿童探索园的设计实例,探索模件化思维下园林空间设计方法,分析实现模件思想的价值和应用思路。
刘路祥
关键词:模件化植物园
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探究了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的综合影响,发现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能够丰富园林空间的层次,营造宜人的环境,提升城市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也能传递中华文化和艺术价值,彰显艺术特色。因此,探究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可以为园林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为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作出贡献。
杨茂
关键词: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园林空间景观营造园林规划
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景观营造的影响探究
2024年
城市园林景观不仅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景观设计,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结果。它反映了情感的物质化状态,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的融合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园林植物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色彩和空间两个方面,其中色彩的季节性变化主要是通过叶子、花朵、果实和枝干来表现的,而空间特性则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在园林布局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性,这有助于提高园林景观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研究以功能性和美观性为出发点,探讨了季节变化对园林景观建设的影响,并深入了解了园林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园林景观建设的整体质量。
林伊玮庄沈婷
关键词: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园林空间景观营造
北京北海公园:基于空间句法的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2024年
背景空间句法的应用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理论和方法~1。空间句法(Space syntax)描述空间之间的拓扑、几何、实际距离等关系,它不仅关注局部的空间可达性,而且强调整体的空间通达性和关联性~2。句法分析赋予了平面图纸更加直观、可视的空间信息。
贾舒婷
关键词:空间句法中国传统园林人居空间空间信息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清代女性对江南园林空间设计的感知特征
2024年
现有研究多以男性士绅视角解析清代江南园林空间,基于女性视角的探析仍未深入。本研究选取清代江南107位女性所作园林诗词5837篇,以社会网络分析法建构园林词汇网络,进行节点中心性、核心—边缘模型、社区检测分析。发现女性对植物景观的认知最多,对亭、楼、阁建筑类型认知最广,多关注建筑构件窗、檐、砌、阑;其认知结果为:园林构景具季候性、时间性特征;主要活动于庭、园、院中空间拓扑结构呈线形或环形的女性空间
云嘉燕刘慧媛
关键词:风景园林社会网络分析女性视角园林空间
中国传统绘画角度的古典园林空间构成探析——评《苏州古典园林艺术》
2024年
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存在着较多共通之处。因此,在对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构成进行研究时,可以从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视角进行解析。这样不仅能够从美学的角度更加清晰地阐释古典园林空间构成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还能更好地反映出古典园林的“自然观”。苏州大学出版社在2021年出版了由风景园林专家李慧和卜复鸣合著的《苏州古典园林艺术》(ISBN 9787567236042)一书。书中阐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主要类型以及具体文化内涵,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中国传统绘画中蕴含的布局理论来开展园林布局。
周涛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苏州古典园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表现手法
园林美学体验课程探究——以南京古典私家园林空间调研为例
2024年
园林美学体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应用美学原理,以中国古典园林为研究和实践考察对象,结合古代造园理论和园林绘画图像,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中国古典园林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以南京古典私家园林空间研究为教学案例,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设计审美体验,增进古典审美情趣,提升综合人文素养,在学习中锻炼艺术审美思维。
金萍
关键词:园林美学古典园林园林空间
基于空间句法的南昌道观园林空间特征量化——以青云谱为例
2024年
青云谱是南昌著名的道观园林,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及实际的物质价值。文章采用空间句法理论及UCL-Depthmap10软件,对青云谱的建筑凸空间和视域进行定量分析,从可行层和可视层出发,对比连接值、深度值与整合度,并结合现场调研验证分析的精确性,旨在填补南昌道观园林空间定量研究的空白。文章发现:西园建筑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为轴线,空间序列层次丰富;东园庭院空间依托水景旷奥有致、移步异景;整体空间的连接和渗透上隔而不断,不同景物相互因借,以缓解空间的局促感。
刘子西
关键词:空间句法庭院空间因借水景
基于空间句法与机器学习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指征分析框架建构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一直以来难以被量化测度,空间句法的兴起使得相关研究向定量化发展,但既有研究与经典理论的融合度仍显不够,且空间特征分析的系统性有待加强。有必要提出一套系统的空间指征分析框架,以支持对古典园林空间的量化测度。【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研究的经典理论进行归纳,使用DepthmapX对园林空间的可视层、可行层模型的各项视域分析指标进行计算,通过叠加分析对空间指征进行测度,借助DBSCAN算法实现对各空间指征聚类特征的识别。以留园、拙政园为例进行分析,并开展感知试验以验证其科学性。【结果】提出了兼顾人本感知和可测度的5项空间指征:渗透性、曲折度、可视性、可达性和差异度。空间指征的分析框架得到了案例研究与感知试验的支持。【结论】搭建了一套可操作、易推广的能够系统地提取、刻画并解释古典园林空间特色的指征分析框架,实现了量化分析工具和经典理论的深度融合,探索了中国古典园林空间量化研究的新可能。
陈星汉于瀚婷熊若璟叶宇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句法
当代小尺度园林空间意境营造手法初探——以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园林艺术岛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古典园林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启第一次转折,发展至明清时期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写意山水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营造过程中,常运用“以小见大”的设计方法,以扩展园林空间,营造更为宽广的空间意境。基于此,以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园林艺术岛为例,从运用分隔渗透空间、在三维空间中延伸路径、框景与借景、对景手法、意境联想、细节构造6个层面,探讨了小尺度园林空间意境营造手法,旨在为当代小型园林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张皓吕静
关键词:意境营造

相关作者

毛华松
作品数:95被引量:474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山地 城市 文化景观 宋代城市
陆琦
作品数:169被引量:692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岭南 传统民居 岭南园林 传统聚落 风景园林
段渊古
作品数:91被引量:553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景观设计 景观 规划设计 渭北旱原 主题公园
田朝阳
作品数:128被引量:567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传统园林 传统园林 园林应用 风景园林 园林建筑
周向频
作品数:124被引量:672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园林 晚明 遗产 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