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6篇“ 图式语言“的相关文章
- 图式语言视角下湘西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
- 2025年
- 传统村落是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于一身的重要载体,更是栩栩如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老文明。针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破碎化”“千村一面”等问题,文章以湘西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选取老家寨村、十八洞村以及老洞村3个典型湘西传统村落,探究图式语言和传统村落空间的耦合关系,并结合ArcGIS进行湘西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在地性表达,梳理并归纳湘西传统村落空间图式语汇,从山水空间、连接空间、居住空间、公共空间4大方面对湘西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实现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延续地域文化,以期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 曾佳妮李铌
- 关键词:传统村落图式语言
- 图式语言视角下的滨水村落公共空间结构特征解析——以萱洲古镇古河街区为例
- 2025年
- 滨水村落是一个具有特定地理和人文特征的村落类型,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而村落的公共空间不仅是理解乡村社会结构、连接国家与社会的重要视角,也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传承与创新乡村文化、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途径。“景观图式语言”是基于景观空间基本构成、空间组合的设计语汇及空间语言逻辑,通过图式语言探究萱洲古镇古河街区公共空间,形成了包括空间语汇、空间语法、空间语境的语言体系。并梳理了滨水村落的整体格局、演变过程、人地关系,以期为后续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旅游发展提供背景基础及理论依据。
- 陈妙黄炼
- 关键词:图式语言
- 基于图式语言的赣派传统民居宅门研究
- 2025年
- 竹桥村传统民居宅门作为赣派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图式语言理论体系对竹桥村传统民居宅门进行图式化解构并归纳分析。通过对该村传统民居宅门立面分布的语汇、语法、秩序以及意义的研究,探索了赣派传统民居宅门语汇的嵌套过程和逻辑秩序。总结归纳出“字”共有68种、“词”共有36种、“词组”共有26种,并构建了立面图式表格。通过图式表格分析出该村传统民居宅门在临川文化、堪舆文化的影响下,该传统民居宅门具有鲜明的尺度性、秩序性、修辞性、本土性等语法结构。通过图式语言较好地分析出了传统民居宅门的语汇,同时挖掘出了该宅门的词法、句法的背后嵌套逻辑,探究出竹桥传统民居宅门背后形成的因素,为继承和转译传统民居宅门装饰提供参考意见。
- 王弘瑨王晓勤蔡英杰
- 关键词:图式语言解构
- 基于图式语言的传统村落空间认知与保护策略——以湘西老司城村为例
- 2025年
- 以典型传统村落老司城村为例,从图式语言理论视角对其进行空间分析与认知,引入Boyce-Clark形状指数、紧凑度、相对点度中心性、集成度、选择度、可理解度6种指标方法测度其空间语法。研究表明,老司城村整体呈分散分布,宗族观念深厚,受自然、经济因素综合影响,表现出散点化形成过程和中断、从属、协调、整理、顺应5种空间语法;通过空间布局的有序串联、空间节点的有效表达以及空间形态的有机更新可以实现符合老司城村情况的保护性发展。
- 廖雨露李铌莫文竞廖长文
- 关键词:图式语言传统村落
- 基于图式语言的湘西传统村落空间识别与传承研究--以坪朗村、龙鼻村为例
- 2025年
-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物质载体,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区域。文章以湘西坪朗村、龙鼻村为例,通过运用图式语言,构建传统村落图式语言体系,分析湘西传统村落形成机制,并从村落山水空间、居住空间、连接空间、公共空间四个方面,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和空间更新策略,旨在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 黄宗亮李铌于卓璇
- 关键词:图式语言
- 汉画像中袖舞的造型艺术与图式语言研究
- 2025年
- 汉画像中袖舞的造型艺术是中国古代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现了汉代舞蹈的美学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本研究首先概述了汉画像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历史背景,随后深入分析了袖舞造型的基本特征、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本研究通过符号学的视角,探讨了袖舞造型的图式语言,包括其符号意义、叙事功能和文化内涵。研究揭示了袖舞不仅是舞蹈艺术的展现,更是汉代社会文化、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的载体。
- 田晓洁王元翠
- 关键词:汉画像袖舞造型艺术
- 普宁市传统村落景观图式语言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顺应当下传统村落保护的实践需求,以普宁市内适宜进行保护尝试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图式语言理论,构建以图式语汇—图式语境—图式语法为结构的普宁传统村落景观图式语言体系。图式语汇中由建筑单体、植物、建筑复合体和复杂空间单元组成“字”“词”“词组”;图式语境中由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和潮汕民系文化构成自然语境与人文语境;图式语法则包括景观修辞手法、塑造空间尺度和建立空间秩序,以此为基础,探究并总结了普宁市传统村落的内在空间机理与外在景观特征。研究表明在潮汕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下,普宁传统村落演变出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布局、风格、聚落形态等,对于未来普宁乃至潮汕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张逸飚黄家平陶金
- 从汉画像石图式语言分析到设计应用实践
- 2024年
-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汉画像石代表了汉代美术的最高水平。从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两个方面对汉画像石图式语言进行剖析,分类描述与梳理其创作题材、造型特征、构图方式和雕刻技法等艺术表现形式,从汉画像石应用价值出发,介绍其图示语言在品牌包装设计和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产生出时代的进步和丰富的释读实践。
- 刘欣冉
- 关键词:汉画像石图式语言
- 重庆阿蓬江流域传统村落图式语言的建构与应用
- 阿蓬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重庆市黔江区到酉阳县,在酉阳县龚滩古镇注入乌江,是乌江的第一大支流,也是土家族苗族的母亲河,沿线土家族苗族聚居地众多,有一定数量的传统村落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和重庆市级传统村落,村...
- 邹竞舸
- 关键词:传统村落图式语言
- 图式语言视角下的巩义市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解析
- 2024年
- 河洛地区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其所蕴含的河洛文化更是被称之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以巩义市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对乡村景观空间进行识别与解构。结果表明:(1)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可划分为居住空间、连接空间、附属空间和复合空间,提取出“字”“词”“词组”共121种图式语汇,构建了河洛镇乡村景观的图式原型库。(2)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的语法反映了一种复杂而又有序的拼接嵌套逻辑,反映了人们在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营建智慧,构筑了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独特的语法系统。(3)在不同语境类型下,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不仅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还具有相当多的个性差异。不同村落在单体建筑空间和院落布局等基本空间单元上存在着相似特征,却也通过建筑组团、生产空间布局等复杂空间单元,展现出各自鲜明的个性差异。
- 毕秋月杨智皓刘保国
- 关键词:乡村景观图式语言乡土文化
相关作者
- 王云才

- 作品数:268被引量:4,477H指数:3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图式语言 城市 乡村景观 生态智慧
- 韩丽莹

- 作品数:13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设计 风景园林 图式语言 景观设计 图式
- 陈晓菲

- 作品数:15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研究主题:景观设计 传统村落 图式语言 创意 灯罩
- 池丛文

-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图式语言 建筑设计 手法探讨 设计手法 建筑设计手法
- 王平

- 作品数:22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
- 研究主题:米芾 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 工艺美术 中国工艺美术